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包租團 搶攻15%投報率

30雜誌‧文:王妍文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73

很多有錢人最鍾愛的投資工具就是房地產,因為它是實質資產不怕泡沫化。此外,相較於其他投資工具,它的波段行情比較明顯,容易抓買進賣出點。但問題是,房地產動輒上千萬元,一個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也能投資房地產嗎?

這是一個上班族利用團隊投資,讓自己減少工作時間、每月收入變2倍的故事。

窮上班族 變身投資客

告別連續2年,每逢假日就在台北、台中來回奔波尋找房地產投資標的的日子,上班族柯泓全決定要當個輕鬆的房地產投資客。現在他是「Dr. City」(城市醫生)團隊成員之一,藉由隊員的分工合作,共同投資房地產賺租金,不僅賺進穩定的現金流,也有效疏解自己早已打結的假日生活。

5年前,剛退伍的柯泓全對房地產投資觀念就跟一般人一樣,覺得要歷經千辛萬難、存夠頭期款後,才能一擁「自己房子」的美夢;不過,卻在幫哥哥代管台中出租套房時才發現,原來擁有房地產也像銀行定存生息一樣,一直流進穩定現金,而非從口袋挖洞,每個月都失血。


正如同《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強調,算出房屋買價,轉租後的報酬率夠高,未來5年、10年就能持續有可觀的「非工資收入」,財富才能自由。以清崎本身為例,他在70年代,以2000美元為頭期款,買入一間1萬8千美元的套房收租,扣除房貸支出後,淨收入僅有35美元。但這少少的35美元,卻成為清崎往後以房養房的大力量,從套房到公寓、從一間一間買到整批收購,目前清崎名下已經有超過1400間的收租公寓,價值超過3700萬美元。

獵屋轉租 揪團力量大

看著手中30萬元現金,當時已決定要回台北工作的柯泓全算一算,以買房自備款至少需要1~2成來算,頂多只能買總價150~175萬元的房子,在台北根本不可行。因此,他將投資範圍鎖定在學生時代最熟悉的台中地區,開始在大街小巷尋找房地產廣告看板,再一一打電話詢問、現場看屋。

終於,他在逢甲附近找到一層總價175萬元的套房,在當時屋主大多還是以空空一間房間出租的年代,他貼出低租金、具備網際網路等招租條件,很快就滿租,甚至不久就有人上門希望他能轉手割愛。首次房地產投資,讓柯泓全以不到1年的時間就賺進2倍報酬,成為他持續進場的力量。

接下來2年,他都從台北往台中跑,租車、找屋、看屋成為每個週末的固定行程。為了兼顧上班與投資,柯泓全幾乎一週7天,天天都要上班。努力投入房地產市場,雖然讓他賺了不少錢,卻也犧牲了生活品質。柯泓全發現,單以自己的力量,不僅長期無法負擔沒有休閒的生活形態,也難以和資本雄厚的投資客較勁,更別說要在房地產投資中殺出重圍。

正好此時,原本也是單打獨鬥,在房地產市場經營的的哥哥柯惇貿,正在推動「包租公社群」,已透過網路號召近30位上班族一起參與,共同以「城市醫生」為名,經營將近百間套房。

柯泓全看到團隊投資好處不少:第一、分散風險,如果手上有30萬元資金,頂多投資一個案子,但如果減到1萬元,可以投資到30個案子,後者風險比較低,上班族的投資負擔也較小;第二、集資金額高,可投資原先無法負擔,但投資報酬率更好的案子;第三、案量提升,透過團隊成員布線,房仲業務員會先轉介較好的投資標的,讓投資成本較一般人更低;第四、參與者眾,讓出租業務的管理工作有效分工,降低個人投入的管理成本。

穩定獲利 自創一份薪

不過,拿錢跟陌生人共同投資畢竟是件大事,即使是哥哥組成的投資團隊;柯泓全起初並不習慣信任這群透過網路聚集的隊友,他開始參與城市醫生每週定期舉辦的聚會,觀察團隊討論投資案的觀點、作法,甚至大家決定投資的案件,績效是否符合預期。

柯泓全發現,透過團隊力量拿進來的優質討論案,比他獨自與房仲交涉時還多,開發精力卻可以省下4/5,這一省,就把自己的休息時間省出來了;而且在不同投資觀點審核下進行的投資案,雖有決策時間拉長的缺點,卻也避免掉不必要的投資風險,讓每筆投資報酬率都可以穩定在15%以上,成為比定存還划算的投資。

尤其團隊成員分工細膩,從個案開發、價格談判、裝潢、整修、出租管理等都能有專人負責,提升整體投資戰力後,更有能力專找別人視為麻煩標的的空屋,重新裝扮後再出租,不僅成功活化「呆資產」,也幻化成一筆一筆可以帶進穩定現金流的好投資。

加入共同投資團隊後,柯泓全現在南下台中的時間,從每週一次減少為雙週一次;每次去找屋、看屋的時間也從2個整天,變成2小時,多出更多時間可以自行運用!另外,他也將原本只能投資一個個案的準備金,分別放在4件套房、大樓改裝等投資案上,分散房價高檔時容易產生的意外風險,加上原有的出租套房收入,柯泓全整體投資報酬率維持在3成左右,為自己在上班之餘,額外賺取一份同等薪水的報酬。

避免糾紛 慎選好團隊

目前,台灣各地都有類似揪團投資房地產的團隊出現,不過以柯泓全參加的「Dr. City」運作最具規模,經驗也最豐富,也可提供給有意自己揪團投資的人參考。

城市醫生不動產投資團隊自2008年成立以來,以共同投資方式約投資14~15件不動產個案,總投資金額將近上億元,即使遭遇金融風暴影響,平均投資報酬率仍維持在15%以上。

雖然沒有足夠時間或資金的上班族透過團隊投資,可降低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門檻,不過,城市醫生創辦人柯惇貿建議,最好找經驗豐富、制度健全的團隊,避免將來發生不必要的投資糾紛,想要參加或組成團隊的人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第1步:定期聚會,提高信任

如果投資團隊的成員彼此不熟識,或是觀念難以溝通,都會成為共同投資的障礙,因此,一定要定期聚會交流。柯惇貿建議,可讓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丟出初步開發的案件,共同討論模擬投資狀況,這樣平均一週看10件個案,每個月就有40~50件開發案可參考。

通常丟出來的開發案,負責的人必須有詳細的個案資料,也要初步探訪價格,算出預估投資報酬率,如果投資報酬率高於8%,且經過團隊主導人檢查沒有其他疑慮後,再成為開發標的。

第2步:投資分工,利潤分享

建立團隊默契後,柯惇貿也針對隊友專長,架構投資分工模式。原來,柯惇貿發現,有的人很擅長篩選案件找投資個案,卻不會議價;有的人熟悉議價技巧,卻不懂的如何評估是不是好標的。

因此,他會帶領隊友跑過所有房地產投資流程,再由個人針對自己所擅長的部分去發揮,讓篩選案件、估算取得成本、預估租金收入管理等步驟都有專人負責。

此外,為了鼓勵參與者,負責人可分配利潤,比例則由該案的投資者共同商議,像是開發者可以拿到購屋總金額0.5%~1%的獎金;負責出租、維護的管理者可以得到「該月營收」的15%等,讓團隊分工不會因勞務不均,最後走向解散的命運。

第3步:聯名帳戶,架構安全機制

永慶房屋研展部協理黃增福認為,共同投資最大的難處就在於彼此信任度與處理機制上。針對安全機制,柯惇貿也積極架構層層防火線,像是存入隊友投資款項或收租的帳戶一定採取聯名帳戶;以團隊人員設立的公司作為房貸的第二順位抵押人,避免所有人將房屋拿去二次貸款;房屋所有人與擔保人都要輪流等,減少連人帶錢一起消失的意外。

另外,在利潤方面,除了租金利潤每月定期依比例撥款外,對於轉手買賣的案件也在投資合約中載明遊戲規則,像是要賣屋時,一定要該案投資人開會通過後,才能進行買賣動作;利潤在完成交屋手續後30日才會分配等。避免投資過程中,有人要賣、有人不賣的爭議。

房地產達人柯泓全
出生:1979年
現職:運動用品公司業務主任
買房成績單:交易資歷6年,近20件投資案,滾出原始投資額8倍獲利。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目標存錢法 快速存百萬

30雜誌‧文:方德琳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65

擁有人生裡的第一個100萬元,需要花多久時間?5年?10年?還是連想都不敢想。一位67年次的上班族,只花2年半時間就抵達理財的第一道門檻。她方法簡單也不痛苦,只要觀念正確跟用對工具,你也可以跟她一樣順利存錢。

對一個月薪4萬元,想到要存100萬元,總覺得路途好遙遠。事實上,存錢達人謝依珊一開始也這麼想。當她有存錢念頭時,忙著看理財書籍雜誌,四處詢問想找快速累積資金的捷徑。原本,她想從借錢投資房地產開始下手。

不過,這個計畫被她阿姨阻止了。謝依珊記得,當時阿姨告訴她:理財最基本是存錢,連存錢都不知道就想投資,就像在不牢的地基上蓋房子,遲早會有消失的一天。謝依珊按照阿姨建議,開始從存錢打地基。

理財起步 心態最重要

前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秘書長、現為安睿證券投顧總經理的劉凱平說,「其實存錢最難的不是方法,反而是心態。」如果謝依珊一直抱持存錢太慢的想法,而去借錢投資,最後還真的賺錢,那麼就容易養成大膽冒進的投資性格,最後錢也留不住。


相反的,謝依珊體會,「每分錢都是自己的血汗錢加上一點一滴存下來,所以投資很小心。」因為逐漸累積存款的過程,反而讓她有控制風險的意識,不會輕易賠錢。現在,謝依珊很清楚阿姨說理財的第一步是「存錢」的意義。

今年31歲的謝依珊並不是一出社會就知道要存錢。28歲之前,她是月光族。由於父母從小供應金錢所需,她並沒有「金錢獨立」的意識。直到28歲,因為一趟德國深度旅遊的影響,才開始讓她起心動念有了存錢的想法。

設定目標 存下夢想金

原來學美術的她,在德國看到宏偉又有歷史的教堂建築,心中很受震撼,她形容,當時完全是「精神面的撞擊」,覺得世界這麼不同,一定要多出國走走。心中開始有了環球世界的夢想。

為了環球世界,她盤算至少要花35萬元。這35萬元就是謝依珊一開始存錢的目標。沒想到35萬元目標達成、緊接著50萬元、60萬元……沒多久,100萬元居然就手到擒來。

為了快速累積,謝依珊從第一個月就定下月存2萬元的底線,幾乎超過他月薪的一半。

「我把帳戶分2個,一個是存錢的帳戶,另一個是日常開銷的帳戶。」由於謝依珊是玉山銀行的美術設計,每年有24萬元可以享有比一般人定存高出好幾倍的利率。每月薪水一領到,謝依珊就立刻把2萬元匯入高利率的帳戶存起來,剩下的才花用。

但是每月可消費的金額突然少掉一半,難道生活不會很痛苦?謝依珊說,「存錢是實現我夢想的踏腳石。」只要想著目標,心中就會快樂。

儲蓄記帳 認清真需要

聯傑財務顧問管理公司執行長蕭碧華說,確實一提到存錢,有人就容易落入生活品質打折,痛苦指數升高的想法,但實際情況卻未必。像謝依珊知道自己每省下一塊錢就更接近夢想一步,她只是把錢存下來要花在刀口上,心中一定更滿足。

蕭碧華也建議想存錢的人就要像她一樣,立下存錢目標,而且目標最好跟自己的夢想有關。

謝依珊笑著說,自己就是那種閒來無事就會列下自己想完成事情的人。在她的夢想清單中,包括去北極圈、買房子、環遊世界1年等。而在2009年,金融風暴讓大家都不敢出國玩的時候,謝依珊居然開拔到芬蘭、俄羅斯自助旅行2週,踩到她夢想已久的北極圈。

謝依珊幫自己訂下月存2萬元目標時,就搭配記帳,寫下每一項支出的流水帳,她發現,只要不買衣服跟少吃幾家高價位的餐館,1個月2萬元就可以存下來。

謝依珊在存錢的第一年完全沒買過一件新衣服,拿之前的衣服一樣可以穿的很體面。「才第一個月我就知道,衣服常常不是因為需要才買,而是想要就買,難怪錢很容易花掉。」即使到目前為止,謝依珊開始小買一些衣服,她仍然秉持「丟一件才買一件」的原則。

拿衣服錢去換芬蘭旅遊。謝依珊說,「我真的不認為存錢會降低生活品質呢!」

專家建議 存錢3祕訣

擁有CFP理財顧問執照的富鴻理財顧問公司總經理黃信維說,別看謝依珊存錢的過程沒什麼,其實她已經抓住幾個存錢的祕訣。

祕訣1:分儲蓄帳戶和支出帳戶

她選擇薪水一入帳就先自動把2萬元存款撥到存錢帳戶,剩下的錢才是當月生活費。

黃信維說,存錢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收入-儲蓄=支出;而不是收入-支出=儲蓄。這兩個略有差異的公式,執行起來效果卻差很多。

美國理財大師大衛巴哈就認為,利用銀行提供的自動化轉帳功能,每個月先把儲蓄的錢轉到另一個帳戶,人容易忘記自己原來還有另一筆錢,不知不覺就能存下來。

祕訣2:記帳抓出自己消費的漏洞

謝依珊從存錢第一個月就開始記帳一直持續到現在。謝依珊建議,坊間有很多記帳軟體,但自己用手記的感覺仍然不一樣。每寫下一個數字,腦中就多一點時間記憶,自然而然就會有「數字觀念。」

她舉例,記帳3年來,每天都會記錄早餐,大部分落在20元左右,如果哪天吃了45元早餐,他腦袋就有敏感度「今天的早餐太貴了」,現在,只要買東西她就能自動換算單位成本,再與腦袋裡的資料庫比對一下,就知道眼前的東西是貴還是便宜。黃信維分析,對理財來說,其實記帳只是一個過程,重點是抓出自己的消費漏洞。對於一個每月老是透支的人絕對有必要透過記帳分析消費習慣,再一一檢視那項消費可以剔除。

記帳的要訣是先有項目的預算觀念。像謝依珊自己設計記帳現金袋,每個月先把該月可以花用的錢分別放進信封裡,例如飲食費 4000元、交通費2000元的現金袋中。將這些信封隨時帶在身上,相關的支出就從符合的信封袋中拿錢,這樣自然而然就達到分項目控制預算的概念。這個源自爺爺奶奶那時候的「信封袋存錢法」是謝依珊認為最有效控制支出的方法。

祕訣3:意外之財都存下來

謝依珊除了每月固定存2萬元之外,三節獎金或幫朋友設計網頁的收入,她都全部存下來。芝加哥大學心理經濟學家理察.泰勒曾經提出「劃分心理帳目」,也就是人會根據錢的來源而給予不同的價值,有些錢就容易浪費,其中意外之財就是。

當大家領到三節獎金時,總以為這是每月固定薪水之外多得的錢,很容易拿來犒賞自己,錢就這樣花掉了。但謝依珊卻反而把三節獎金存下來,每年固定2個月的年終獎金都存下來,相當於她平常要存4個月之久。

投資理財 選熟悉產品

從月光族到存錢達人,謝依珊總結說,「工作要精明,存錢要傻勁。千萬不能想太多。」當有了第一桶金,她也開始學投資,拿出小小20萬元投資自己所在的金融行業股票。「前輩告訴我,要投資自己熟悉的產品。」謝依珊每做一步理財動作時總會請教身旁的專家。

這個月,謝依珊將成為新嫁娘。「人家說買房子至少要看過100間,我現在已看了40多間。」她說。下一個存錢目標就是實現在台北買屋的夢想,謝依珊很感謝當時點醒她的阿姨,讓她從最基礎的存錢開始,一步一步踏出自己人生的美好道路。

存錢達人 謝依珊
出生:1978年
現職:玉山銀行美術設計
存錢經驗:2006年9月至今3年多
存錢成績單:2年半存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還到芬蘭、俄羅斯自助旅行。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想買房,怎麼籌到頭期款?

30雜誌‧文:方德琳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74

個案 Pearl的理財煩惱:

1每月薪水扣除掉房租跟生活花費後,所剩無幾,怎麼做才不會沒錢花呢?

2打算跟男朋友一起出國念書,但男友是收入不固定的畫家,計劃不知如何執行?

3對其他投資理財工具都沒興趣,只想買房子存錢。要如何開始?

個案描述:
Pearl是一家小型設計公司的助理設計師,薪水近3萬元。她老家在台南,因此跟男朋友共同在台北關渡租屋,每月房租2萬元。

月薪分攤1萬元房租,再扣除日常花費後,所剩無幾,是典型的月光族。甚至,有時多買一些衣服或包包後,還會透支,只好央請房東寬限幾天再繳房租,「這時候心裡就很煩,怎麼又讓自己沒錢花了。」Pearl說。


Pearl跟男友有共同出國念書的打算。

男友是個收入不固定的畫家,賣出一幅大型作品就有30萬元收入。他們沒有特別為留學而存錢,而寄望哪天多賣幾幅作品,出國錢就有著落。然而轉眼過了2年,Pearl開始覺得留學夢似乎愈來愈遙遠,除非開始進行存錢計畫。

Pearl看到有人買套房強迫自己儲蓄,甚至租給別人賺租金,因此也心生效法之意。即使哪天很幸運,男友的畫作多賣了幾幅,兩人出國進修,房子放著收租也有投資收益,甚至當房子增值,也可賣掉變成出國經費,一舉兩得。只是這整個理財計畫該怎麼起頭,讓事情步上軌道呢?

專家建議 高莉蓁 CFP認證理財規畫師

看來,Pearl是標準的月光族,對未來雖有夢卻沒辦法築夢踏實。理財沒有魔術神奇的方法,可以從零變出黃金來,只有認真計劃執行才能實現夢想。但現在Pearl的想法又太急迫,在突然意識出國可能成空後,又想買房子逼自己快速存錢。這樣的步調實在太快了,建議他要一步一步來。

行動1 :記帳3個月 檢討支出項目

因為Pearl每月的消費支出有起落,大部分是花光光,有時候會透支5、6千元,因此記帳至少要3個月以上。Pearl想買房,即使父母給頭期款,每月也會多出一筆房貸,Pearl必須從記帳中,將不必要的開銷降到最低,才能再來考慮是否有買房的實力。

記帳後需留意各項支出的必要性(包含降低房租,以該區域的租金水平,尚有調降空間),屬於「想要」的開銷應儘量降低,並於每月做調整後,列為下個月該項支出的上限金額。另外,為了強迫自己儲蓄,每月須先將預定儲蓄金額存入一固定帳戶,並增加其提款難度,避免隨意動用該筆儲蓄金。

行動2 :轉化自身能力 創造固定收入

如果他們真的想出國,建議現在去查詢相關的留學貸款資料,並不一定要自己存完錢才出去。建議他們可以詢問是否有在當地打工的機會、以及生活開銷的狀況,確定出國每月的消費金額跟學費後,再看看可以申請多少留學貸款,其餘的缺口就是存錢的目標。

理論上,每月一定要有儲蓄計畫,男友的畫作收入只能當作意外之財,無法拿來規劃。如果能將畫家男友的能力,轉化成固定收入,亦是可以考量的方向。譬如將其畫作轉為各式祝賀卡片、3C產品的個性化後製商品等。

行動3 :持續吸收資訊 設定房貸上限

投資套房賺租金源自於《窮爸爸富爸爸》書中的想法,確實他曾經讓很多年輕人投資賺到錢。但是對目前每月收入皆花光的Pearl來說,還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至少,萬一房子在等待出租的時候,他是否有錢可以付房貸?投資要保守,就怕他風險一來,資金週轉不過來而被迫賣屋,最後還虧損。

建議Pearl這段時間可以持續學習房地產投資的知識,網路上有一些喜歡投資房地產的年輕人俱樂部,他可以先去參加。一方面透過記帳,把自己的開銷降低,未來才有付房貸的空間。

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2010年理財消費行事曆

賺大錢、撿便宜,一表就搞定
Smart智富月刊 第137期 撰文者:郭莉芳

攸關荷包權益的大小事,千萬不能不關心!以下整理了新的年度每個月份中,有可能影響到個人投資、理財、消費等面向的重大事件;多一分關心,就能幫荷包多省一點、多賺一些。

1月:稅務新制上路

理財大事紀

‧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將於16日正式生效,留意金融股行情。

海外所得納入最低稅負計稅,不管是境外基金(國內投信發行、投資海外的基金,不在此範圍),或是投資型保單連結到境外基金的收益部分,只要每一申報戶的海外所得>100萬元,且全年所得總額>600萬元,就會被課徵基本稅額。投資型保單課稅規定不溯及既往,因此只要趕在2009年12月31日前投保的保戶,未來不會面臨海外收益納入課稅的問題。

結構型商品分離課稅制度上路,未來只要投資結構型商品,當商品到期後,須將本金與交易所得依照投資期間的匯率變化,換算成新台幣計算損益,只要換算結果是賺錢,就要先進行分離課稅10%,由金融機構代為扣繳,若賠錢就不課稅,但亦無法用虧損進行稅額扣抵。


民生備忘錄

‧1日起,健保住院給付實施「診斷關聯群」(DRGs)新制,凡病患屬於同一診斷及醫療處置,其住院給付都採包裹式定額給付,第1階段共有155項疾病納入此式,預估2010年約47萬住院手術病人受到影響。

‧10年效期的晶片護照規費將從1,200元漲到1,600元。

2月:春節出遊加保旅平險

理財大事紀

‧10日台股封關,22日開盤。

民生備忘錄

‧春節安排度假,記得用信用卡刷團費,以享有附贈的公共交通工具險保障,但這只包含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意外保障。如果預算足夠,可自費購買包含意外傷害與意外醫療險的旅遊平安險。

‧使用信用卡的機場接送與機場免費停車服務,應提早預約。

3月:汽車強制險調降費率

理財大事紀

‧央行2010年首次理監事會議,一般預期上半年不會升息。

‧中國召開人大、政協兩會,留意政治情勢變化。

民生備忘錄

‧強制汽車責任險費率第8次調降,汽車費率平均調降7%,機車費率平均調降11.2%,汽機車整體平均調降9.5%,汽機車族荷包又可以省一點了。

4月:台股超級財報月登場

理財大事紀

‧台股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2009年財報與2010年第1季財報,面臨每股盈餘(EPS)與營收數字的真相揭露,影響股價波動。

民生備忘錄

‧整理2009年的醫療單據、保費支出證明、捐贈收據等,做為下月報稅的列舉單據。

5月:綜所稅申報有好康

理財大事紀

個人綜所稅前3級稅率各降1%,綜合所得稅稅率從6%、13%、21%、30%、40%,修正為5%、12%、20%、30%、40%。

‧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從25%降低到20%。

預售屋契約新制上路,未來契約書內必須將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雨遮)及共有部分(樓梯、走廊)面積及售價分別標示,在總價不變的情況下,未來主建物的每坪單價將會更高,附屬建物與公設的單價則會降低。

民生備忘錄

‧上海世博會開幕,為期6個月的會期,預計將吸引7,000萬人次造訪上海,為歷屆世博會規模最大的一次。

6月:留意央行利率動向

理財大事紀

‧留意央行的利率政策,如果景氣持續溫和復甦,觀察寬鬆貨幣是否持續,或是有進一步升息的可能。

‧11日在南非舉行世界足球賽,在賽期前後,建設、觀光、消費類股可望受惠。

民生備忘錄

‧30日以前,是選勞退舊制的勞工改選勞退新制的最後期限

7月:除權息旺季開始

理財大事紀

‧若想參與除權息旺季,別忘了計算對年度所得稅的影響。

‧繳納汽機車燃料稅。

民生備忘錄

‧暑假旅遊旺季開始,聰明善用信用卡的附屬優惠。出國若有刷卡消費計畫,記得先打電話到各家信用卡服務中心詢問海外刷卡手續費(目前從1%至2.2%不等),選擇費率最低的信用卡集中消費。

8月:網路報稅開始退稅

理財大事紀

‧上市櫃公司公布半年報,可以重新檢視該公司的產業前景與位置,擇強汰弱。

民生備忘錄

‧利用網路報稅的民眾,將是第1批國稅局退稅的受惠族。

‧下半月是旅行社出清團票與機位的時節,民眾可以趁機撿便宜。

9月:旅遊淡季搶便宜機票

理財大事紀

‧開學季將屆,有高中以上學生、年收入符合條件的家庭,不妨善用政府的就學貸款。

‧928為房地產推案大檔期。

‧北捷蘆洲線預計提前通車,留意蘆洲、三重房市行情。

民生備忘錄

‧暑假過後進入旅遊淡季,上班族可趁機安排年度休假旅遊計畫,機票與團費比較便宜。

10月:百貨週年慶開打

理財大事紀

‧中國十一長假開始,帶動消費熱絡,擁有大陸通路的中概股最受惠。

民生備忘錄

‧百貨週年慶開打,多蒐集各家百貨型錄折扣資料,再加上滿千送百等促銷活動,不妨集中火力消費。

11月:把握贈與節稅最後時機

理財大事紀

‧月底前記得繳納地價稅。

‧年度個人贈與免稅額220萬元的核計時間到年底結束,有資產移轉計畫的人要把握11、12月。

民生備忘錄

‧6日起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開展,為期6個月,預計可吸引800萬人次,將可帶動台北市中山區周邊的觀光發展。

12月:留意選舉前後政經變化

理財大事紀

‧年底收到各保險公司寄出的保費證明單據,記得檢視全家人的保障夠不夠,在保費不斷攀升的時代,不妨多利用平價的定期險種,增加保障;或請保險業務員重新檢視家人保單。

民生備忘錄

‧台北縣將升格為「新北市」,拉近與台北市的資源。

‧5大直轄市長選舉,可能會影響台股行情。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滿手套牢基金,如何重來?

30雜誌‧2009/12/25 黃信維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68

個案 Mandy的理財煩惱:

1在2007年時,因朋友的推薦買了多檔基金,至今都還是負報酬,這些虧損基金到底該怎麼辦?
2對投資完全沒有概念,現在存的錢也不知道該投資什麼好?
3對投資理財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像我這種人最適合怎樣投資呢?

個案描述:
Mandy在一家知名的入口網站工作,每月薪水6萬元。公司對員工很照顧,每月可讓員工從薪水固定提撥比例,參加公司舉辦的退休計畫,估計每年固定報酬率至少有10%。即使離職,公司也會把這筆錢加上利息全部還給員工。

所以她每月都從薪水提撥6000元參加公司的退休計畫,此外就沒有固定的投資工具。但想投資時候,就把朋友當理財顧問,四處詢問比較後,就買朋友推薦的股票或基金。「至今從來沒有賺錢過。」Mandy笑著說。


像2007年,當時基金市場很熱,週遭朋友不時提到投資基金的成績,讓她心生羨慕。在朋友建議下,她覺得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的表現很突出(當時是美林世界礦業),一口氣就拿出自己存款的20萬元,單筆買進,截至目前為止尚虧損13%。

在台北租屋,沒有男朋友,也還沒有購屋或結婚的打算,賺的錢不是拿回鄉下給爸爸媽媽,就是出國旅遊,剩餘就存起來。這兩年又多存了約40萬元,該要如何投資才好?

專家 黃信維 富鴻理財規畫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行動1 :修正投資心態 避免羊群效應

Mandy的個性是屬於依賴性與衝動性較高的個性,就是典型隨波逐流的散戶,多數人的方向就是依賴的方向,最容易「追高殺低」。這就是股市裡有所謂的「羊群效應」,投資人傾向購買最熱門的股票,結果通常會對財務造成嚴重的損害。議她要建立長期穩定的投資策略,一開始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

行動2 :確立理財目標 擬定投資策略

Mandy現在存的錢不知道該投資什麼好?那是因為沒有設定人生理財目標,確立理財目標等於是對將來的經濟生活做出了承諾,也使投資理財產生了意義

未來沒有購屋或結婚打算,那麼「退休」就是一個需要積極規畫的理財目標,應該根據年齡、距離退休時間、風險承受度等客觀條件,選出適合的投資工具,並做一個投資組合,讓它穩定成長,每年定期檢視執行進度,才是長期的投資策略。

行動3 :了解風險屬性 建立投資組合

由於Mandy對於本身風險忍受度並不十分清楚,於是常出現買錯投資標的情況,特別是當股災來臨時,無法繼續投資或容易在低點認賠出場。

資產配置需要區分核心與衛星組合。「核心組合」適合長期持有,以達成長期理財目標,如分散布局的全球股票、全球平衡、全球債券;「衛星組合」可視市場時機波段操作、適時停利出場,增加投資報酬,如礦業、科技、新興市場或單一國家基金等波動性較高的基金。

Mandy買了多檔基金至今還是負報酬。若要處理應考慮哪幾個方向:哪些是核心與衛星基金?未來市場走向?基金的體質?若是核心部位的基金,最好繼續扣款,待景氣循環後產生穩健的報酬。衛星部位則視投資屬性而定,若無法符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就應該降低比重。

至於當初單筆買進的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雖然面臨虧損狀況,整體而言,原物料長期趨勢仍然向上,只是全球經濟減緩,導致需求減少的修正壓力,建議繼續持有,並適時停利轉進核心資產。不過要提醒的是,要控管好投資比重(衛星資產不要超過整體資產的4成),就不怕短期的市場波動。

此外,手邊的40萬元,建議預留緊急預備金後,餘額投入核心資產組合,作為未來退休生活需求準備。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掌握波段 每月多2萬

30雜誌‧2009/12/25 文:林艾玲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67

上班族想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額外幫自己加薪,時間、精力都要配合得當,執行起來並不容易;但靠著理財知識及投資紀律、用錢賺錢,累積財富的效果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

七年級生陳貞志是名保險業務員。白天勤跑業務、服務客戶,是個不折不扣的上班族;到了夜晚,他搖身一變,成了基金理財達人,不但上網為網友解答投資疑惑,自己還能大賺一筆。他在雷曼兄弟倒閉前大量減持基金,2009年,當別人資產才回到大跌前的水準時,他的基金資產已經增加56%,金額超過20萬元。等於每月幫自己加薪將近2萬元,成績相當豐碩。

勤做功課 累計報酬率

跟同儕相比,陳貞志頗有投資賺錢天分,這樣的成果並非僥倖得來。如果想像他一樣,藉由買賣基金獲利、幫自己加薪,事前準備功夫一定要夠。他表示,「我不想讓一般人誤以為,只要長期投資基金、定期定額就一定會賺錢。」這是大部分的人對基金投資最大誤解。


另外,上班族也不要認為投資基金不用做功課,只要聽銀行理專建議,讓基金經理人幫自己賺錢就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基金能有高報酬率,絕非憑空而來。他強調,自己確實花費一番苦心,研究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基金投資術。

「很多人會說,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是最簡單的『懶人投資術』,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卻不是這樣。」陳貞志說。他認為定期定額雖能分散時間風險,稀釋虧損部位,但同樣的獲利也會被稀釋,當基金淨值上漲,投資人扣款額度也會愈墊愈高。陳貞志回憶,2003年到2005年是基金起漲年,他挑選的基金在這段時間也表現不凡,淨值從16元一路漲至27元,累計報酬率逼近7成。

但他當時定期定額投資,淨值低檔時雖有累積一定部位,但隨著基金一路上漲,扣款金額也愈來愈高。結算下來,實際投資報酬率約15%,跟該檔基金7成的漲幅差太多。

微笑曲線 逢低就買進

陳貞志進一步說,定時定額可以賺到經濟成長率應有的報酬,但若想拉高報酬率,還是得搭配單筆投資。陳貞志透過歷史資料,得到基金過去平均價位及風險波動度,並大略抓出淨值高低點位置。當基金淨值跌破歷史平均價位時,他就加碼買進,突破時就減碼或贖回。也就是以定期不定額、或定期定額搭配單筆操作方式追求基金報酬率。若考量景氣循環,進一步計算出基金平均波動率,那麼參考價值更高。

簡單講,假設近3年基金淨值最高在50元、最低在10元,那麼投資人就可將這段區間分成4等分,也就是10~19元、20~29元、30~39元及40~49元。當基金淨值在10~19元之間波動,代表目前價位處於相對低檔,可加碼買進;反之,當淨值在40~49元區間波動,就意味基金在歷史高檔,投資人就要分批減碼或贖回。

想像一條微笑曲線,左右兩端最高,中間最低。如果把它當作基金淨值走勢,定期定額在曲線的左端效果較好,能充分發揮降低投資成本的優勢,要是能在中間最低價位大筆扣款,對基金績效更有利。

陳貞志的作法,其實就是增加曲線中間、或左端靠近中間的低檔扣款機會;而當基金淨值走出谷底、並逐步向上攀升,也就是進入微笑曲線右端時,投資成本跟著上漲,此時就要開始減少扣款金額,或分批落袋為安。這樣才不會將先前累積的低成本部位又再度墊高,抵銷掉定期定額投資的效果。

動態調整 靈活加減碼

像這樣透過基金高低點價位不同,所採取的動態調整,算是定期定額的改良版。而依照這樣的概念,投資人可進一步參考基金屬性,自行設定加減碼標準。例如,原物料基金波動向來較大,近3年高低價位區間,就未必要分成4等分。如果投資人風險承受度較低,那麼不妨分成10等分,逐步調整。當淨值波動愈接近低檔,買進比例就愈高;愈接近高檔部位,基金減碼或賣出的比例就要增加。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時間久了,其實就像大額的單筆投入。曝險部位增加,但新增資金不變,所以真正分散風險的能力也會被打折扣。」陳貞志的意思,是指定期定額時間愈久,累積部位愈大,這樣對每次新投入的小額資金來說,能影響總投資成本的部分就相當有限,降低風險的效果也會變差。

因此,在他的資產組合中,定期定額投資的基金只占了一部分。他還會利用下班時間蒐集各國經濟數據,並利用技術分析研判行情走勢,練就單筆、波段操作集一身的功力。

判斷情緒 開心才理財

「這幾年,自己真正投入市場後發現,要成為波段操作贏家,除了努力用功外,自我情緒控制能力也很重要。」陳貞志有感而發說。

在投資世界裡,有2件事永遠要克服,那就是貪跟怕。他認為,人只要陷入恐懼或貪婪的情緒,就無法冷靜、理性的思考問題,這樣一來,做出錯誤決策的可能性就高。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陳貞志自行研發一套「理財開心指數」。透過這套指數,他就能判斷自己目前心理狀態,如果指標呈現恐懼或貪婪,他就會選擇暫時離場、打消想做任何決定的念頭。

「理財開心指數」內容有5項目,包括「自我績效」、「標的表現」、「市場表現」、「同儕表現」及「自訂目標」。陳貞志的作法,是將自我績效分別跟標的、標的的市場指數、同儕及自訂目標相比;如果標的表現優於市場指數,就代表自己挑選基金的功力還不錯;要是自我績效優於所挑選的標的,那就意味波段操作相當成功。

如果每項都超過比較的項目,開心指數就高,反之,開心指數就低。

當開心指數很低時,「我就會關掉電腦、不再看盤,避免自己因為情緒化,而做出錯誤決定。理財就是要開心,如果內心焦慮、憂愁,或貪心、想賺更多,最後都只會干擾自己的判斷能力,很難做得好。」陳貞志認為,理財要先理心,不論市場飆漲或重挫,都要以平常心看待

基金入門 先定期定額

陳貞志目前已經玩基金高手,在資金部位上,定時定額部位慢慢下降中。但他仍建議上班族,最好先從簡單的定期定額做起,一方面可幫助自己抓到市場脈動、對整體投資環境較有感覺,另一方面,還能掌握基金特性,並釐清自己的投資屬性。一段時間投資後,摸索出一套更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屆時再依照自身需求調整,投資效果更好。

但是陳貞志仍提醒,不要以為投資很簡單,沒有做功課、就算定期定額買基金,也未必是獲利的保證。

基金達人 陳貞志
出生:1981年
現職:金融保險業主任
投資經歷:7年
基金投資成績單:過去1年獲利56.33%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M型上班族 薪水投資術

30雜誌‧文:方德琳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76

2010年到來,你有什麼投資願望?

勇渡海嘯後的第一個新年裡。景氣終於開始回溫,眼前開始有了新的投資機會,專家預估今年股市走上上下下波動的「W型」結構,領死薪水的上班族該如何出手?

30歲的王惠玲是典型的30世代上班族,他是一家食品業的行銷企劃,月薪約3萬元,因為想成家,他想要先存100萬元,但是已經3年沒調薪,他有機會趁這波回溫開始存錢嗎?

惠玲的同窗好友劉玉珍,最近剛買房子,要請惠玲參加「入厝」party。惠玲很訝異,同學為何可以買房子,而她卻是努力工作還是存不到錢的「月光族」?

玉珍告訴她,其實她之前薪水只有2.5萬元,但她要求自己1個月花費決不超過1萬元,每個月可以省下6成薪水,1年就可存25萬元,10年就有250萬元,「在凍薪時代,上班族一定要理財,長期投資,小薪水也有大財富,」劉玉珍說出人人都知道,但不會執行的答案。


第1課 M型上班族的宿命


做網站編輯的劉玉珍其實很早就對理財有研究,他早就認清自己是「M型上班族」。

30世代是最悶的世代,「現在是M型社會,而30歲上班族變為左邊窮人的機會更高!」富鴻理財顧問公司總經理黃信維說。

所謂M型社會,是指畫出社會的財富分配曲線,此曲線分成3塊,左邊是窮人,中間是中產階級,右邊是富人。如果從實質薪資成長率、失業率、經濟成長率、存款利率,4大指標,再對應觀察現在30歲、40歲、50歲的人,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的頭10年,他們遇到的台灣經濟情況(見表1),你就知道差異有多大,50世代是利率8%以上的黃金年代,40世代也有5%,但是30世代只有1%以下,起步的差異,更容易讓30世代年輕上班族淪為M型左端窮人的命運。

M型上班族的理財困境有3大特色:

1.凍薪族:30世代的上班族有一半時間處於實質薪資負成長時代。換言之就是薪水的漲幅追不上物價的漲幅,同樣都是賺3萬元,但是能購買的東西就比較少。看看圖1-1,你就知道2009年實質薪資成長率是-3.3%。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2009年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比5年前還低。

2.高失業風險:目前30歲上班族其實一畢業,就面臨4%以上的失業率(見圖1-2),很多人只能暫時屈就在約聘或短期聘僱工作。甚至,好不容易有了錢想存銀行,定存利率也不到1%(見圖1-3)。

3.經濟成長率低落:30歲上班族進入社會工作不到10年,已經遇到二次台灣經濟負成長(見圖1-4)。經濟成長率低代表賺錢機會少,對上班族的具體影響是:年終獎金縮水、創業的機會愈來愈少。

深知30世代M型上班族的無奈,但是玉珍不信邪,決定要找出一條理財的活路。「每月薪水只有3萬元的上班族,扣除生活費之後,只剩下6000元,這樣也能投資理財嗎?」

別懷疑,先穩穩地把6000元存下來,享受投資的複利,就有機會像劉玉珍一樣買到自己的房子。
第2課 不要小看一份薪水的力量


黃信維分析,在台灣經濟高成長的那10年,上班族的投資理財大約有兩種:一個是極端保守的定存族,錢只放銀行存定存;另一種則是積極參與台股漲跌的「勇敢投資人。」但台灣經濟現在已步入低成長時代,投資理財的方法絕不能像過去一樣,否則錢有可能越理越少。

如果放定存,現在定存利率不到1%,利息完全追不上物價;如果當「勇敢」投資人,借錢投資甚至短進短出,現在全球金融國際化,市場波動程度更高,獲利更困難。

「就像棒球一樣,現在年輕人投資理財要先安全上壘,不要一出手就想打全壘打。」黃信維認為,反而像劉玉珍一樣,能穩穩地把錢留住,賺一個比定存更高的利息報酬就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從小錢出發也能累積出財富,因為投資最可觀的力量就是「複利」。所謂複利就是把錢拿去投資,賺得利息後,再把本金連同利息一起再拿去投資。歷經一段時間後,由於本金不斷地長大,就像滾雪球一樣,後面增長的速度就很驚人。

舉例來說:你如果存1塊錢,並將1塊錢放到年利率10%的投資報酬率上,根據七二法則,7.2年後,本金就能增加一倍,變成2塊錢。若再存到30年,複利結果就成為7.6元。

以此推算,假設每個月都存下6000元,工作30年後,本金就存了216萬元。每年10%的複利效果,30年後本利和會高達1184萬元。

每月只有6000元,30年後卻破千萬,這就是時間複利,聚沙成塔的威力。

然而,知道時間複利效果是一回事,但卻未必能真正能落實到日常生活上。

美國知名理財大師大衛巴哈曾提出「拿鐵因子」,就是因為看到大家亂花小錢而想到的理論。他呼籲,大家每天省下1杯拿鐵咖啡的錢,就能安穩退休。(省下1天1杯100元的咖啡錢,1年存下3.6萬元,若年利率10%,30年後近600萬元)其實背後的意義就是小錢的複利效果。

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也說,人們常常夢想有一天掉下一大筆錢,卻不知道眼前的小錢也能長成大錢。不僅省下大衛巴哈說的拿鐵因子可以安穩退休,其實多打一份工,每月多賺6000元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3課 存第一桶金愈早開始越好

知道時間複利的威力,但你可知道晚一年開始投資理財又會差多少嗎?

目前是復華投信副總經理的宋炎本,在他自己的著作《一生3錢過四關》書中提到這個例子。

如果甲跟乙都是18歲開始理財,假設年報酬率都是10%,每年投資2000元。甲只投資前8年,後40年不投資,僅靠前8年的本金複利存錢;乙剛好相反,前8年不投資,後40年每年都投資2000元,那麼兩人到65歲時,甲只投資前8年累積的財富,居然比乙投資40年的財富還要多。

換言之,乙拖延了8年才開始投資,即使後面連續投資40年也趕不上前8年的複利效果,比甲少了快15萬元。

蕭碧華也提醒,很多年輕人都希望等加薪再來投資,卻不知道晚一年投資效果就差很多。甚至加薪遲遲沒有出現,就白白浪費年輕人最大的投資本錢——時間。

第4課 做長期投資的富公子

存錢之後,開始擁有投資的資本,但上班族理財投資,最怕耐不住性子。看著股市漲,就急著追高,看到大盤一往下,就急著出脫

看看下面這個數字,你就知道你做錯了什麼。美國加州大學在1991~1997年間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積極進出股市的人年報酬率平均只有11.4%,而長期持有者卻有18.5%的報酬率。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建議,最可能獲勝的投資方法就是「長期投資」。因為股市波動的高低點很難預料,如果投資放長線,讓時間熬過景氣循環,才能提高賺錢的機率。

清崎曾經把投資人分成7個等級,你可以先測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級。絕大多數的人不是月光族,就是當短進短出的「聰明」投資者(其實就是投機客),這些都不可能賺進相當投資報酬率。只有盡快讓自己成為「長期投資者」才可能穩定獲利。

根據美國金融服務業市場研究機後Dalbar統計,1986年投資1萬美元在美國標準普爾(S&P)500指數,到20年後,2006年底,應該會變成9.46萬美元。可是同期間投資人平均報酬只有2.1萬美元,為什麼少賺了7萬多元?答案就是:他們不斷轉換標的,結果賺得比市場該有的報酬少。

第5課 設定合理的投資報酬

1年的投資報酬率該有多少才合理?

宋炎本研究,投資報酬率應該介於5%~10%。因低於5%被通膨吃掉,高於10%是投資高手才可能做到。

以《富比士》雜誌2007年的調查,號稱股神的華倫巴菲特長達40年的投資績效每年平均為24%。而其他世界知名的投資高手大多在10%~15%。

設定合理的報酬到底有什麼意義?黃信維說,合理報酬的勝算機率比較大,若想要一個超額報酬,其實等於跟市場對賭,就容易犯下短進短出的毛病

第6課 投資理財追求夠用就好

有錢不是人生目的,而是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或計畫。宋炎本提醒,理財最高境界就是「要用錢的時候有錢用」,而不是一味追求財富數字的增加。

很多有錢人並不快樂,因為財富數字並沒有跟人生目標相結合,實現自己的價值觀。因此目前30歲上班族要理財的第一步,就是先放棄「1億元退休」這種純然數字的追求,而是先好好想想自己要做甚麼?需花多少錢。

儘管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同,不過宋炎本提醒,多數人一生中有4個錢關要過。所幸,錢關不是一次都來,而是在人生不同階段出現,因此可以有時間分別準備。

第7課 選定投資工具開始行動

越早開始,利用長期時間複利效果來累積財富是現在上班族最好的投資方式。雖然薪水少是一個投資的限制,但是較於40歲、50歲的人,現在年輕人可以小額投資的投資工具更多。

以定存來說,目前壽險公司推出的儲蓄險或利變型年金險都可按月進行,每個月5000元就能投資;而基金也能以最小單位3000元進行定期定額。甚至股票也能用零股買賣做小額投資。過去人家認為有錢人才能投資的房地產,現在都有年輕人自行組織合購團隊,1萬元就能當包租公。

總之,經濟大環境無法掌握,但是投資理財卻是操之在己。只要抱持正確的投資觀念,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你也可以像前輩一樣穩穩地擁有富足人生。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善用贈與,省下千萬稅金

2009/09/07 Yahoo!奇摩理財 專家專欄 APPC中華民國個人財產規劃人員協會 羅友三

對於手上握有龐大股票資產的企業主、公司大股東與經理人而言,每年繳交高達40%稅負的結果,讓這些高股利所得者開始關心,該如何正確地做好節稅規劃,既可降低原本的所得稅負,又可不再增加本身資產。在此,建議可善用以下的規劃方式:

股票節稅技巧一:股票分年贈與

股票不做一次移轉,透過每年政府提供的220萬贈與免稅額範圍內分批移轉股票,尤其在最近股市低迷,股價重挫的時點更是移轉規劃的好時機,趁股價低時可在免稅額度內移轉大量持股給子女,待將來股市上揚時,子女的股票價值也跟著增加。



股票節稅技巧二:股票信託分年贈與,讓免稅空間加大

股票所有權人將名下持有的股票作成信託,年度產生的利息由子女享有,待信託結束後的母股仍是持有在父母親身上,而受託人可以是銀行業者或者是自己配偶所擔任。此即為「本金自益,孳息他益」之信託規劃,股票所有權人在交付信託時,就先依照郵局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折算贈與價值,馬上有節省贈與稅的空間,且具有大於直接贈與股票的效益。而股權信託對於高成長性、高配股配息越多的公司大股東,節稅空間越大。

倘若孳息是分配給已成年但所得稅率較低之子女,更有分散所得,降低所得稅的效果。因此,善用每年贈與免稅額220萬的贈與規劃結合股權信託,將可同步降低每年的綜合所得稅及節省贈與稅負;這樣一舉多得的股權信託規劃安排,已成為企業主及大股東節稅規劃的主流工具之一。

陳先生自小與兄弟跟父親三人一起做生意並開起工廠。自前幾年父親去世之後,便與弟弟共同繼承了父業並加以拓展,目前已準備成為上櫃公司。陳先生與陳太太的所得資產,除了每年繳交40﹪的綜所稅外,也逐漸達到將來會產生遺產稅的狀況,這讓他們開始有了規劃念頭並決定實際行動。

●家庭成員:


●股票資產狀況:


●股權信託模型:(以陳先生為例)


●股權信託規劃效益分析:


由規劃效益表可以清楚顯示,充分善用政府提供的股權信託合法節省稅賦的規劃及每年220萬的免稅贈與額度,以陳先生而言,不僅放大了贈與額度,且同步達到分散所得給小孩,其節稅的效益高達133.53萬元。

一生勞碌辛苦,無非就是想多留下一些財富給心愛的家人,一定要好好地規劃。我們非常清楚的知道,當我們用盡心思在賺取5~10%的獲利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思考,如何將辛苦賺取的財富,更完整的保留下來,一家人更能快樂的享受財富。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資金不多,如何買好股?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72
30雜誌‧2009/12/25 林成蔭

個案 Sean的理財煩惱:
1喜歡基本面佳的中華電信跟台灣50,但買一張都要5萬元以上。每月薪水只有3 萬元,有何方法能快速進入此投資圈?

2覺得定時定額觀念很不錯,可以用定時定額投資台股嗎 ?

3報章媒體報導高股息股,投資他們需要特別注意什麼?

個案描述:
Sean在國內一家財團法人基金會工作,每月薪水固定約3萬元。賺的錢不多,但工作時間很正常,壓力也不大,他很滿意這種生活型態。因為工作收入不多,他就打定主意要從投資市場中賺錢獲利來彌補不足。

在大學時代就會看一些投資理財書籍,學習股票技術分析等。因為受限於資金只能買些低價股,而低價股大多是股性活潑的投機股,或是乏人問津的冷門股,Sean其實沒有賺什麼錢。


倒是最近理財文章中常提到的高股息股讓Sean眼睛為之一亮。這種股票雖然沒有爆發力成長,但只要波段抓的對就能穩穩賺,很符合Sean的投資想法。

不過,現在高股息股似乎是市場的大熱門,股價都不低。像他最鍾情的中華電信跟台灣50,一張都要5萬元以上,勉強買一張就沒有餘錢買另一張,投資風險也無法分散。

人推薦Sean可以用零股投資,只是不是真的可以?

專家建議
林成蔭 富鴻投顧問副總經理

Sean的生活觀很有意思,但也存在一個問題。中長期來看,薪資成長(包含職位調動所帶動的薪資調整)有限,如果要享有財務無虞的生活,正確理財非常重要而且必須立即開始,才能充分利用複利效果。

行動1 :先用零股投資方式買中華電信零股投資確實是可以解決想買股票,資金卻不足的困擾。

舉例來說,以中華電信每股接近60元來計算,每月領到薪水就買進一百股,只要不到六千元,而中華電信94到98近5年配發股利分別為4.7、4.5、4.58、6.36、4.83元,發放多以現金股利為主,除股利較高的97年股價到83.2 元外,股價多在45~70元間波動,現金殖利率約在 6.5到10%的區間,相對穩健。

台灣50的波動幅度比較大,因此如果要從台灣50著手,會建議至少等盤整或回檔,而且必須要投資完一整個景氣循環,才能看的出效果,像現在的景氣循環是由谷底復甦,往繁榮邁進,如果現在要進場,就要持續買零股到下一波景氣循環的股底結束。

行動2 :可定時定額ETF,例如台灣50

定時定額是很好的投資方式,但要考量兩點。首先,是標的物的趨勢,如果是一路往上行情,單筆投資會比定時定額效果好,因為上揚的走勢會墊高進場成本;其次,是投資標的的表現,同樣是台股基金,績效可能變化很大,例如今年的台灣中小型股票基金,表現領先和落後的投資報酬率可以差到3、4倍之多。

因此改投資ETF(指數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例如:台灣50。不過千萬牢記,在景氣低迷股市黑暗,人人恐慌的時候千萬不要停止扣款,才能享受在底部用同樣金額買進部位較多的樂趣。2008年金融海嘯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在堅持定時定額買進不停扣的投資人,2009年無不獲利多多,台股漲幅近7成,巴西和俄羅斯基金投資報酬率甚至於一度超過150%!

行動3 :從台灣高股息指數尋找高股息股票

高股息股指的就是現金殖利率(現金股利/股價)相對存款利率高的公司股票,如同第一個方法所舉的中華電信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般來說,像台灣大、遠傳這類電信股獲利穩定而且收取現金,因此每年獲利以及配發股利上會較為穩定。要不然也可以參考台灣證券交易所編製的台灣高股息指數,內含27檔成分股,所占權重雖然有所不同,意義也是一樣。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壽險保障 3步驟抓漏

Smart智富月刊 第136期 撰文者:洪子晴

大多數民眾對於自身的保險規畫總是會犯下一些盲點,例如不知自己規畫是否完整?不知應衡量自身需求規畫保險?不知保額要多少才足夠?試想,萬一發生風險時,給予家人保障足夠嗎?因此,不妨趁著歲末年終大掃除之虞,順便為自己的保單做個大體檢吧!接下來,《Smart智富》月刊將連續3期教你該如何體檢自己的保單,這期將先從保障人身安全的壽險開始談起。

正隆夫妻從事果菜批發工作,育有一女,為了獨生女未來的教育基金,夫妻倆辛苦工作只為了給女兒最好的生活,他們每年繳交十幾萬元的保險費用,日前夫妻兩人不幸因車禍雙雙過世,獨留下獨生女,然而對於尚未有謀生能力的女兒,並未因此獲得任何的後續理賠。

歸因正隆夫妻每年所繳的保險費,大都是幫女兒購買儲蓄險,夫妻倆卻完全沒有為自己規畫保單,因此,隨著夫妻倆過世,女兒也沒錢繼續繳交保險費,讓保單成為失效保單。
(這真的是很可悲的事,所以保險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該優先該保的是什麼)

儘管台灣投保率已達203.27%,也就是平均每位國人擁有逾2張保單,普及率逐年攀升,但根據調查顯示,近10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除了1997年達到102萬元外,到了2003年更降至52萬2,000元,2009上半年平均壽險保額僅有61萬8,100元,顯示國人的保障規畫依然不夠健全。換句話說,如果你不幸發生意外,還不到100萬元的保額理賠,足以讓你的家人安全度過未來的人生嗎?


保單定期健診 才能讓保障更完整

保單就像人的身體一樣需要定期體檢,與其盲目的不斷添購新保單,還不如徹底的透過一道道程序來檢視既有需求,檢驗保額是否足夠、家庭風險管理是否完整。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盧憲才認為,許多人未能檢視保單是擔心會加重保費負擔,而壓縮其他生活支出,其實錯誤的風險規畫在於「保錯對象」、「保錯商品」、「弄錯優先順序」才是保費超支的原因,藉由以下3步驟的需求分析與規畫,可以做到「保費可以少、保障不能少」。

※壽險保單健檢表
進行壽險保單健診前,先確認以下所有的資料:
□計算自己或家庭成員共有幾張保單
□計算自己或家庭成員各自的壽險保額
□計算自己及家庭成員一年共繳了多少保費?
□查看自己及家庭成員每張保單繳費期限至何時
□詳閱自己及家庭成員所有保單的保障內容


步驟1》檢視現有的壽險保額

首先計算目前手邊保單的壽險保額有多少?也就是萬一當事人身故可以遺留給家庭的理賠總金額。

壽險又分為終身壽險、定期壽險、醫療險(編按:部分醫療險主約會搭配壽險額度)、意外險、團險等,加上投資型保單也有壽險保額,加總起來就是你目前的所有壽險額度,然而需特別注意的是,意外險是限定因意外發生而身故或殘廢才會理賠,如果是疾病等因素身故是不能給予理賠金

步驟2》計算壽險保障缺口

我的保額要多少才算足夠?計算壽險保額的目的是要讓當事人不幸身故後,家庭經濟不至於陷入困境。因此,盧憲才建議,不妨透過以下方法做好完整的保單規畫:

1.雙十法則:一般而言大都用來規畫自身的保費,也就是「保費規畫必須是家中經濟年收入1/10」以及「保額必須是年收入的10倍」,例如:年收入80萬元,保額應達800萬元。

不過,富盈財務科技公司協理徐靜慧提醒,理財型的保單,例如投資型保單、利率變動型保單、外幣保單、連動債等並不能計算在風險規畫的10%中,而應計算在自己的理財帳戶中。另外雙十法則方法只是模糊的概算,並未考量有無子女、債務高低、投保時年齡等問題,因此無法充分滿足家庭需求。

2.身價預估法:預估當事人未來可產生的經濟效益收入,即是「財產價值保護」的觀念;例如現年45歲、預計60歲退休,未來15年的平均年收入可達100萬元,其身價即為1,500萬元,保額也應以當時的身價為規畫主軸。

3.家庭需求法:依照個別家庭客觀基本需求和主觀期望的目標,扣除已有的儲蓄與保額後,即為所需的保額。相對其他方法較為精準,可依個人狀況量身訂作,並按照夫妻不同收入設定各自保額,但若預算有限,也須依輕重緩急安排優先順序,因應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家庭需求法計算方式
家庭需求法是計算壽險保障缺口最精確的方法,算式也較為複雜,但能精算出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一生中的各種需求,將這些需求加起來,像是生活費、房貸等基本開銷,再扣除個人現有的資產與已投保的保障內容,就可以精算出個人保額。


家庭需求法計算方式

步驟3》補足壽險額度

所謂的應補足的壽險額度應是所需的保額減去已有的壽險保障。在高保費時代,若預算不足無法滿足上述需求,變通的方法是以保費較便宜的保險來提高保額,待責任重大期間過後,或是收入充裕時再重新調整,盧憲才認為增加壽險額度大約有以下6種方法可供規畫:

1.善用舊保單的「保額增加權」、「更約權」:許多舊保單承保時年紀輕、保單預定利率高,保費便宜且保單價值也高,因此善用「保額增加權」來省錢,例如保單條款中有「保單每滿5週年,或結婚生子可無條件增加保額25%」的保額增加權;部分定期壽險保單訂有「保證續保」的更約權,既可用較低的保費買到較高的保障,也不必擔心到期時身體不佳無法續保。

2.利用專案團體保險:專案團體保險不論投保年齡均享有統一優惠價,對於年紀大、保費較高的男性,或是職業風險等級較高的族群,均可大幅節省保費支出。假設正隆夫妻年紀約30歲,保費相對便宜,投保「專案團體險」與投保商業保險費率差不多,建議以附加價值較多的商業保險為主,但如果年紀稍大,還是建議以專案團體險為主。

3.自費提高團保額度:除了公司提供的免費保障外,夫妻倆可再自費加保,例如部分公司團保可加保50萬元1年期的壽險,提高團保額度,也是經濟又實惠。

Tips_團保內容 可向公司人事部詢問
通常稍具規模的公司會幫員工辦理團體保險,又稱員工福利團險。內容多為1年期保單,內容以意外險為主,有些公司會附加低額度的醫療、身故保障等,保障對象除了員工,有時候還能擴及員工眷屬與子女。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團保,可以向公司的人事部門詢問自己的保障有哪些,以及能不能自費加保。

4.用定期壽險補足:若是階段性的需求,徐靜慧建議可用定期壽險來補足保障的額度,例如在中壯年時期,要擔負孝養父母及子女教育金的需求、以及自身的財務目標(例如購屋置產),此階段責任最重,因此在此時可以加買20年期的定期壽險,來彌補萬一這個階段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為定期險相較終身險保費便宜8至9成。

5.搭配投資型保單補足:投資型保單兼具保額可彈性調整、保費可彈性繳納的優點,可依照人生不同階段調整保費與保額;例如隨著結婚、購屋、生子而逐漸提高保額,隨著繳完貸款、子女就業責任減輕而減少保額;在責任輕時,多繳一些保費投資連結標的,在負擔較重的責任重大期間,可以少繳甚至不繳保費;只要之前累積的保單價值足夠負擔保險成本與費用即可。

在目前低利率時代,傳統壽險保費較高,可考慮投資型保單如變額萬能壽險,以一對夫妻來說,男性30歲保額310萬元,年繳保費約3萬元,女性190萬元保額,年繳保費不到2萬元,平均每月約4,000元即可補足缺口,同時享有保障與保費彈性調整的便利,也可長期累積投資帳戶的價值。

6.用房貸壽險保住老家:房貸族不妨考慮房貸壽險,保額通常就是房屋貸款的額度,投保期間一般也會與房屋貸款的期間相同,但是房貸保單第一受益人是銀行。

徐靜慧表示,房貸壽險是為了預防萬一家中經濟支柱因為意外或疾病身故時,家人不會因為繳不起房屋貸款,而使房子淪落被拍賣的命運,所以保險理賠金會用來優先清償房屋貸款的餘額,若還有餘額,才會分配給其他受益人。

盧憲才建議,預算有限者可以投保高保障、低保費的定期壽險、房貸壽險、保障型變額萬能壽險;預算充裕者可以投保終身壽險;理財保守的高稅賦者可以投保終身還本險等傳統儲蓄型保險;至於相對積極者可考慮選擇適合自身風險等級的投資連結型保險,如此可以兼顧保障與投資。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定存族煩惱》低利率時代怎麼理財?

30雜誌‧黃正勳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66

個案 Winnie的理財煩惱:
1只相信定存。但目前台幣定存利率不到1%,無法打敗通膨怎麼辦?
2很多人說:錢不該只放銀行,但是很怕投資賠錢,我還能怎麼投資?
3手邊有200多萬元,想買一間約20坪的房子。但擔心買房後,手邊沒現金沒安全感。

個案描述:
Winnie是一家出版社的資深員工,月薪大約5萬元左右。跟一般時下年輕女性上班族不同,她早早就知道退休不能靠政府、靠父母,只能靠自己,因此很積極努力地存錢。

一開始,Winnie存的錢都讓媽媽拿去跟會,年報酬利率有10%。後來她知道跟會風險很高,因此他開始將每月結餘的錢分2部分,1/3跟會,其他就拿去銀行存定存。這樣保守的理財方式,讓Winnie出社會7年下來,也存了200多萬元。


看到身邊親朋好友買股票、基金大多賠錢,Winnie斬釘截鐵說,「我只相信保本保息的工具。」她喜歡保守的理財方式,她說,「賺錢很辛苦,賠一點點我都受不了。」

直到2008年,全球降息風之後,她發現1年定存的利率不到1%,無法打敗物價上漲率,她才開始想是否有其他類定存投資工具,可以讓她有多一點的利息。由於目前利率很低,她開始想乾脆去買房子來存錢。

她認為房地產是實質資產,而且可以長期穩定增值,確實是個可以取代定存的工具。但她擔心,買了房子之後手邊就沒現金,「沒錢在身邊很沒安全感。」Winnie說,所以即使心中有買房打算,她仍遲遲沒有行動。希望在專家顧問的協助下,買房的願望可以在2010年實現。

專家 黃正勳
CFP理財認證規畫師、前匯豐銀行放款部主管

其實風險是針對不了解該投資產品屬性的人才有,如果很清楚某個投資工具的特色,風險就能降低。

Winne首先要知道,定存利息只是彌補物價上漲的損失,資產完全無法增值。而她認為定存沒風險,其他投資工具有風險,其實也是錯誤的觀念。

當定存利率無法打敗通膨時,它就是實質損失。相反的,當很清楚某個投資工具的屬性,即使它會淨值波動,我們仍然可以找最好的時間點進場,把風險降到最低。

對Winnie來說,應該立刻採取以下3個理財行動:

行動1 :設定少量資金轉投資工具

將少量資金投資其他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例如:債券型基金、外幣定存等。(編按:可參考類定存標的篇)

這些類定存報酬率都可以比新台幣1年期定存高,有的是保本保息商品,有的保息不保本。即使是保息不保本也有方法可以降低淨值波動風險,等熟悉後再提高投資比例。Winnie可以先以少量資金介入,藉以了解這些產品不同於定存的風險宣告。

行動2 :先找一種工具學投資

跟學騎單車一樣:開始總是要先坐上去練騎一段,才能有所感受。

用在投資上,就是先找一種投資工具,譬如共同基金,只投入其規定最低的投資金額。因為一旦進場投資之後,就會關心與感受到自己的投資;等一段時間對投資有了認識之後,再來做整體的投資規畫。

行動3:選擇抵利型房貸

以Winnie提供的財務資料,代表最低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約30萬元(5萬元×6個月)。

購屋自備款剩170萬元;每100萬元房屋貸款,所需支付還款利金額為6060元/月(以20年,4%利率試算,還需考量未來利率調升空間)。

假設每月可支付250萬元的房貸支出(月付金就是15150元),所以購屋總價為420萬元,就可對應需求坪數20坪,找到合適房子所在的區域行情21萬元/坪(420萬元÷20坪=21萬元/坪)。

不過上述為簡化的流程,仍需將購屋相關支出,如裝潢、稅費等計入。另外,可利用抵利型房貸,達到省息與保留現金在手邊、比較有安全感的2個目的。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汽車零件險 保障大不同

聯合理財網 2009/12/31【經濟日報╱記者葉慧心、洪凱音/台北報導】

汽車零配件失竊,常讓車主損失常達十多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產險業者指出,傳統型汽車零配件失竊險理賠金額陽春,消費者應購買「定額型」或「定率型」保單,才能有效補償損失。

產險業者指出,國內約670萬輛汽車,僅二成投保汽車竊盜險,其中加保「零件、配件被竊損失險」者更不到一成,即全台投保件數僅13萬輛。

富邦產險車險商品部協理陳添壽分析,投保率偏低,主要是相關保險的平均保額僅9,000元,相較安全氣囊、行車電腦失竊動輒十幾萬元的損失,不符損害填補原則;近年陸續推出的「定額型」及「定率型」保單,保費高於傳統型,但汽車零配件失竊時,保戶可獲得較多理賠。

其中「定額型」是由客戶與保險公司約定一定金額投保,如國產車保額從5萬元至30萬元、進口車則為15萬至150萬元不等,並有自負額0%至20%的設計,每次零配件失竊時,可依保額賠償。以60萬元的國產車為例,車主如不想負擔損失(自負額0%),最高保額5萬元,年保費約3,960元。


至於「定率型」保單目前只有富邦產險推出,是根據「汽車重置價值」約定10%至100%不等的賠償比率,保費水準介於傳統型與定額型。消費者若投保定率型保單,保險公司會評估投保汽車的實際價值,通常新車才能買到100%的賠償比率。若是中古車投保,保戶大約只能買到重置價值50%左右的保額,以免投保金額高於車子目前價值,進而發生道德風險。




汽車保險 留意不保事項
聯合理財網 2009/09/04【經濟日報╱記者/洪凱音】

三大心法
.仔細閱讀承保條款
.車禍要和解,先通知保險公司
.汽車竊盜險只保車子不保零配件


車險理賠最常發生的爭議,不外是保險公司實際理賠金額比車主自認的賠償金少,或保險公司以「不保事項」拒絕理付,導致消費者求償無門。本報整理相關問題及處理方式,讓消費者有效爭取自身權益。

車主投保車險最常發生的理賠爭議,是保險公司實際理賠金額比車主自認的賠償金少,或保險公司以「不保事項」拒絕理付。

會有如此大的認知差距,主要是車主多是向汽車經銷商購買保險,但全險的承保基本條款有上千字敘述,車主如果未經詳細解說或仔細閱讀,光看保單名稱便投保,很容易造成資訊落差。

依保險公司整理車主容易觸犯保險契約而由自己承擔後果的情況,包括事故發生車主任意承諾賠償。這主要是多數人對交通法規不清楚,誤認車禍事故發生時,自己的車輛撞上對方就是自己的過錯,常發生於車禍現場承諾賠償對方。

事實上,保險公司是依照交通法規中,保戶(車主)應負的責任理賠。舉例來說,A車為閃避路上坑洞而快速變換車道,未注意隔壁車道有B車,B車因來不及減速而撞傷A車,由於這是A車應注意而未注意,B車當然不必負肇事全責。假設按交通法規,B車(保戶)的責任只有四成,保險公司只會賠付四成損失費用;若B車承諾全額賠償A車,B車只好自行承擔其餘六成差額。

且根據汽車第三人責任險中對財損責任部分,保險公司明訂車主(被保險人)與對方進行訴訟或訴訟以外的書面和解,必須先經保險公司同意。換言之,A、B車如要當場和解,最好馬上通知保險公司。

另一種情況是受損車輛未經保險公司勘核。有些車主不清楚保險公司理賠程序,事故發生後即把車送進修車廠,再持修車廠的估價單、發票向保險公司請賠;但若車主提不出受損時的照片,保險公司可拒絕理賠。

保險公司於汽車車體損失險「修復前之勘估」條款明訂,當汽車發生保險公司承保範圍內的毀損、滅失,在保險公司勘估前不得逕行修理,除非被保險人通知24小時(假日順延)內保險公司未處理,才不受此限

更讓民眾不清楚的是,汽車竊盜險只保車子而不保零配件。王先生把車子停在路邊,隔天上班發現汽車玻璃被打破,DVD、LCD螢幕與行車電腦等配備都被拔走,修理費用超過10萬元;王先生向產險公司申請汽車竊盜險理賠,保險公司卻以影音設備屬於汽車零配件拒賠。

而汽車竊盜險也於標準條款「不保事項」明訂,車內衣物用品與車上的零件、配件等毀損或滅失,都不在竊盜險保障範圍。簡單來說,竊盜險範圍限於「整車失竊」,零配件單獨失竊屬不保事項,必須額外加保「零件配件被竊損失附加險」才能獲得理賠

但零配件被竊也有例外理賠的狀況。假設竊賊將汽車移往第三地,才將重要零配件拆解,並將車殼棄置路邊,則零配件修復費用仍可適用「汽車竊盜險」的承保範圍。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500元也可投資王雪紅

30雜誌‧2009/12/25 文:王思因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71

如果每月錢少少,又不想投資10元以下的雞蛋水餃股,可有辦法去投資基本面好卻高價的股票?很多上班族想當王雪紅的股東,卻籌不出50萬元買一張宏達電!事實上,只要花一天菜錢,湊個500元,你照樣可以投資王雪紅,讓她幫你賣阿福機!

這就是零股的奧妙。買股票不必整張整張買,你可以選擇一股一股慢慢買,就算是買股王,頂多花個600~700元,照樣可以拿股東會贈品,有時光贈品就已經回本,而且同樣享受每年配股配息的好處。網路理財論壇人氣作家口木醫生即使平常行醫忙碌,但靠零股投資,他依然可以賺10%報酬率!

小額投資 當練基本功

投資始終來自於人性,每個投資股票的朋友都知道,每天早上9點看盤到下午1點30分,分分秒秒都令人屏息,深怕股市突然來個波動,不是錯失賺錢良機就是慘賠套牢。但零股不一樣,零股交易時間是收盤後下午1點40到2點30分,投資人可以利用盤間仔細思考再做決定。


口木醫生指出,他通常前一天做好功課,開盤前先提早掛單,或是收盤後觀察整體盤勢,再進場買零股。口木醫生表示,他從2002年買進第一支股票,全都是選低股價的「飆股」,但幾年下來,並沒有賺錢。

他反省後認為,因為基本面好的股票價位都不低,對於每月只能拿出幾千元投資的人來說,想要買這些股票只能去買零股。因此從2006年開始,他把目標轉移到零股,每次小筆小筆地買,看跌就進場,看漲就慢慢出場,因為成本小,不用負擔太大的心理壓力。

一開始,他先買中華電信,當時一張中華電信要5萬多元,而他拿出5000元幾乎可買90股。2年下來陸續累積3張,平均每張成本60元。2008年5月,他80元賣出,報酬率達35%以上。

「零股打破了入市的門檻!」由於基本面好的股票價位通常不低,加上年輕上班族資金不多,通常買一張就沒錢買別張,無法分散風險,因此口木醫生認為,零股最適合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口木醫生說,「零股也可以用來練基本功!」有些社會新鮮人會拿沒錢當藉口,認為買不起股票而放棄投資這條路,反而當多頭來臨時,眼睜睜和財富錯身,而零股投資給了沒錢買整張股票的年輕人,照樣可以靠郭台銘和王雪紅賺錢的機會。

操作零股 比基金划算

除此之外,投資零股交易成本要比投資基金還便宜。口木醫生指出,買基金除了手續費外,還有1%~3%不等的管理費,但是買零股手續費只有1.425 ‰,而且券商的手續費折扣可以打到1.6~2.5折,就算證交稅3‰,買賣一次頂多才5.85‰(1.425‰×2+3‰),比起買基金等於節省了約5倍的交易成本!

但需要特別注意,有些券商當手續費不滿20元時會以20元計算,對才買幾千元的零股來說,20元的手續費明顯不划算。因此,口木醫生認為,除了尋找手續費更優惠的券商外,即使買零股,最好還是先存一筆錢,只要投資金額15000元左右,就可以達到節省交易成本的目的。

口木醫生表示,買基金等於是請專家幫你操盤,你不用煩心怎麼選股操作,不過買零股畢竟跟買股票相似,投資人必須費心力去挑一些好標的。因此,慎選標的是買零股可得好好做的功課。

挑選零股 有4大祕訣

怎麼選股呢?口木醫生指出,投資零股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流動性不足,不見得買得到,也不見得賣得掉(一般而言,湊成一張才能在集中市場較為容易賣出),因此在選股上,更得審慎小心。因此,口木醫生提供4大祕訣,從零股中挖掘寶藏!

祕訣1:流動性佳者優先

流動性差是零股最大的弱點!」口木醫生指出,投資人應該選擇現股成交量相對較大,最好是權值高的股票,較容易買進或脫手,所以台灣50的成分股,是值得考量的選擇。投資人要買零股前,可上「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查詢每日公布的零股成交狀況。

祕訣2:選擇獲利穩定的企業

口木醫生認為,買零股主要是做波段,不太適合短線操作,因此投資的企業必須獲利穩健,不能起伏太大。口木醫生指出,不但往年獲利需要穩定,甚至每季獲利最好都不要差異太大,因此最好選擇少受到景氣循環影響的企業。
(個人倒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因為零股長期分批投資,更要找有景氣循環的龍頭股來買,才更有機會)

祕訣3:高殖利率、低本益比

除了企業賺錢外,不能只肥了董監,而沒有肥到股東,因此口木醫生表示,應該選擇現金股利殖利率高的股票,把盈餘實實在在地分配給股東。至於殖利率要多高?至少扣除交易成本後要比定存利率高才值得買進。

此外,好的零股標的本益比也不能過高,一般而言,本益比在10~15倍為合理水準,超過15倍時,代表市場已經過熱,應該考慮賣出持股。

祕訣4:公司負債比要低

口木醫生認為,如果負債比率高,即使公司財報獲利似乎很亮眼,但高負債終究可能成為公司潛在的風險,不少企業都因高負債慘遭下市的命運,所以應該選擇負債比率低於50%的公司,才較為穩健。

另外,口木醫生建議,部分金融股體質穩健,每年都固定配息,是可以考慮的投資標的,其他具有官股色彩,或是產業龍頭的企業,投資人較不容易踩到地雷,而且獲利能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都可以從零股開始投資。

波段操作 定額不定期

「逢低就買,逢高就賣」,零股操作更是要守住這個原則。口木醫生指出,他每次看到跌時,就會逢低進場買零股,等到股價開始反應,持續向上突破均線時,便開始慢慢賣出,獲利了結,等待下一次再買進的機會。這樣的波段操作,定額不定期,讓他曾經靠一檔零股就大賺5成以上。

零股其實就是「化整為零」,逢低慢慢建立部位,可以讓股票「零存整付」,不但未來容易在集中市場賣出,也積少成多,累積可觀的絕對報酬。口木醫生不建議過度分散持股,最多5~6檔即可,只要專心投資績優股,一年賺10%也並非難事!

零股達人 口木醫生
出生:1977年
現職:醫院眼科醫生
頭銜:理財論壇版主
實際投資經歷:8年
投資成績單:曾經零股投資中華電信,報酬率達35%。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股市10年回首有感:專家誤人啊!

華爾街日報2009年12月25日 Brett Arends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91225/inv085835.asp

有能源企業Southwestern Energy股票的請舉手!

沒有?那麼你有天然氣巨頭XTO Energy的股票,或是油氣生產商Range Resources和精密儀器廠家Precision Castparts的股票嗎?

你應該擁有它們。在過去10年中這些股票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漲幅名列前茅。若倒退十年,你能做的最聰明的事情就是投資它們。你每投入1000美元到現在都漲到幾萬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當時專家都推薦你買些什麼?

當時《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一個快速調查顯示,受到最普遍推薦的個股是:美國在線(America Online)、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高通公司(Qualcomm Inc.)、通訊公司MCI WorldCom、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和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唉。


不論是誰,只要是選擇了這樣的投資組合,都已經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二。若將股息考慮在內,隨機選擇的股票平均漲幅都能有3%。

警惕災難性的投資選擇

財經類雜志《Money Magazine》選出的“2000年及之後最佳投資選擇”怎麼樣呢?跌了將近五分之一。

財智/《華爾街日報》周日版(The SmartMone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unday)選出的股票跌了將近一半。科技類股在這份清單比重很高,而且它們當中大多數都出現了重挫。MCI WorldCom和北電網絡有限公司(Nortel Networks Corp.)更是根據破產法第11章(Chapter 11)關門歇業了。

好吧,取笑別人總是容易的。但是我們需要多想想這個問題,特別是年底之際,此時聰明人又帶著選股建議來了。

讓人難受的事情還沒完。投資者剛剛經歷了一個非常糟糕的10年:一連串的暴跌、危機、金融醜聞、衰退和破滅的泡沫。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分析師霍華德﹒西爾弗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說,這是有紀錄以來美國投資者經歷的最糟糕的10年。當你用包括股息的整體回報來衡量的話,我們現在的處境比上世紀30年代還要悲慘。在過去的10年中,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投資者損失了大約10%。

若將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內,投資者實際虧損了將近30%。這甚至比不上嚴重通脹的70年代,當時投資者的實際損失只有約23%。

損失幾十個百分點的前提是你還活了下來。對於那些在2001-2003年以及2007-2009年股市暴跌中被踢出局的投資者來說,他們的境遇要糟糕的多。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較之峰值下跌了將近四分之三;當然,許多科技類股已經徹底消失不見了。但是投資者從專業人士那裡得到了多少警告呢?答案是:幾乎沒有。

當本公司旗下另一出版物《巴倫周刊》(Barron's)在2000年1月份舉行年度投資者圓桌會議時,當時在場的十位華爾街大人物中只有兩人警示投資者要注意熊市的迫近。僅僅在三個月後納指就創下了歷史上的最高點,之後的暴跌令如今的納指還不到當時的一半。

遠離咖啡攤股市預言家

一位基金經理對《巴倫周刊》說:當時,我每天早上在一個咖啡攤買咖啡,攤主在印度孟買長大,他對股市的興趣比我還大,這倒是和1929年股市崩盤前擦鞋童大談股票的故事“相映成趣”。不過即使是這麼不祥的信號也不足以讓這些人變成悲觀派。相反,高盛(Goldman Sachs)策略師艾比﹒科恩(Abby Cohen)當時說,基於對標準普爾成份股公司收益的分析,股市基本處於合理價值。她堅稱根據標準衡量方式,即使是科技股也不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

傲慢自大最終只能讓人幸災樂禍。

(高盛說科恩在隨後幾個月、即股指接近峰值時變得更為謹慎了。)

10年過去了,華爾街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沒變的也有很多。

許多靠股市吃飯的機構依然只是叫賣投資品的營銷機器,就像連鎖藥店CVS賣藥片兒。這麼說不公平?那好吧,修正一點點:起碼CVS不會故意把壞藥賣給你。

從此前10年中得到警告的投資者可以更好地迎戰下一個10年。任何想要保護自己投資的人都需要改改自己對金融行業存在的偏見。

在華爾街最有力、最危險的力量是人們的跟風效應。千萬要當心。

對大多數“投資專業人士”來說,大家採取同一立場給出同樣的評價既容易又安全,無論那看上去有多傻。在他們看來(客戶倒不一定這麼想),和群體一起犯錯要好過承受讓自己與眾不同的風險。對投資者來說,幾乎沒什麼比專家眾口一詞更危險的了。

當然這裡也有一種在華爾街普遍存在的錯誤樂觀情緒。即便是今天,向往常一樣,華爾街上大部分公司股票評估都是正面的,也不管股市已經連續九個月反彈,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分別超過了63%和70%。(而這段時間以來美國失業及未充分就業率高達17%,他們當中有人已經不再四處求職。)

不論一只股票已經高估到了什麼程度,總能找到分析師說它比其他(更嚴重高估的)股票便宜。這在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很常見。

這種情況沒有過去。無論市況多麼危險,總會有人告誡你(一如他們在1999年時那樣)說,因為你無法做到低買高拋,所以你要保証全額投資。當然,他們這麼說“碰巧”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別去追捧價格竄升的股票

這些天投資者再次鞏固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人人都談論的投資通常是你不想買的。追逐高價股票的危險通常高於它們能帶來的回報50%的虧損要用100%的盈利才能彌補得回來

最好的投資往往無人議論。10年前,每個人都在談論該買哪只科技股,卻幾乎沒人談論黃金。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曾經以每盎司260美元的價格出售黃金,還恨不得沒人買。

在我嘲笑別人可憐的“先見之明”時,我最好也給自己揭揭老底兒。10年前,我一位當基金經理的朋友再三勸我把一切都拋幹淨,然後買黃金。

我聽了嗎?唉,別提了。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利變年金險 幫你強迫存下退休金

本文摘錄自《Money錢》2010年1月號 ● 撰文:賴雅淳

只要趁早存錢,不是公務員也可以領高額終身俸。而最能強迫儲蓄的就是保險,其中年金險可以保證讓你活多久、領多久。想要確定退休後領多少終身俸?不妨考慮利變年金。

年過6 旬的李義把手上所有現金都給留給子女創業、買房子,自己只剩下每年固定領取的公務員退休俸,約90 萬∼ 100萬元。李義感慨,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兒養到老,只有退休俸最可靠。

也許有人會說,公務員有終身俸,勞工也有勞保老年年金可以領終身!但要注意的是,根據內政部統計,到了民國125 年,台灣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21.7%,加上少子化甚至人口零成長,在沒有青壯年繼續工作繳稅給國庫的情況下,屆時政府真的還有財力足以支付這五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勞保年金嗎?為了防患於未然,退休規畫除了靠政府,最保險的作法,還是要再為自己多存一筆退休金。

只是, 存退休金需要高度紀律,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姚文英建議,民眾應該從年輕時,就依據各種目標同時做配置,譬如年輕時能提撥當退休金的金額雖然有限,但財富累積靠的是時間的複利效果,等到50 歲其他目標都達成時,就可專心經營「退休金」這個目標。


此時由於已擁有一筆基本的退休金款項,後續執行時間就能縮短、壓力也會大幅減輕。總而言之,存退休金不能用每個月剩下的錢,否則會來不及。

商業年金險 存退休金的另項選擇

存退休金的理財工具很多,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定存、商業年金險,其中商業年金險最具強迫性、又能打敗長壽風險,也就是活愈久、領愈多,同時還能做到節稅或財產轉移等優點,只是會有一些附加費用,中途解約也需支付解約費,可能無法100%拿回總繳保費。

商業年金險概分2種,包括傳統型年金險及投資型變額年金險。這2種年金險最大的差別在於:傳統型年金險屬於保本型,保證可領回總繳保費,而且投保時就可確定,當開始領年金時每年可領回多少,只是保費相對較高,且累積報酬率只比定存好些。

投資型變額年金險則會隨著投資環境、選擇投資標的漲跌而有變化,因此可能不保本,也就是不確定開始領年金時,金額為多少,而且不是每家公司都有保證最低領取金額。

如果不幸投資錯誤,或是碰到百年一見的金融大海嘯,保單帳戶價值可能大縮水。例如總繳保費100 萬元,可能只剩20 萬元。但也有可能繳了100 萬元保費,由於投資獲利,最後成長1倍而變成200萬元。

由於這兩種商業年金險的投保撇步不太相同,因此分為上下2篇詳細介紹,本期先介紹傳統型年金險。

傳統型年金險分2種:固定和利變

2種利率計算法 固定vs變動

(1)固定利率年金險:已停賣

保戶所繳的保費,保險公司是以固定利率來計算利息。保德信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姚文英回憶,台灣商業年金險最早從1997 年開始陸續上架,而早期的商業年金險都是屬於固定利率年金險,當時利率高達7%。但是隨著利率直直落,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利差損,早已停賣固定利率年金險,目前只剩下利率變動型年金險。

而在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時代賣固定利率年金險,對保險公司仍有一定的風險,因為當利率調升時,保費比較便宜,客戶算一算覺得解約重買還比較划算,會造成客戶解約潮,這樣會對保險公司造成資金運用、成本攤提、保單續約率等問題,因此後來保險公司開發出「利率變動型年金險」,簡稱「利變年金險」。

(2)利率變動年金險:宣告利率愈低 保費愈貴

明德財經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教授郝淑惠解釋,所謂利率變動型年金險,就是保戶所繳保費每期投資報酬率都會跟著市場利率變動, 但不至於降到零利率,反而保險公司的宣告利率或許比定存利率稍微高一些。以富邦人壽得意利變年金險為例,2008 年11 月宣告利率為2.85%,但隨著央行調降利率,富邦人壽得意利變年金險2009年12月宣告利率降到1.1%。

利變型年金在累積期間(繳保費期間),存在保險公司的保費,是採用宣告利率計算,也就是說,其利率是浮動的;而進入年金給付期(退休開始領年金)後,存在保險公司的保費,則是以固定的預定利率計算。

當然,在不同利率下購買利變年金險,保戶所繳保費會有所不同。經過郝淑惠試算,假設想要退休後每個月領2萬元年金,在累積期間平均宣告利率只有2%,平均每年所繳保費大約8 萬多元;如果累積期間,宣告利率平均為3%,平均每年所繳保費將近7 萬元;如果累積期間平均宣告利率為4%,平均一年只要繳5 萬元,所以宣告利率高低將會影響退休金累積的多寡。但要強調的是,分期繳的年金險,每年所繳保費通常是固定的。

2種繳費方法 躉繳所領利息>分期繳

年金險的繳費方式分為躉繳及分期繳。躉繳就是一次繳清保費, 分期繳則可選擇月繳、季繳、年繳等三種方式,也有公司提供彈性繳,也就是每期繳納保費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躉繳所領的利息比分期繳的利息要來得多。郝淑惠舉例,同樣總繳保費100 萬元,A 一次繳清100 萬元,B 則是每年繳3 萬元共繳35 年,而A 的100 萬元是以整筆計算35 年的利息,B 的第1 筆3 萬元有35年的利息,但是最後1 筆3 萬元只有1 年的利息,計算下來,期繳的利息比躉繳的利息少一點。這樣對未來所領的錢就會有影響。因為本利和愈高,每年可領到的年金就愈多。

2種年金給付方法 即期先領 遞延後領

依照年金給付方式,可以分為即期年金與遞延年金。即期年金就是繳了保費後, 就開始領年金;遞延年金則是繳保費後,與保險公司約定幾年後開始領年金,例如30歲繳保費到50歲,65歲才開始領年金。

一般來說,不管是即期年金或遞延年金,進入年金給付期時,保險公司都會提供一定的保證給付年期,以及保證至少可拿回總繳保費。保證給付年期一般有10年、15 年、20年。

假設65 歲開始領年金,每年領30 萬元,保證給付年期為10 年,那麼保險公司會保證65歲∼ 74歲間,每年給付保戶30 萬元,萬一途中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公司仍舊會給付年金給家屬直到第10 年為止,給付完後保單就終止。當然保證給付期間愈長,所繳保費愈高。另外保戶也可以選擇一次領回。

3種費用一定要懂 附加費用、解約費用、保單貸款利率

年金險在累積期間中可以中途解約、可以辦理保單貸款,但是進入年金給付期,就不能解約,也不能保單貸款。CFP理財顧問侯秀靜表示,買保險跟把錢擺銀行定存不一樣,定存提前解約可以拿回本金,利息打8 折;但是保險商品如果提早解約,就會有解約費,本金可能會損失,所以要特別留意保單條款上的解約費用率,以及第幾年解約才會沒有解約費。

如果在累積期間想要領錢,除了可以辦理保單貸款,有的保險公司還會提供部分提領保單價值準備金。只是要注意,如果太早領,除了得支付一筆費用外,你未來能領到的錢也會縮水,十分不划算。所以非不得以得動用年金險時,可先選擇保單貸款,但必須付一點利息。

一般年金險都會有所謂的「附加費用」,也就是給保險公司的行政處理費、業務員佣金等,有些保險公司的利變年金險卻是不收附加費用,但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類保險公司給的宣告利率就會低一點,例如原本可以給1.7%,但只給1.5%。

適合族群 追求簡單、穩定投資者

不是只有年紀大的民眾才適合買利變年金險,姚文英有些客戶才30 幾歲, 就選擇投保利變年金險,購買原因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利變年金險符合這些民眾「只想要簡單易懂的投資產品」需求,雖然最後領回的年金本利和,可能比自己買股票、基金報酬率還要低很多,但好處是確定性很高。

無論是不是選擇保險當存退休金工具,最重要的是想選擇哪一種方式存退休金?如果不想像電影《天外奇蹟》的男主角一樣,後悔沒趁年輕存夠退休金完成夫妻兩人的探險夢想,那就趕快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吧!

【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10年1月號】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完全看懂公設真相

本文摘錄自《Money錢》2010年1月號 ● 撰文:劉育菁

低公設的房屋代表使用面積大?高公設比就代表建商賺很大?其實沒有肯定的答案,但購屋人只要看懂2張圖,就能分辨好建商與壞建商。

「預售屋公設分開計價後,中古屋交易可能會有一段混亂期。」很多房仲業者私下表示。一線業務員出身、對公設有深入研究的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更舉例說明,早期老公寓看起來完全沒有公設,但實際上是隱藏在主建物裡。

又或是20年屋齡以上的電梯大樓及公寓,因建築法規規定陽台不列入計算建築面積,屋主還可以把未計入的陽台面積補登在權狀上,過去還曾掀起一波投資熱潮。「在中古屋可找出許多類似的登記情況,就算預售屋可以分開計價,但落實到中古屋恐怕有難度。」彭培業憂心的說。

對於中古屋買方來說,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認為,與其計較公設真正的價值,還不如仔細了解自己需要哪些公設?花大筆錢買到的公設,到底包含哪些內容?「很多人不了解房屋的實坪與虛坪,對哪些屬於必要公設、哪些屬於不必要公設,甚至對公設比的定義根本搞不清楚。」

在搞清楚公設比之前,購屋人得先了解何謂「公設」?中信房屋特約地政士、漢唐代書事務所柯玉秋用簡單的說法來解釋:自己房屋專有使用的部分稱為主建物,而與其他住戶共同使用的部分則稱為公共設施,其中,公設又有「大公」與「小公」之分。


公設有2種 分為必要與非必要

假設小陳買9 樓雙併華廈,屬於小陳當層(指第9樓)的電梯間、樓梯、門廳、走廊等是由小陳及同層特定住戶使用並且共同分擔的面積,稱為「小公」;小公之外,小陳必須與其他樓層所有住戶共同使用並且分擔的部分稱為「大公」,包括1樓門廳、屋頂突出物、配電室、發電機室、蓄水池、水箱、管理員室、VIP設施等。

認識公設的內容後,接著要知道哪些是「必要」及「非必要」的公設。張金鶚表示,公設不是罪、不能跟虛坪畫上等號,重點是要了解公設的項目,「如果住的是電梯華廈,那就不可能沒有電梯間與樓梯間等公設。」他打個比方,像是8 層樓以上建築,必須有2座特別安全梯,提高緊急避難逃生功能,這些都是必要性的公設。

著有《公寓大廈公設點移交實務》,也是崔媽媽基金會顧問徐源德表示,「必要」的公設指的是,建築法規下在安全、民生、防災的基本要件下,必須擁有的法定基本公設,如消防設備、逃生梯、防空避難室等;而「非必要」公設則是,建商為提高建築物包裝或銷售率,額外增加的項目,如游泳池、健身房、宴會廳等,以及建商可免計入容積的項目,如雨遮、1樓開放空間、停車獎勵等,後者也是產生較多爭議的公設項目。

超低公設 不表示室內使用面積較大

由於近10幾年來,建商才逐漸拉高公設比,因此中古屋通常會以低公設比作為促銷誘因,但是多少比例以下稱為超低公設?公設比高低又由誰來規範?答案恐怕會讓購屋人很失望,因為目前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定出公設比的計算方式。

目前業界最常見的2種公設比計算方式為:
(1)公設比=公共設施/(主建物+附屬建物)
(2)公設比=公共設施/(主建物+附屬建物+公共設施)
就算同棟大樓的公設比相同,若是採取不同的計算方式,公共面積也有很大差別。從實務經驗來看,最容易出現的爭議之處是「附屬建物」。舉例來說,一戶13.5坪小套房,公設比38%,陽台、雨遮等占1.2坪,那麼室內坪數是多少呢?答案是7.17 坪,計算方式為13.5 -(13.5×38%)= 8.37 坪,必須再扣除陽台及雨遮的1.2坪,才能算室內使用面積,就算陽台外推,其計算方式也不會改變。

總的來說,若單從住戶分攤的角度來看,有些雙併的社區大樓,看起來沒有什麼公設,但公設比可達35%;但有些數百戶的大型社區,擁有許多兒童遊戲室、閱覽室、視廳室等公設,但公設比卻可降至30%左右,其中一項原因就是住戶多寡。至於建商會用哪一種比較有利的方式呈現公設比,購屋人唯有問清楚,才能避免權益受損。

購屋人權益 容易受損的4種公設

本刊訪問多位專家,歸納買中古屋最容易被混淆的4種公設使用情況。

項目1 沒買車位住戶,小心分攤到虛胖的車道公設

多數房地產專家表示,車位是建商最容易、也是最常見的灌公設手法。有20年代書經驗的柯玉秋說,早期車位普遍登記的面積約10坪左右,現在則多半只登記4 ∼ 5坪,「這已是法定登記面積的下限。」她無奈的表示,車位灌水是最常見的手法。

建商的手法是,把可以登記成10 坪的車位變5 坪,相差的坪數以車道的名義變成大公讓全體住戶分攤。試想:如果是沒有買車位又要分攤車道的住戶不就吃虧了嗎?那麼建商可從中賺取多少利潤呢?以1 個車位建商可以偷5 ∼ 6 坪計算,100 個車位就多出500 ∼ 600坪,若以每坪30萬元計算,等於建商可以多賺1.5 ∼ 1.8億元。

項目2 舊大樓訴求低公設 其實是將小公登記在主建物

在民國78年前興建完成的大樓,依照當時的法令,若是各層「電梯間」及「樓梯間」約定為「專用」,就可以併入主建物面積登記。若是有兩部電梯加上兩座樓梯,在實際使用面積相同情況下,可能會發現舊大樓的公設比只有20%,但因登記法不同,新大樓的公設比卻要增加到30%。因此,彭培業提醒,若小公面積登記在主建物面積,銷售時訴求低公設比,此時購屋人就要多加注意。

項目3 公設比不會因為中庭花園而拉高

老王說:「為什麼你家的公設比這麼高!竟然有40%」,小蔡答:「因為我家的中庭花園很大,還有一個露天的游泳池!」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美麗且錯誤的想法,若這是銷售人員的話術,請不要當真。

因為中庭花園大部分為法定空地,並不列入公設面積。換句話說,你家的中庭花園再怎麼大、擁有露天標準游泳池,這些與公設比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可以列入公設面積計算的範圍,必須是有頂蓋的公共設施,如1樓或地下室羽毛球場。

項目4 公設分配不公與公設違法使用

由於公設的分配是由起造人(建造該建物的申請人,多半為建商)協議而定,過去曾發生過7 樓與8 樓的銷售面積相同,但公設比卻出現差異,「這可能是建商把一些大樓的機電空間變成公設併入各戶的室內計算」。柯玉秋表示,要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可要求提供樓上與樓下住戶的分坪表做為對照。

徐源德與柯玉秋一致認為,在所有易混淆的項目中,除了車位外,最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公設違法使用的問題。舉例來說,很多建商把法定的防空避難室變成KTV 或視廳室,或是台北市規定住宅大樓必須設置法定機車停車位,被建商違法使用變成閱覽室,「從安全角度來看,萬一發生火警,機車停車位所配置的滅火設備在密閉空間使用,效果可能打折扣。」

柯玉秋認為,同區域個案有大量公設的產品,會比沒有公設產品單價稍高一些,但若是建商在送審時的圖面與最後使用登記上不符,最後被建管處勒令拆除,損失的絕對是購屋人。過去實務上曾發生類似的案例,雖然最後建商會賠錢了事,但能夠賠償的金額與房價是天差地別

為什麼陽台、雨遮 被監察院點明是虛坪?

永慶代銷副總經理吳金銘表示,主要是因為建築技術規則與權狀登記無法統一而產生的問題,內政部原意是為強化建築本身的防火安全或提升公共品質空間,允許建商可以不用將陽台、屋簷、雨遮及機電設備等項目計入容積範圍,但是又允許這些項目可以變成附屬建物或公設納入權狀面積登記,讓部分不肖建商努力灌水而提高獲利,因此監察院認為可能有浮濫設置,以及使用項目不符的情況,要求檢討修正。

【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10年1月號】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台灣50 你可以靠50家好公司退休

《Money錢》2010年1月號 ● 撰文:朱國鳳

無論中、外,投資大師都很推崇ETF最適合做為一般投資人參與股市的工具,因為採取被動式操作,因此也被形容為「自動駕駛」。台股第一檔ETF「0050」,是否夠格成為退休資產呢?

想要投資一檔股票養自己的下半生,總是擔心風險太集中;如果用小錢就能同時投資幾十檔、幾百檔股票,風險大量分散,似乎較能令人放心,這個投資工具就叫做「指數股票型基金」(以下簡稱ETF)。

ETF 因為是被動式操作,加上投資成本低,因此廣被中外專家推崇做為退休工具。因為ETF的目標只是打平指數、不是打敗指數,基金經理人按照合約規定,只要指數調整成分股,就要被動跟著增刪基金組合裡的成分股,操作過程透明,投資人易於掌握。

不像主動式基金周轉率一向偏高,甚至有高達1900%(也就是基金經理人在一年中將組合中的所有股票整個換新高達19趟),投資人很難掌握,而如果經理人擇時與選股不正確,投資人也很難受益。相較ETF的投資人,只要能選對指數,長期投資,較能期待資產長期穩定累積。


台灣第一檔ETF「寶來台灣卓越50 基金」(以下用股市代號0050簡稱),基金價格於2009 年12 月11 日的收盤價為53.85 元,等於是用5 萬3850 元買進一張,就能買到一籃子包含50 檔市值最大的上市股票。

如果投資人去股市買進同樣成分股各一張的話,代價要310 多萬元,這是ETF小錢買到一籃子股票的魅力。只是,這檔ETF是否適合做為退休資產呢?經過嚴格檢視,目前為止,0050 符合專家群列出的5大要求。

市值論英雄 可以掌握強勢產業的脈動

把0050 做為退休資產,特別獲得專家一致認同的關鍵是「產業自動調整機制」。寶來指數投資處副總經理黃昭棠解釋,0050 每季要按市值、公眾流通量、流動性等3項標準調整成分股,也就是每季都會自動選取總市值最大的前50家公司

市值愈大的公司,也代表所處的產業愈強勢。由於每個波段都會有不同的強勢股、強勢產業,一般投資人很難持續追得上,「0050 用市值論英雄,更能掌握強勢產業的脈動」,黃昭棠表示。

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則進一步解釋市值的意義:市值=流通股份 × 股價,由於市值有先期指標的功能,當企業走下坡時,市值就會逐漸萎縮,當落到排名50 以外時,指數就會自動將其剔除,反之就會將其列入。周行一肯定表示,「0050靠著這種優勝劣敗的淘汰機制,就能確保組合中總是有最具競爭力的50 家公司;但投資人若是買現股,就會有一夕變成地雷股的風險。」而美股中有所謂的「藍籌股」,指的就是績效優、市值大的企業。

擁有CFP認證理財顧問執照的聯合財信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黃柏仁在0050 掛牌時就買進至今,他也認為0050 選擇的都是台灣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只要全球景氣長線向上,這些企業就是最有機會跟著全球景氣賺大錢。」而從0050 掛牌以來,年化報酬率遠比台灣GDP 成長率高出一大截就可知道,投資一籃子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可以賺到比GDP 更優的報酬率。

但是周行一也特別提醒, 把0050 當成長期投資的退休資產,一定要把配息再滾進去投資,才能享受長期複利的效果。

ETF當退休資產 配息滾入再投資才有效果

周行一曾經做過模擬,1990 年台股歷史高點12682 點,目前台股位置是7、8 千點,單純用指數位置來看,離歷史高點還差一大截;但是假設在1990年就用0050長期投資,將平均配息再滾入,報酬率換算的指數位置等於是14000點了。

周行一表示,台股投資人太注重賺資本利得(價差),其實長期將配息滾入的複利效果,遠比資本利得更優。就以0050 掛牌以來的表現試算,配息再滾入的累積報酬率為79.5%,年化報酬率為9.55%,比配息不滾入的表現又好上一截。曾經在華爾街工作過的黃柏仁,將可投資資金的一半拿來長期投資0050、另一半自己選股操作,結果實際投資績效呢?黃柏仁靦腆的表示︰「四分之三,都是0050 打敗自己的操作績效。」

總結來說,周行一認為,想要將0050 當成退休資產,「最大的風險,就是原本設定的長期投資目標,很容易變成短線交易。」因為0050 的交易成本比股票型基金低,透過集中市場交易,買進賣出也比股票型基金容易,自認為「藝高人膽大」的投資人,很容易就變成短線操作。

黃柏仁也認為把0050 當成退休標的的最大風險,就是拿來當成波段操作的工具,「自以為很會抓波段,其實抓不到,把賠錢責任推到0050,從此不碰。」因而錯失「養我下半生」的好標的。
曾經中間出清掉0050 的黃柏仁,堅定的表示︰「我不會再被嚇出場了」,目前已經累積到上百張部位,他更打定主意,只要有上班、有穩定的現金流,就會努力的繼續存0050。

2種模式 逐步建立0050部位

想要長期投資0050 該怎麼開始呢?周行一用2個「一定」提醒投資任何工具前需做好的準備:(1)一定要先預留1 年生活預備金;(2)一定要長期儲蓄。

有了這兩項準備後再開始投資0050,才不會因為急需用錢而被迫賣出;有足夠儲蓄當後盾,當0050 隨著股市重挫而大跌時,才不會心急跟著賣,因而中斷了可以長期投資的機會。周行一更補充,當所得逐漸提升後,應該增加全球股市與新興股市的ETF,既能分散「集中台股投資」的風險,又能分沾到更多市場成長的獲益。

模式1 定額投資

金融海嘯期間,台股跌到4 千點,周行一在演講中表示,應該開始進場了!但是很多聽眾擔心詢問︰「會不會再跌到2千點?」由於大多數投資人都是「大跌不敢買、大漲又嫌貴」,想要擇時買在最低點的結果,就是永遠都無法建立部位,因此,周行一建議投資人應該要「紀律性」的定額買進。

當行情過熱時暫停買進,當行情過冷時可以考慮加碼。黃柏仁就曾經在今年3月間等到投信投顧公會公布2 月定期定額戶數比1 月戶數回升之時,加碼買進0050。因為當定時定額戶不斷退場到低檔而出現止穩訊號時,指數也快要反彈了,這是黃柏仁從2000 年科技基金揣摩出的心法。

方法1 ︰存到一張的資金後買進
目前一張0050 價格約5 萬多元,只要投資人在幾個月間一存到足夠資金,就可以買進1 張。但是專家建議薪水入戶後,一定要有紀律的先將資金預扣下來,否則就會因為不小心花掉而發生「始終存不到足夠資金」買進的現象。

方法2 ︰每月用零股買進
0050 是在集中市場掛牌, 當然也會有零股交易,資金有限的上班族也可考慮在盤後用零股買進。只是黃昭棠提醒,零股未必每天都能撮合成交,每筆手續費20 元,如果零股金額太低,相對地,零股的手續費率就會偏高。

模式2 大波段單筆投資

如果對台股走勢已有一定程度了解,具備相關知識後,也可考慮採取波段式的「單筆投資」來建立部位。要注意的是,長期定額買進可以壓低持股平均價位,波段單筆買進就要確保買進價格要夠低,因此黃昭棠建議跟著景氣循環買進,最適合用來建立退休部位。

方法︰跟著景氣燈號買進
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統計過去20 年的景氣循環,鑽研出一套景氣燈號投資術︰「藍燈買進、紅燈賣出」。陳忠瑞提醒,不是每次循環都會進到紅燈區或是藍燈區,但一旦出現、就是強烈的賣出警訊與買進喜訊。

如果景氣衰退時間很長,就會亮出很多顆藍燈,藍燈過半是最佳買訊, 問題是藍燈沒有全部亮完,也不知第幾顆算是過半?因此陳忠瑞建議用平均藍燈數買進。台灣過去20 年來的景氣循環共出現7 次藍燈區,平均5.7 顆藍燈,建議用平均5 顆藍燈、5 等分按月分批承接

0050符合退休資產的5大要件

條件1 指數長線趨勢向上
寶來指數投資處副理蔡玗玹表示,ETF 可以分成大型股、中小型股、產業型、主題型等,如果某產業的長期趨勢向下,根據該產業指數所發行的ETF 就不適合用來當作退休標的。0050 是買進市值最大的50 檔上市股票,企業競爭力愈強、市值愈高,這些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所組成的指數,長線趨勢應該呈現向上。

條件2 ETF規模要夠大
2008 年間美國Ameristock 基金公司旗下有5 檔ETF,因為規模不斷萎縮而遭到清算,這些ETF比投資人還短命,如何發揮退休資產功能? 0050統計至2009年12月4日的規模是480億元,已經是台股規模第一大的基金(台股基金平均規模為23 億元),受益人也從掛牌當年的3 千6 百人成長到7 萬4 千人,規模經濟與市場接受度都已受到肯定。

條件3 流動性要夠
流動性主要是看成交量,目前台灣掛牌的14 檔ETF 中,成交量前二名為0050、0061(滬深300),20日均量都有7千多張。其他不少ETF則只有數百張、甚至僅數十張的成交量,流動性不足,大型法人不敢投資,退休族日後要變現也會有困難。

條件4 要有配息
台股中有不少「鐵公雞企業」,就算有賺錢也吝於配出現金股息。而0050 按合約規定,「基金累計報酬率大於標的指數累計報酬率達1%以上者,應進行收益分配」,蔡玗玹表示,譬如若超過5%,經理人看市場狀況保留1%,將剩下的4% 收益進行配息,2005 年以來都有配息,從1 ∼ 4元不等,約當殖利率從1.86 ∼ 6.97%。

條件5 年化報酬打敗定存
0050於2003年6月掛牌,截至2009年12月7日為止,累計報酬率為65.12%(含息)、年化報酬率為8.13%(含息),遠比同期間定存利率高出一大截。

【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10年1月號】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一生一屋減稅優惠 明起生效

聯合理財網 2009/12/31【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國人換屋,明(99)年1月1日起,新增一項減稅優惠,凡是名下僅有一屋,且過去已經使用過一生一次優惠土地增值稅率10%者,未來再換屋時,符合持有達六年以上,一定面積以下等條件者,即可一生「無限次」重複使用土增稅率10%優惠稅率,不限一次。土地稅法第34條條文已經總統令在30日公告,依據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第三天(即99年1月1日)正式生效。財政部指出,換屋族符合一定條件者,申報土地移轉現值日落在明年以後者,即具有使用新增「一生一屋」的換屋減稅優惠。

目前換屋族可以享有的減稅優惠,只有每人一生只能使用一次的10%最低土增稅優惠稅率,以及無限次的重購退稅(包括土增稅及所得稅),財政部說,明年元旦以後生效的「一生一屋」低換屋稅率,稅率比照一生一次的10%優惠稅率,但適用條件較為嚴格。

依據修正後的稅法條文,申請適用「一生一屋」換屋低稅率者,必須同時符合六項條件,包括:

一、個人「一生一次」的低稅率優惠已經使用過。

二、因換屋出售原先持有的自用住宅用地面積在都市地區不超過1.5公畝(約45.4坪)、非都市土地面積不超過3.5公畝(約105.9坪)部分。


三、出售時土地所有權人與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無該自用住宅以外的房屋(即僅限持有一屋)。

四、出售前已持有該自用住宅土地達六年以上。

五、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土地出售前,在該地設有戶籍且持有該自用住宅連續滿六年。

六、出售前五年內,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等情形。

財政部指出,「一生一屋」低土增稅率優惠,是為了減輕換屋族的購屋負擔,適用要件為目前各項購屋或換屋租稅獎勵中最為嚴格者,必須全數符合之下才可以適用。

換屋族若已經訂約但尚未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者,財政部說,土地所有權人「一生一次」優惠若已用過,可以檢視「一生一屋」條件,符合資格者,可以考慮將申報日延後到明年,即可再按10%的「一生一屋」換屋稅率繳納土增稅。




善用重購退稅=換屋免稅
聯合理財網 2009/12/14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

立法院上周通過土地稅法修正案,新增「一生一屋」的自用住宅土地增值稅10%優惠稅率,資深會計師建議,換屋申請土增稅優惠稅率,不限定「一生一次」,若搭配「重購退稅」的優惠,土地增值稅一毛也不用繳。

資深會計師指出,3種節稅方法以「重購退稅」最划得來,因為政府會退還繳過的土增稅,等於免稅。但也因為免稅,所以限制比較嚴格,像是必須在賣屋後的2年內買新屋。要注意的是,新屋在購買後5年內不能移轉、改為營業用或出租等其他用途,否則就會被追回原先退還的土增稅。

有民眾會問「如果沒有能力在賣屋後2年內買屋,無法享受退稅的好處,應該如何申請土增稅優惠稅率?」

會計師指出,如果名下的房子不只一間,賣掉的房子超過都市地區45坪、非都市105坪,就只能選擇「一生一次」的土增稅10%優惠稅率。不過,每個人只能申請一次。

至於新增的「一生一屋」10%優惠稅率,雖然沒有申請次數限制,但其他條件限制頗為嚴格,像是「土地所有權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只有一處房地」、「出售前持有土地6年以上」、「在該地設有戶籍且持有該自用住宅連續滿6年」、「5年內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才有資格申請「一生一屋」的優惠稅率,避免被投資客濫用。

國內一般家庭平均換屋3到4次,自用住宅使用約10年,新增「一生一屋」的規定可減輕民眾換屋的壓力。

官員提到,目前土增稅按房地漲價的幅度,分別要課徵20%、30%、40%不等的稅率,漲幅愈高稅率也愈高。

基本上,對於短期內有換屋需求的民眾來說,「重購退稅」最有利;否則就申請「一生一次」或「一生一屋」,10%的優惠稅率也有不錯的節稅效果。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6大族群專屬賺錢工具 量身打造2010年理財秘方

本文摘錄自《Money錢》2010年1月號 ● 撰文:李兆華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雖然投資有很多基本的鐵則,但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環境、工作性質,依照自身特質投資,更可達到輕鬆獲利的效果。本文邀請有「投資女王」之稱的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為6大族群提供2010年最適合的投資建議。

上班族 首選熟悉的產業基金或股票
優勢: 可以了解自身所屬產業的變化
劣勢: 較無額外收入,需要精打細算
最適投資標的: 熟悉產業的基金或股票

蓄累積投資的資金,或是先從定期定額開始。但是優勢在於了解自身所處產業,像是電子業、汽車業、金融業、醫護人員、公務員,都會對自己所處產業有一定的熟悉度,對景氣的好壞也一定敏感。

所以上班族不妨從周遭能接觸到的產業資訊著手,試著投資單一產業型的基金或股票,林寶珠有很多醫護界朋友就專情於生技醫療基金,或是公務員可以買公共建設類的基金。科技業就不用說了,若能進一步了解上下游關聯公司的狀況,投資科技股必能得心應手。


高收入族 首選北市房產、債券基金、外幣定存
優勢: 容易累積大筆資金,可買有錢人專屬投資工具
劣勢: 輕忽投資風險,選錯投資工具
最適投資標的: 台北市房地產、債券基金、外幣定存

高收入族群已經很有賺錢的能耐,不需要特別指導些什麼,但是最忌諱把錢死死的存在銀行。林寶珠提出有3 大最適合高收入族群的投資工具,第1 是房地產、第2 是債券基金、第3是外幣定存,不但能立即去化大筆資金,更享有穩定報酬率

特別是房地產,堪稱有錢人專屬的投資工具,在看好台北精華地段房價將續漲難跌的情況下,高收入族群至少要在北市置產。債券基金對小資本的人來說,報酬率過於溫吞,不易產生複利效果,卻是大資金持有者最穩當安心的選擇。

另外,林寶珠發明一套外幣定存必賺的投資法則,就是同時做1 檔利率最高的外幣(如南非幣)定存,和1 檔美元定存,通常兩者之間走勢會互補,產生自然避險,但各自享有不錯的利率,也就是說即使匯差沒賺到,至少也能賺到利息。

御宅族 首選全球型基金
優勢: 有充裕時間運用網路資源
劣勢: 企圖心較弱,性格較保守
最適投資標的: 全球型基金

網路已成為最方便的社交工具,現代阿宅愈來愈多了,常常可以多天不出門,或是除了上班外,其他時間都窩在家裡。這個族群的人通常沒有太大的企圖心,本性保守,資金多半也不會太寬裕。

林寶珠建議,御宅族不妨買1檔大雜燴型的基金,也就是全球型基金,報酬中等、波動幅度低,而且可以時時透過網路了解全球資訊,有基本概念之後,再學著進階投資更積極的基金。

Sales與Soho 族 首選大中華概念基金
優勢: 具韌性與勇氣,可創造較高收入
劣勢: 工時不穩定,沒有底薪保障,收入忽高忽低
最適投資標的: 大中華、台股或中國基金

願意當業務人員和Soho 族的人,其實比一般人更有「勇氣與個性」,能夠接受沒有底薪保障的生活,設法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收入與自由。林寶珠形容,這樣的族群就是「韌性、任性」,先撇開投資不談,最重要的是幫自己買張意外險,免除沒有公司當靠山的危險。

這樣的族群適合積極操作,不妨投資大中華基金,或是單買台股或中國基金,波動度高、報酬也高。由於業務族有時晚上還要加班應酬,Soho 族則常常是眾人皆睡我獨醒,工時不正常,大中華圈離我們最近,蒐集資訊比較簡單。

家庭主婦、主夫 首選新興市場基金
優勢: 時間充裕,經濟責任壓力低
劣勢: 沒有良好消息來源,盲目投資
最適投資標的: 新興市場或亞太基金

家庭主婦和主夫個人時間比較多,但沒有工作接觸社會變化,無法獲得正確的資訊,不是買菜時道聽塗說,就是到券商看電視牆,或是在家聽投顧老師吹噓。這往往讓資金不多、靠私房錢做投資的家庭主婦、主夫們慘賠。

既然是以私房錢做資本,林寶珠認為定期定額是最棒的方式,把每個月攢下來的小錢扣1檔基金剛剛好,買風險略高的新興市場或亞太基金,可以創造比較明顯的報酬率。

【更多內容請見《Money錢》2010年1月號】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買台股 拚年終

還會漲!最漂亮的行情在第1季
商業周刊 第1154期 製作人:張毅君 撰文者:呂國禎 研究員:蕭勝鴻

20年來最大的資金潮,遇到了景氣谷底正面反彈的力道,2010年第1季股市將有大多頭,掌握關鍵100天,為自己拚年終獎金。
(大家都想賺紅包錢,誰付錢?通常會變成大家繳紅包錢吧~~~)

四千到八千、漲一倍,這是台股在二○○九年的成績單。

台股在全球排行創下了第七大漲幅的股市之後,對於二○○九年錯過了台股從底部V型反轉的投資人來說,下一個機會在哪裡?

答案就在二○一○年第一季!距離第一季末還有一百天的時間,如何為自己賺到一份年終獎金,已經成為坊間最流行的話題。

——各路資金匯集台股——

外資:一日一百億大手筆進場壓寶

二○一○年元旦前夕,市場瀰漫著一股不尋常的氣氛。以往,國外法人包括外資在這段時間都還沉浸在耶誕節慶的安詳中,台股卻被一波波洶湧而至的資金潮,拱上八千點大關。光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三大法人就買超台股集中市場四百四十七億一千三百萬,外資更是以接近一日一百億的大手筆壓寶台股的第一季行情。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都說:「搞不懂外資為什麼在耶誕夜還在匯入。」

從各家外資法人的態度不難看出,要玩大的,就在第一季,而且這次是玩真的!


外資為什麼這麼急著進場?

瑞銀證券年度報告指出,就經濟情勢來看,二○一○年第一季的台股可能將是高點,由於基期已高,預期第二、三季股市動能將隨之放緩,必須等到第四季才會好轉。在各家法人預估上,豐證券高點看九千二百點、高盛證券看一萬零九百點,瑞銀看法則較為謹慎,預估高點是八千八百點。

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葉獻文估計,科技業存貨回補的需求第一季是高峰,第二季會蹲下來。第二個原因是跟YOY(年度比年度)比較效應下,第一季比二○○九年第一季,會因為二○○九年基期偏低而非常亮眼,但二○一○年第二季比○九年第二季就比較難出現同樣亮麗的效應

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王安亞則認為,就歐美耶誕節的買氣來看,科技產業成績不錯,第一季看起來將是淡季不淡,表現是趨向樂觀的,但第二季則是傳統淡季,補庫存的高峰已過。

除了外資重壓台股,各路資金也出現匯集台灣的現象,造成資金行情正式發動。

十二月二十四日,央行公布了台灣金融情況統計,M1b(貨幣總計數,Monetary Aggregate )年增率上漲至二八‧六二%,創下一九八九年四月央行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二十年來的新高。

在央行公布的兩天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發表〈二○一○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指出,全球企業補庫存潮來臨了,可望推升台灣第一季的出口產業有兩成的成長幅度。

M1b代表台北股市的資金動能,出口成長象徵台灣產業正在快步復甦。這個機會點就在即將到來的第一季,因為今年第一季將是五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率表現最好的一季,同時也是資金動能最充沛的時候;再加上QDII(大陸境內合格機構投資人)也將在二○一○年一月開放,使得台股難得出現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盛世。

平安夜當天,彭淮南回答外界詢問M1b對股市的影響,他說:「M1b與台股指數互為因果,股市好,M1b就會上來,股市交易熱絡,M1b也會上升,因果關係交纏不休、難以釐清。」

總裁的回答很巧妙,不回應股市是不是過熱。統一投信執行副總經理董永寬的看法卻很直接:「成交量沒有創新高,融資水位也正常,八千點當然不是高點。」

回頭看彭總裁的話,不是台股推升資金行情,而是剛剛寫下歷史新高的M1b,將為台股寫下新高點。

內資:證券劃撥戶餘額高達一兆元

根據央行統計,台灣的存款戶紛紛解約定期性存款,○九年十一月較上月減少了七百六十一億元,錢轉到了證券劃撥帳戶,也促使該帳戶餘額單月暴增一百三十一億元,高達一兆二十一億元,續寫歷史最高紀錄。

回流資金:遺贈稅調降、台商避稅

除了國內的資金流動,國外資金也不斷湧向台灣。

資金的第一道洪流:找到避風港,船靠岸了。

政府大幅調低遺贈稅到一○%,修改之後,讓台灣出現了比較優勢,相對美國政府正在大力查稅,這些資金找到台灣這個避風港。加上,從二○○○年以來,台灣房市、股市表現都在華人圈相對落後;法令修改後,加強了吸引投資的誘因,使得台灣長達十八年的資金出走局面畫下休止符,僅僅○八年下半回流錢潮近新台幣六千億元。

資金的第二道洪流:聰明避稅,這些資金限時專送回到台灣。

二○一○年一月一日起海外所得開始課稅,停泊在海外的資金,必須思考回到台灣,進行節稅的規畫。這些資金有不少是在大陸投資成功的台商,趁著這一次把資金匯回了台灣。

彭淮南在談到外界建議利用升息打壓高房價問題的時候,就指出了問題的癥結點,他說:「這些買房子的資金來源不是透過銀行借款,而是台商自己的資金,就算央行升息也不見得有用。」

陸資:QDII投資上限放寬

資金的第三道洪流:兩岸交朋友的見面禮。

二○一○年一月中,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生效,陸資QDII來台正式投資規模可望更為擴大,QDII投資單一上市櫃公司最多持有股權可從三%變成一○%。這一政策的開放,也代表了台股又多了一股資金的新動能。

本土資金(含遺贈稅回流、台商返鄉資金)、陸資(QDII)、外資三資匯流,就像是三條大江水,過去各流各的,今年一年竟然全往台灣流,資金之澎湃與榮景不言可喻。

——選優股賺第一季多頭——

東風不缺,股市的題材要如何看待?

○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台股寫下了三千九百五十五點的低點,第四季台灣經濟成長率達到了負八‧六一%,接著○九年第一季更寫了負一○‧二四%的單季最大跌幅紀錄。

空前大災難之後,代表著是新的復甦開始,主計處公布的台灣經濟預測,二○一○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四‧三九%,台灣經濟又回到了原本穩定的軌道上。

但第一季表現出乎預期得好,主計處把二○一○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由原本預估的成長八‧一%上調至成長八‧九六%,並創下二○○四年第三季來的新高紀錄。

這個力道來自於出口成長,中研院指出,企業存貨回補將成二○一○年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景氣回升之下,預期各家廠商為了使庫存量回復至正常水準,廠商必須加速生產;已有多項數據證明全球景氣的確回溫,同時預期台灣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在二○一○年第一季將有高達二○%的增長率。

高達兩成的成長,不是小數目,春天的燕子真的來了。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今年員工加薪一五%後,聯電緊跟著也要調薪;友達今年第一季也計畫調薪。顯示半導體、面板支撐台灣經濟的兩大科技板塊,用實際行動證明:好日子要來了。代表民生基礎工業的台塑集團,今年的年終獎金也可望從去年的不到三個月,上調到四個半月左右。

所以,台股不僅僅是資金行情,背後還有著堅挺的復甦力道做後盾,貨真價實的多頭市場來臨了。

只不過,景氣復甦有快有慢,想賺一筆豐厚年終獎金,不能一籃子股票全買,而是「選股不選市」。

葉獻文說,這一波行情輪動得相當快,追逐市場熱門股,買到了可能又是高點,想換股又追不上,不如耐心等候,看哪些產業是真正復甦,最有上漲潛力的,用布局等待收割的心態,來對應這波的多頭行情。

指標性行業,董永寬建議科技類股是首選。其中有換機潮以及新科技應用帶來的需求,例如電子書、LED、智慧電網或節能減碳的相關題材等。

雙D族群:浴火重生,最有看頭

雙D(DRAM、LCD)產業,可以算是最戲劇化的一年,股價表現也最有看頭。DRAM產業二○○九年初幾乎遭受到「滅頂」的災難,甚至成為政府要介入主導重生的目標,但整合終究沒有成功。有趣的是,業者也沒有倒閉,但產能擴充也因此停滯了,甚至有些廠商還因此退出市場,例如奇夢達。

也因為都沒有倒閉,這一波DRAM報價上揚,DRAM族群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難不死」概念股。

DRAM產能得到控制,接著是二○一○年的PC換機潮受到期待,原因是微軟的Vista沒有帶動換機潮,讓換機潮因此延後,所以業界期待Win7有機會帶動換機潮。研究機構集邦科技(DRAMeXchange)預估,未來兩、三年PC產業都會呈現穩定的成長,DRAM廠可保有獲利狀態。投資DRAM,就看業者在新規格DDR3投產的表現,做為選股的依據。

雙D的另一個族群面板,○八年底、○九年初以來也是受傷慘重,產能利用率滑落到五成以下,最後竟然成了中國大陸「救台灣」的重點產業,現在和DRAM一樣也走出了谷底,面板產業在PC方面有換機潮,在電視產業又遇上了數位電視時代來臨,而且中國大陸家電下鄉等於幫面板業開出了一條活路,使得現在的友達,開始傳出了供貨開始有吃緊的狀況。這兩個產業代表的是浴火重生概念,當然股價表現最有看頭。

IC設計、NB:受惠換機潮,訂單暢旺

同樣跟換機潮與新應用有關的,是電子五哥跟相關的IC設計產業,新應用越多,台灣科技業者受惠的也越多,外資高盛證券也上修四大NB代工廠出貨量預測,預估整體成長率將達二○%。對於鴻海的預估也看好二○一○年比二○○九年好,花旗環球證券預期鴻海單靠索尼(Sony)、惠普(HP)和蘋果(Apple),不計算其他訂單,營收就可望成長一五%以上。

傳產股:本益比合理,股價處相對低點

在傳產方面,鋼鐵與石化都悶了一年,一直到中國的寶鋼調漲今年一年的鋼鐵報價,亞太地區鋼鐵廠接著跟進,帶動了中鋼、中鴻等公司提高報價,鋼鐵股可望走出一波新行情;而且跟金融海嘯前時相比,鋼鐵股跟石化股相同,股價都在低點與合理的本益比區間。

要注意的是,鋼鐵跟石化類股在股性上表現會不如科技類股活躍,但營收與獲利成長仍可期待,抱住相關類股,仍可在類股輪動下,賺到年終獎金。

拚年終獎金,最佳時機是第一季。很多法人已預估第一季往上跳,第二季會蹲下來,所以要眼明手快,才吃得到這一波行情。

至於投資金額,從十萬、三十萬、五十萬、一百萬,甚至五百萬,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投資套餐(見八十七頁表),擬定好一百天投資戰略,隨時留意資金動向,將可以讓你在第一季就找到虎年好兆頭。市場上通常會聯想,虎年容易出現「虎頭蛇尾」,所以急著行情在第一季就走完,只要不是一隻「紙老虎」,應該都有機會拿紅包。

延伸閱讀:投資套餐,拚年終!
想買台股拼年終,投資金額可大可小,從10萬、30萬甚至500萬元,都有適合的股票套餐能選擇。

10萬套餐
A餐:友達、晶技、華紙
B餐:頎邦、力鵬、國泰金

30萬套餐
A餐:鴻海、中鴻、智原、華亞科
B餐:原相、台化

50萬套餐
A餐:原相、凱基、國泰金、晶技、建興電、台化
B餐:鴻海、友達、智原、華紙、頎邦、世界先進、華亞科

100萬套餐
A餐:原相×1、鴻海×2、友達×5、智原×2、國泰金×3
B餐:晶技×5、頎邦×10、台化×5、凱基×10、華泰×5

500萬套餐
A餐:原相×5、鴻海×5、友達×30、智原×20、國泰金×20
B餐:頎邦×20、晶技×20、原相×5、凱基×50、台化×10、華泰×30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投資的勝負關鍵

2009/12/08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投資比甚麼?有人說:「 投資比口袋深,也比氣長。」資金多遇到狀況撐得久,獲利也比較快;萬一資金不多,就要比氣長了。

Yahoo! 奇摩理財在(2009/11/2~2009/11/8)期間進行了一項投票,題目是:想進場投資,但始終下不了手的原因是什麼?調查原因依序為:
1、 看不懂盤勢,不敢進場 占33%
2、 找不到標的,不知道現在該投資什麼才對 占31%
3、 時候未到!我還要等低點 占24%
4、 沒有閒錢可投資 占13%

其中的1、2項都是屬於專業部分。因為不懂所以不敢投資,在我看來是好事,我近年也一直呼籲「不懂的商品不要碰」,免得買到類似雷曼兄弟發行的商品,利潤沒賺到,本金反到遼落去的下場。

選擇第3點「時候未到!還要等低點」就是內行投資人了。因為以現階段而言,真的是觀望優於進場。

至於有13%的投資人是因為「沒有閒錢可投資」,占的比率不高,如果是長期投資,資金也不是最大問題。


投資四寶

我曾經提出投資有四寶的看法,這四寶分別是:資金、工具、時間與報酬率。 很多人都困在找不到投資工具的關卡上,就像上述調查,有六成網友是因為看不懂盤勢,不敢進場(占33%),和找不到標的不知道現在該投資什麼才對(占31%)。

對於投資,我認為,最困難的部分,不是資金、不是工具,而是時間。

如果認為投不投資都沒有關係,那就做壁上觀無妨。假設還想進行投資,以下意見可供網友參考:

網友認為找不到投資工具,其實基金就是上班族最好的投資工具;沒有資金,每月3000~5000元,就可以開始定時定額投資;擔心投報率不高,我們不貪心,以比較容易達成的5%為獲利目標。在這樣的假設條件下,經過20~30年,會有甚麼結果產生:

表:投資報酬率比較


很難想像每月區區的3000元,經過30年後,竟然可以滾出250多萬元的本利合;如果每月投資5000元,則投資報酬更增加為400多萬。輕鬆當個小富婆或小富翁不是問題。

重點是: 能不能持續且不中斷地投資30年。

很難吧!所以網友擔心的事,我覺得不是問題。我認為困難的部分,可能網友在投資時並沒有想到。

投資最好是做中學、學中做。一定要有開始,否則永遠淪為紙上談兵。有投資就會開始關心,持續觀察就會累積實力。

至於進場時機,以基金為例:定時定額隨時都可以開始,單筆則要在低檔時買進。至於買賣股票,可依自己預先設定條件,有個七、八成把握就可以下單,剩下的二、三成就交給老天了。

我有一位朋友對進場條件設定十分嚴格,一定要基本面要好、技術面佳、消息面正向、融資水位合理、股價處在低檔,這種天時、地利、人和時才進場買股票。 所以年復一年,始終處在空手階段,往好處想是「至少沒有賠錢」,另一方面則是浪費了很多「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談到投資,誰也不敢說自己有百之百把握,投資也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多少總有些運氣的成分在內。

所以資金不多,對金融商品也不熟悉的年輕人,最適合利用時間優勢,以基金為標的,為自己創造財富。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聰明破解高房價 40歲以前一定要買屋

私房買屋學
《今周刊》680期 撰文:王榮章

「都會地區房價過高」成了行政院網路民調10大民怨的榜首,凸顯不斷飆高的都會房價,已成為庶民的最痛。不過房市專家提醒,高房價是無可奈何的現實,但怨不如願、等不如找,一定要下定決心,在40歲前完成「一生一屋」的大計。《今周刊》精挑600萬至800萬元的首購地段,以及800萬到1500萬元的換屋地段,讓你如願進住大台北。

今年剛滿四十歲的小潘任職於新聞業,太太在國小教書,婚後十年一直在北縣永和租屋,隨著小孩逐漸長大,他一直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二○○九年初,房市仍相當低迷,夫妻兩人一度在永和積極看屋,最後挑上一間二十九坪的公寓,雙方同意以每坪二十一萬元、總價約六一○萬元成交,屋主還附贈家電跟裝潢;不過因為小潘的許多親友都認為買得太貴,最後未能成交。

五月初,小潘又看上一間屋齡近三十年的公寓,面積約三十六坪,屋主開價八五○萬元,小潘出價七三○萬元,最後被別人以七五○萬元買走,換算每坪單價為二十.八萬元,讓小潘又一次和生平第一間房子失之交臂。到了十月底,小潘發現同棟公寓、同樣權狀面積的五樓(另含頂樓加蓋),居然開價一二八○萬元求售,如果不計加蓋部分,等於每坪要價三十五萬元。小潘說,目前北縣永和市三十坪的中古屋,開價幾乎都上千萬元;短短一年不到,每坪單價從二十萬元跳漲到三十萬元,讓他覺得台北人都瘋了!


雖然他仍未放棄買房子的夢想,但是看著房價迭創新高,他感嘆地說:「實在買不起房子啊!」

小潘的故事是台北許多無殼蝸牛都有過的慘痛經驗!根據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調查,今年第三季底台北市大安區的平均房價每坪達五十八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平均單價超過四十五萬元的還有中正、信義、松山等三個區。至於預售屋更是高不可攀,台北市第三季預售屋平均房價達六○.一萬元,同樣寫下歷史新高,其中領頭的大安區突破九十萬元大關,每坪八十萬元以上的還有大直重劃區及天母,讓小老百姓只能望屋興嘆,顯示民怨高張其來有自。

觀念一/買房就像買保險,越早越好

面對飆漲的房價,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幾度發出警語,行政院也提出續辦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興建「平價住宅」等因應措施。不過高房價已是既定事實,興建平價住宅也緩不濟急;與其坐等房價下跌或政策救濟,專家們普遍建議民眾應該「自力救濟」,畢竟失敗的無殼蝸牛運動就是血淋淋的教訓,除非打定主意一輩子不買房子,否則永遠都不要坐以待斃。

「怨不如願」,房地產投資暢銷書籍作者田大權指出,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念,可以分成兩方面來闡述。第一是「甘願就贏」,唯有認清現實、接受事實,才能擺脫自怨自艾的心態,積極尋找解決之道;第二是「許下心願」,期許自己在四十歲之前成家立業,然後逐夢踏實,有計畫、有步驟地完成夢想,擺脫無殼蝸牛的宿命。

他進一步解釋,要趕在四十歲以前完成購屋的人生大事,是因為一般房貸期限是二十年,而多數人在六十至六十五歲退休,合理的情況是在退休前繳清房貸,避免沒有工作後還要挪用養老金去繳房貸,如此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當個快樂退休族。財經新聞主播陳斐娟也以過來人身分,建議年輕人就是要「just do it」!因為買房子就像買保險,越年輕開始越好。

在台北市工作、生活,目前單身的陳可欣,就是正向思考、積極面對高房價難題的好例子。陳可欣原本和妹妹各自在台北市租屋,眼看房價一年高過一年,她心想反正離不開台北,終究是要有一個自己的窩,因此儘管收入不高,她仍積極透過仲介尋找合適的房子。最近她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日前陳可欣在信義區知名社區挹翠山莊旁,買了十五年屋齡的電梯大樓,面積二十三坪、每坪單價僅三十五萬元,換算總價約八百萬元。

觀念二/月入五萬元就能進住北市

陳可欣現在和妹妹一起搬進新房子,她很滿意她的新家,除了鄰近信義計畫區,購物、休閒都很方便之外;最重要的是採光良好,而且一開窗四面都是綠意盎然的景觀。儘管每個月房貸本利攤還要繳三萬多元,超過兩人薪水的一半,負擔著實不輕,但她還是覺得很值得。

住展房屋網總監陳韻如表示,房價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不可攀,陳小姐的例子就是證明。許多人可能不相信,只有八百萬元的預算,也可以在台北市最精華的信義計畫區周邊,找到合適的好房子;她建議大家如果是自用需求,就不要嫌房子貴,人人都想便宜買好屋,其實只要努力挖一定挖得到

三十二歲、在國中任教的林冠和,是另一個積極找殼成功的案例。結婚三年多的他,原本非常積極找房子,看遍了新莊、土城、泰山等地,卻一直找不到適合的物件,一度讓他有強烈的倦怠感。○八年十一月,台灣仍籠罩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中,他覺得似乎是個不錯的時機,剛好朋友介紹了板橋重慶國小旁的新成屋個案,他看過之後也覺得環境、生活機能都不錯;不過當時建商態度很硬,開價超出他的預算範圍,因此並未成交。

○九年農曆年後,不死心的他又回去看同一個案子,並陸續帶了父母、岳父母等親友去看了好幾回,建商也感受到他真的想買的誠意。就這樣磨了一個多月,雙方前後談了三、四次,終於在三月順利簽約,讓他以每坪二十萬元以下的優惠價格,買到近四十坪的大三房,含車位總價約八百五十萬元...(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0期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2010理財大計

2009/12/24 Yahoo! 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全球經過了2009年大多頭行情,道瓊重新站回萬點、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台股也由4000多點漲至7500點附近。今年漲多了,來年應該沒有那麼大的指數行情。換句話說:明年應該要看對趨勢賺類股財了。

根據研究,2050年全球人口將成長至90億,其中98%的人口成長來自新興市場。而氣候變遷、人口爆炸以及基礎建設,是未來的三大趨勢。投資人想要獲利就必須繞著新興市場以及三大趨勢,才有錢可賺。

64%經理人:認為新興市場仍是明年大贏家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針對全球近200位專業經理人,進行一項問卷調查,有64%的經理人表示,明年新興市場股市的表現仍會是大贏家。看好新興市場的原因包括了市場流動性、消費力道以及GDP成長率等等。

在眾多新興市場中,最受矚目的是新興亞洲,有26%經理人認為這個區域明年表現可期;其次是金磚四國和拉丁美洲,分別有23%的經理人看好明年的表現。


能源、貴金屬、礦業、以及替代能源趨勢財

新興市場各種需求都將大增,基礎建設、能源消費都不可小覷。以汽車為例:中國汽車普及率只有5%,去年就賣了1千萬輛汽車,預估十年內會增加到1.4億輛;印度汽車普及率更低只有1%,可以想見未來商機會有多大。

其次,煉鋼原料鐵砂,中國的消耗率就佔了世界60%的比重。只要中國需求不減,無論是石油、礦產、貴金屬,甚至替代能源,未來都是投資的好標的。

即使金價已突破每盎司1200美元,明年仍有機會朝1300美元邁進。不過金價急漲期已過,雖然未來還是持續看漲,但應是緩步成長且隨時有拉回的可能,建議投資者控管資金、分批承接。至於油價則在55-100美元間波動,專家認為明年平均油價約在75-80美元之間。

風險意識更顯重要

我原本以為去年金融海嘯過後,國人的投資心態應該偏向保守。但最近瑞銀針對21家銀行通路調查,新興市場股票與大中華股票基金仍是最熱銷的基金,尤其是單一新興市場國家的俄羅斯基金,近期銷售量甚至不減反增。而銷售前兩名的債券基金,分別是全球高收益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顯示國人就算投資債券,也還是偏愛高報酬類型。

既然勇敢的台灣人,偏愛高風險資產,也勇於追求高報酬,投資時就必須要有一些策略:

1、持股切記集中:
即使新興市場或能源再夯,也不要單押。如果資金只夠扣一檔基金,大中華基金就比中國基金風險來得小。要是同時扣款多檔基金,標的就要有攻有守,全部守勢無法獲利,全部進攻則風險過大。

2、資金控管:
至少保留20%現金,當股災來臨時,可進場撿便宜。

3、停利停損:
標的有問題時要停損,有獲利也要適時停利。

4、閒置資金投資:
綜藝天王張菲的投資哲學:不融資、不舉債、量力而為。雖然天王賠錢次數頗多;但由於都是閒置資金投資,即使賠錢也不會導致負債,投資人可以參考。

希望以投資來增加財富的投資人,一定要做足功課,並且提早布局,才能好整以暇享受投資帶來的樂趣!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你今年執行停利了嗎?

Smart智富月刊 第136期 撰文者:蕭碧燕

又到了歲末年終,依慣例,建議大家回顧一下今年基金投資的狀況,從今年所犯的錯誤中記取教訓,好讓來年的投資能更的投資能更投資能更進步。

首先,我要問大家的問題是:「你今年執行停利了嗎?」我相信有不少人應該都沒有停利,報酬率又回到原點,許多人在上波高檔時就是忘了做停利這個動作,因此與獲利擦身而過。相反的,持續在做停利的人,今年獲利應該不會太差,這也是我不斷提醒大家,市場漲多之後,一定會拉回整理的原因,所以,檢視今年投資,第一就是先問自己是否做了停利的動作。

有不少投資人執行停利贖回基金後,看到基金淨值又往上漲,心中會感到很難過。這邊我要告訴大家,真的不需要這樣子,賺錢本身就是件快樂的事情,況且你這麼做目的是「控制風險」,所以,千萬不要因此而感到難過。

再來,就是要盤點手中的基金情況,看看你是否過度投資。我常聽到投資人買了一堆基金,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其實這些基金同質性很高,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一檔東歐基金、一檔能源基金,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投資了兩檔,但其實有部分重疊,因為東歐基金中,能源占了30%以上。


會出現上述這種情況,都是因為聽了某檔基金好,就追逐該檔基金,不僅沒有檢視自己的基金投資內容,也沒有仔細看看這檔基金的持股內容。如果你是這樣的投資人,接下來一定得搞清楚自己究竟買了些什麼基金。

今年全球股票市場普遍表現不錯,但若往前看,大家得要特別小心。這麼提醒的原因是2011年世界各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幅度可能會很有限,股市會約提前半年反映,所以,如果預期2011年的經濟成長不會優於2010年,那麼,明年下半年股市表現應該也不會太好。

這個道理很簡單,今年各國股市百花齊放,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聯手花大筆銀子砸錢救市,造就明年的高經濟成長率,但是,明年各國政府還有這麼多子彈嗎?我認為很難,所以明年要觀察三大重點:(1)各國GDP成長率、(2)消費支出是否增加、(3)原物料飆漲引發的通膨問題

今年各國政府的救市措施是一時止血,讓大型公司不至於倒閉,然後以時間換空間,尋求體質上的改善或等待接手,但這僅止於大公司而已,很多美國的中小型企業等不到政府援助就倒了,歐美的經濟情況沒有大家想像中這麼好,失去政府後盾後,就必須看民間消費支出是否能有效支撐。

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只需問你自己即可,「你的消費支出增加了嗎?」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歐美各國的情況也是一樣,很多人擔心經濟二次衰退出現,所以還是抑制消費。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靠降低失業率,目前美國失業率屢往上攀高,台灣的數字也在6%高檔徘徊,這個問題只有靠景氣逐步好轉、企業徵人提高後,才能帶動民間消費回溫。


民間消費近2年下滑,失業率也逐月攀高

最後則是要留意原物料飆漲引發的通膨,由於低利率的環境使得熱錢四處尋找投資標的,造就原物料大漲。但是,按目前情況觀察,低利率環境仍會維持一段時間,所以原油價格短期內下不來,是否會出現通膨,進而引發二次衰退?大家必須特別留意。

其實,各國經濟情況現在都是「驚驚走」,雖然大家預期明年上半年各國GDP表現會很亮眼,但是這項因素在股市可能已經反映大半以上,明年股市很難再出現像今年這麼大的漲幅,因此,明年的資金布局一定要很小心,從來沒有人說二次衰退不會出現,所以,手中一定要留有現金,這個動作是大家一輩子都必須注意的事情。

小檔案_蕭碧燕
◎學歷: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
◎經歷:安泰投顧理財諮詢部副總、彰銀安泰投信企劃部及壽險通路副總、國際投信企劃部經理、光華投信企劃部經理、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第四組、淡江大學講師
◎現任: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五大投資教訓… 你學到了嗎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2009.12.21

1.別和央行對作
2.相信新興市場
3.分散投資
4.不要執迷不悟
5.拒絕事後諸葛


歲末年終通常是投資人檢討一年投資績效的時候,回顧2009年,不少投資人學到最寶貴的一課應該是,買了股票或債券最好放著,靜觀其變。洛杉磯時報的專欄作家裴楚諾(Tom Petruno)列舉出今年投資人學到的五大投資教訓。

若排除現在到年底間的變化,今年大多數的股票共同基金和債券基金,報酬率都高達雙位數,但這主要是因為2008年市場陷入空前谷底,今年的反彈幅度才顯得格外驚人。不過這一年仍有許多寶貴經驗,堪做投資人來年的借鏡。


面對經濟衰退,不要低估央行先發制人的力量牢記華爾街的金科玉律:別和聯準會(Fed)對作。Fed從2008年底風暴最盛時期就火力全開,大幅降息和注資市場,能用的政策工具全用上。

這或許會引發嚴重的通膨,但投資人只要謹記:各國央行仍在救援模式,跟他們唱反調有可能滿頭包。

相信新興市場。這十年來,理財專家多建議美國投資人投資海外,尤其是中國、印度、巴西。如今此規則仍適用,而且這些市場現在可能比一年前更有魅力。新興市場股票共同基金今年平均報酬率為68%,去年為負55%。

分散投資的基本原則依然適用。簡單來說,分散投資的好處就是投資組合裡總有部分資產表現不錯,至少可以稍微抵銷部分資產的虧損。例如去年市場最危急時,幾乎所有類型的資產價值都急速縮水,主要是因為信用市場緊縮,避險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資人能脫手的資產都脫手,換取現金。但這是極不尋常的情況,今年初情況逐漸恢復正常,1 、2月時美國股市還在跌,新興市場股市卻已開始上漲,金價在兩個月內漲近7%,市政債券也不錯。

事實改變時,準備好改變心意。今年春天時,美國經濟數據開始呈現逐漸觸底的現象,但許多悲觀者並不相信情況很快會好轉,還想再多等一下,但全球市場可等不下去,股市從3月開始反彈,4月、5月一路漲下去,到第三季經濟恢復擴張。當初不「貪心」的人,現在一定懊悔不已。

不要只憑後見之明作投資。事後諸葛的投資法,通常只會買在高點。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年終理財之「2009的理財課」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年終理財之「2009的理財課」(上)

Yahoo!奇摩與財訊雜誌合辦了一項 「2009年 你是理財贏家嗎?」的民調顯示,今年理財成績方面只有不到三成的網友自認理財成效算好,接近四成五認為成效不好,沒有理財的網友則佔了將近三成。

其實今年全球股市,行情大好,照理說投資人應該獲利不少,但卻有接近半數的網友認為成效不彰,投資人不是沒賺到,就是還處於賠錢階段。可見想要賺投資市場的錢,並不是那麼容易。

探究原因,在股市方面,由於不少國內投資人以融資買股,去年股市重挫的過程中,早就遭到融資追繳,斷頭出場,根本無法享受年初開始起漲的3000點利多。

台股走勢圖

*台股由A點(97-5-20)高點9309,開始起跌,跌到B點(97-9-15)雷曼兄弟倒閉時已跌掉了一大半,之後繼續下跌至C點(97-11-21) 盤中最低3955。


至於,在定時定額扣款投資基金方面,德盛安聯投信公司曾經公佈一份共同基金投資行為調查,發現在金融海嘯發生後有55%的投資人暫停扣款,其中高達八成的投資人在金融海嘯爆發後撐不過三個月就停扣,(98年1月,指數約在4300點附近,定時定額當月扣款人數,減少至37萬人)。到了暑假台股指數漲到7000點時,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散戶融資增加。基金扣款人數也逐月增多,8月突破60 萬人次,顯示人性追高殺低的弱點,還是難以克服。

表:國人定期定額扣款比較

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

所以,即使今年台股漲得再多,基金績效多麼驚人,但投資人實際的投資成績並沒有這麼亮眼。上述民調應該是很真實的反應網友的投資情況。

第一課:碰到股災不一定要逃

碰到股災時,萬一沒能在第一時間內出脫,只要所挑選的標的沒有問題,通常擺放一段時間,都可以回到原點,或是減少虧損比例,不一定要流血殺出。

朋友的父親,在金融海嘯來臨前,曾經將100多萬元的退休金投資某檔金控股,當時買進價約為30元,買進後不久就遇上股災;但老人家覺得這家金控體質不錯且前景看好,加上是閒置資金,所以即使虧損了將近一半,仍然擺著不動。一年之後,該股不但回到原始買進價,而且還小有獲利。如果在股價跌了大半,忍不住流血殺出的投資人,可能就虧大了。

定時定額扣款基金也是一樣。群益證券曾統計以89年台股萬點開始進場,到96年11月底為止,期間都不停止扣款,總共扣款累計92次,累積報酬是43.3%;要是遇上大跌就擔心,跌到8000點就開始停止扣款,則是呈現-4.5%。換句話說,長期採定時定額扣款的投資人根本不用擔心行情震盪,一樣能為投資人帶來獲利。

去年金融海嘯期間,沒有停止扣款,甚至加碼的投資人只占了18%,事後證明這些人賺錢的比例,高達五成。

第二課:低點時要勇於買進

除了大跌時沒能在第一時間停損,跌至低檔時又忍不住殺出,造成大幅虧損之外;投資人另一個問題出在不敢危機入市。

我的表姊,在去年11月21日台股跌破4000點大關的當天就進場,以每股19.5元的價位一口氣買進100張中鋼股票。時間不過半年之後,98年6月初中鋼股價就來到29元,表姊將手中的100張股票全部出清,獲利將近100萬元。

問她當時敢買股票的理由,她說:一、中鋼股價很少跌到這種價位、二、台股再跌也空間有限。

但是大部分投資人,在台股跌破4000點大關的當天,不是採取觀望態度,就是賣股票逃離市場,勇於低點買進,才是今年獲利王。

如果能克服人性最大弱點(追高殺低),投資就等於贏了一半。

雖然投資人在去年金融海嘯時損失慘重,今年的大行情中又沒賺到獲利;但至少學會不少經驗。希望這些以金錢換來的寶貴經驗,能成為來年投資時的最佳幫手。

年終理財之「2009的理財課」(下)

小姨的合夥股東在去年政黨輪替後,認為股市會大好,要求退股,拿了三百多萬投入股市,沒想到天不從人願,碰到金融風暴,行情下跌後又去融資加碼買進,今年初實在不堪虧損全部賣掉,回頭想要再來上班,真是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老闆不當現在要回來做夥計。

今年台股由低點強力反彈漲了三千多點,到底有多少人賺到錢,真是令人懷疑。可能有人買在低點,也有人是從去年抱到後來解套小賺,但數據顯示,絕大部份投資人是受不了虧損而賣在低點。

回顧去年的大跌及今年的大漲,對投資人而言,真是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在同樣的一個市場裡,有人破產、有人發財,到底其中的差別在那裡,在這麼一堂昂貴的理財課,投資人應該學到些什麼?

一、專家不一定會賺錢

盲目的媒體,扭曲的市場,瘋狂的投資人,塑造出財經專家比較會賺錢的幻象,如果老師真的神準,能帶你上天堂,繳幾萬元會費又何妨。如果不行,又何苦整天拿著遙控器轉台,深怕漏掉那一段的解盤。

每天從早到晚,第四台的老師全年無休的為股民服務,老師如果真的厲害,自己早就賺飽飽享福去了,又何必到處辦演講收會員,冒著被吊牌的風險,就是要報你明牌,投資人怎麼就是想不通呢?

二、贏家的經驗值

巴菲特的投資名言是危機入市,這是一件相當難的事,因為基本上是違反人性。當地震來了,大家都想跑,當風雨來了,大家都想躲,這種反射動作是經驗值的累積。

同樣的,當股災發生時,當大家都談股色變時,贏家的經驗值是可以分批進場了,在這次的金融風暴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三、股市與景氣的關聯

去年美國發生雷曼倒閉事件,台灣景氣對策信號也同時掉入藍燈,一直到今年六月才轉為黃藍燈,連續九個月的景氣低迷。專家說會U型反轉,學者說是L型,但股市硬是V型反彈,漲了快三千點。如果要等經濟數據好轉才要進場,可能會錯失買點

整體的經濟數據會慢半拍,但個別產業的趨勢,卻是領漲的先鋒部隊,今年只要有題材就會漲,像微投影機、Windows-7、雲端運算到電子書、MOU、節能概念股等漲的都很兇,選股的重要性遠高於選時選市。

四、資金控管保持戰力

投資不是衝百米,拼速度沒有用;反而像是一場馬拉松,靠的是耐力,累積財富不在於短線的交易,有時休息是要走更長遠的路。如果高點沒有賣,低點怎會有錢買?資金是贏家的籌碼,在調兵遣將之間,資金的控管決定勝負

五、搜集有用的資訊

現在的資訊龐雜、多到浮濫,但如何判斷有用的資訊,得靠長期觀察。投資人不妨上網搜尋一下,在年初當某外資券商預估台灣經濟成長負11%,當投資專家呼籲大家保守,現金為王時,Yahoo!奇摩理財專欄提供什麼樣的訊息。

投資理財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只要開始永遠都不嫌遲。2009即將結束,讓我們在蘇珊大嬸有如天籟一般的歌聲「我曾有夢」中劃下句點,願任何懷抱夢想的人都會成功。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雲端時代3大當紅炸子雞

中時電子報 2010/01/02
工商時報【何英煒】


國際數據資訊(IDC)公司曾發表報告指出,2010年將是台灣雲端運算服務元年。國際網路及軟體大廠包括Google、微軟、思科、甲骨文、IBM、趨勢科技、賽門鐵克等公司,均積極鼓吹企業採納雲端架構,可望因此帶動國內的軟硬體上中下游業者,一起爭食雲端商機大餅。

資策會日前公布台灣企業使用雲端服務的報告指出,2009年台灣雲端服務的市場規模為55.6億元 今年可以成長到62.1億元,成長幅度約11.6%,目前為止台灣已有35%的企業使用雲端服務。

在各家大廠帶動下,今年度包括資訊服務業者、軟體業者、電信業者,都將加入雲端運算服務市場。雲端運算可望將帶動3大領域的需求,第一部份為雲端基礎架構的相關IT建設,如伺服器、網路設備、儲存等硬體產品。其次為雲端平台,這部份可望帶動軟體運作平台、中介軟體、資料庫、軟體開發、測試等的需求。而雲端應用程式也為軟體應用程式業者帶來許多成長的機會。

雲端在軟體授權模式也有重大改變,企業可以採用租賃的方式取得應用程式,而非一次性授權,反而是用多少算多少,相當符合經濟成本效益。

法人表示,雲端運算相關概念的個股,包括了將斥資百億元以上興建資料中心的中華電信、伺服器大廠英業達、廣達、緯創、神達等,以及磁碟陣列族群,如普安、喬鼎、世仰;台灣系統整合及軟體代理業者如零壹、敦陽科、凌群等也搭上這波雲端概念的列車,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康舒等也是雲端時代的當紅炸子雞。

年終沒錢繳保費7招變通解圍

《理財周刊》486期 【文/洪佩玲】

建隆退伍後,因大學死黨家宏從事保險業,基於人情壓力買了一堆保險,隨著結婚生子後,微薄的薪水加上沉重的家庭經濟負擔,讓建隆快喘不過氣,物價飛漲、失業率攀升等現實問題,讓他不禁吶喊:「苦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此時周遭有人向建隆提出將認為不需要的保單解約的建議,除了有一筆解約金可以領,也可以大大減輕生活的壓力。因此,建隆跟妻子淑美討論是否要將部分保單解約,換取現金讓生活好過一點。

景氣不是復甦了嗎,怎麼失業率依舊在高點?」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顯示,至10月底台灣還有65萬3千名失業人口……

解約前慎思5大損失

很多人從年輕時開始買保險,從傳統壽險、儲蓄險,到這幾年的投資型保單,平均每位國人手中有超過2張保單,換算起來一個小家庭至少有5張保單以上,無形中保費負擔就會加重。


保險可說是個人與家庭在理財上預防風險的根本,具有保障生活、彌補損失、降低風險的特質,一旦因環境的改變或事故產生等種種因素,導致無法按時繳保費時,有些人開始將省錢的腦筋動到保險費,想先暫停繳保費,節省不必要的支出,甚至興起解約的念頭,殊不知其實解約影響被保險人的權益甚鉅,保戶應將其視為最不得已的解決方式。

解約前不妨慎思,因為沒錢繳保費而將保單解約,究竟會造成哪些損失?對此大都會人壽行銷企劃暨公關部協理杜墨瑋表示,保單解約至少會有以下5大損失:

喪失風險保障權利:解約後,保障立刻喪失,將使個人或家庭經濟生活,處於不安定的狀態。

以往所繳保費都白費:投保後解約,雖然可領回解約金,但這筆金額通常遠低於之前所繳的保險費。換句話說,已繳保險費不能全部退還,而解約年期愈早,所能領回的解約金相對已繳納保費的比例也愈低。

解約若再投保需重新體檢及核保:保戶年輕投保時,身體狀況佳,體檢容易通過,若一旦解約,可能需重新核保及體檢,萬一身體情況有變化或不幸罹患重病,以致無法通過保險公司的核保規定,將失去再投保的機會

年紀愈大,保費愈貴:保險的費率是根據被保險人投保時的年齡來計算,被保險人的年紀愈大,保費就愈貴,因此當保戶解約又重新投保時,馬上會面臨保費調漲、負擔加重的問題。尤其是在2003年以前投保的保單,預定利率大都在6~8%,保費明顯便宜許多,如果解約實在是非常不划算。

等待期須重新計算:醫療保險或防癌保險均有等待期間的規定,也就是自契約生效日起1個月或3個月內罹患疾病不賠的約定,因此保戶如果解約,將會面臨等待期間重新起算的不利情況。

另外,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盧憲才提醒民眾,如果真的繳不出保費,也不一定要解約,不妨先讓保單停效,日後再申請復效,但是必須要在停效後2 年內辦理,否則保單就此失效,形同解約;一旦保單解約就不能復效。保費繳不出來,其實有很多彈性調整的空間,所以千萬不要輕易解約。

假使遇到手頭吃緊繳不出保費的情況時,不妨思考缺錢是短期的或是長期的資金不足,然後再評估該以何種方式解圍。基於此原則,杜墨瑋提出以下7個變通方法。

短期的預算不足

保單自動墊繳:為了避免保戶因延遲繳費導致保單停效,通常保戶在投保時,保險公司都會事先詢問保戶是否要辦理「續期保險費自動墊繳」,意即在投保期間,保戶若面臨繳不出保費時,同意保險公司以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自動幫保戶代墊保費。基本上只要保戶所購買的保單繳費在2~3年以上,已累積一定的現金價值後,當保戶無力繳交保費時,由保險公司以保單價值準備金抵繳當期保費,使保單持續保有效力,但要注意的是,墊繳的部分是要加計利息的,只是此利率並不高,是以保單分紅利率加碼1個百分點計算,可墊繳的金額用完後,保險公司會發出催告通知保戶繳費,因此,保戶可善用此項授權以緩繳保費。不過,要切記日後還是得補繳保費與利息,否則當價值準備金都抵繳完時,保單就會停效。

保單貸款:若沒有辦理保單自動墊繳,保戶也可以「保單價值準備金」為基礎,向保險公司借貸某一個成數(通常最高為保單價值準備金的9成),以作為繳交保費的周轉金……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486期】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抓緊下個10年4大趨勢 有「錢」途

時報資訊 2009/12/31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年底到了,有專家開始回顧過去10年股市與展望未來。據彭博知名專欄作家林恩(Matthew Lynn)預測,衰了10年的全球股市,接下來 10年將大有可為,因為未來全球股市將在資金匱乏、通膨揮之不去與經濟驚人成長題材帶動下,股市大行情可能再度啟動,投資人可用資源、新興市場、農金與科技基金來抓緊四大趨勢

據林恩指出,過去10年股票表現這麼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企業籌資容易,企業執行長除了股市以外,銀行、債券與私募基金等都是籌資來源,但未來10年,這種情況會轉變:資金供應會非常短缺,許多公司可以籌集資金的地方只剩下股市。因此,企業要好好照顧股東,股利要穩定配發,股價要上漲;否則要不到錢。

第二點則是,許多人預測通膨將會非常嚴重,如果央行瘋狂印鈔票 ,這種情況就很有可能產生。不過,會先看到溫和、持續的通膨,通膨率料在5到6%,這對股票是利多。


第三點經濟驚人成長題材,未來10年經濟大成長的機率很高。瑞銀最近給投資人的報告指出,接下來30到40年全球人口料增加30億,大多都在新興市場,會成為全球經濟的動力,科技創新也沒有趨緩的跡象,有利經濟。

德盛安聯投信投資長焦威文表示,進入2010年之後,全球將正式進入另一個「消費力」新紀元,「投資消費力」將是投資主軸,包括國家與政府帶來的消費力,及來自民間與人民所帶來的消費力,擁有消費力與受惠消費力都是值得長線布局的好標的,區域布局鎖定中國、金磚四國、台股,產業布局留意農金、油礦金資源、科技等。

就短線趨勢來說,第一金投顧資深經理潘秉純指出,展望2010年, 新興亞洲是所有新興市場中最值得投資的區塊。主要是今年來新興亞洲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漲幅較小,仍有空間,另由中國的經濟成長所帶動的整體新興亞洲發展,亦不容忽視。

新加坡大華銀投顧協理林鴻胤認為在全球經濟重回成長軌道下,未來天然資源需求將持續增溫,有利天然資源報價和廠商經營,因此建議可投資全球天然資源基金,掌握全球經濟復甦的投資商機。

不要淪為高房價的囚犯

作者:張金鶚、林佑儒  出處:天下雜誌 Web Only 2009/11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9557

在「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台灣許多人把擁有自己房屋當作一輩子的夢想,社會上常以一個人擁有的房子當作其一輩子的積蓄,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買得起房屋的人會想買更多的房子,而買不起房屋的人(像是年輕、所得較低者)也會希望買得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屋。房地產市場上就出現了買得起房屋者與買不起房屋者的賽局,在這個賽局中,大家都知道如果房價高得不合理,應選擇不買房屋讓房價自然下跌,最後大家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屋,但現實上卻呈現房價上漲到不合理的情況,大家卻還是不斷進場買屋,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可能出現賽局理論中的「囚犯困境」。

什麼是「囚犯困境」呢?就是描述兩個囚犯因為證據不足,被抓到兩個不同房間審訊並分別告知他們「如果你認罪並提供證據的話,可以減刑到刑責只要一年,反之不認罪的人會被判無期徒刑」,在這個情況下,兩個人雖然都知道彼此都不認罪的話可以被無罪釋放,但是雙方也都害怕對方會提供證據,自己會被判無期徒刑。在兩個囚犯無法探知對方想法的情況下,囚犯的理性反而會告訴他「選擇提供證據似乎比不認罪來得有利」,這就是所謂的囚犯困境,雙方最有利的情況是都不認罪,但是在兩個囚犯無法探知對方想法下,最後的抉擇卻是選擇認罪。


運用這個「囚犯困境」在目前房地產市場上,就可以充分解釋目前房價為何不合理仍不斷上漲。雖然大家都知道在房價不斷上漲,選擇目前購屋會讓自己的住宅負擔壓力增加且買到較小不適合的房屋,但是對於買得起房屋的人而言,如果現在不買房屋,預期未來房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理性想法會變成愈晚購屋會需要付更高的房價,且買到較小的房屋,還不如現在進場購屋;相對地,買不起房屋的人看到市場上這些買得起房屋的人進場購屋,造成市場房價不斷上升,心中就會害怕「如果我現在不買房屋,未來一輩子會不會都沒辦法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屋」,在這情況下這些買不起房屋的人,會不顧未來住宅支出可能占自己所得二分之一(甚至超過三分之二)以上而硬是進場購屋,在這個困境之下,很辛苦進場買房屋的人可能擔心自己未來所得無法支撐,房價又大幅下修產生泡沫,讓自己的財務狀況陷入困境,反而會從當初痛恨房價過高,轉而開始期待房價快速上漲。

所以目前房地產市場也面臨「囚犯困境」的問題,對於買得起房屋與買不起房屋的人,明明是雙方都不認罪不進入市場購屋(房價下修)為佳,但是在不了解整個市場的局面下,雙方因為市場資訊的誤導認為雙方都認罪在房價市場高點進場買屋才是最佳。但市場資訊是對的嗎?未來房價真的會不斷上漲嗎?回頭看看台灣目前出生人口不斷減少、老年人口不斷增加,顯示台灣人口已經達到飽和,且目前台灣房屋市場空屋率高達一五%,未來又會不斷釋出新屋的情況下,這麼多房屋空置在市場上,房價會不下修嗎?

最後,呼籲大家不要當認罪的房屋囚犯,不要相信未來房地產市場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拿出理性拒絕當填補投資客不斷炒作下的最後一隻老鼠,相信自己的理性判斷,大家共同合作拒買不合理價格的房屋,讓房屋市場回歸正常市場價格。拒絕當高房價的囚犯是利人利己的行為,未來房價泡沫不斷縮小後,不但可以以合理的房價來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屋,還可以減輕自己的住宅負擔壓力,所以千萬不要短視近利變成高房價的囚犯。

(張金鶚為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林佑儒為政治大學地政系博士生,原文刊登於20091119中國時報)

兩大高手教你靠權證出頭天

以小搏大賺台股 引爆投資熱潮
Smart智富月刊 第136期 撰文者:方怡文

今年台股市場大反彈,指數上漲逾7成,台灣證券交易所力推的權證商品跟著發燒,迄10月底,總發行檔數達 4,725檔,預估今年至少可以突破5,000檔,幾乎追上香港市場水準,在亞洲國家排名坐二望一。權證會比股票好賺嗎?該怎麼投資?又要小心哪些風險?且讓達人告訴你。

不玩股票、基金》「小哥」單靠權證2年賺50倍

單靠玩權證,你認為可以獲利幾倍?綽號「小哥」的權證達人鄭先生,靠自己苦學研究權證,從20餘萬元,2年滾成千萬身價,獲利超過50倍。

今年5~6月在元大證券與凱基證券合辦「權民運動會」比賽中,「小哥」以2個月報酬率62%得到第4名,但是個人真實的權證投資,績效更是驚人。不過,10年前就開始玩股票的他,一開始玩權證也曾經慘賠,再從失敗中振作站起來。


時間拉回5年前,他偶然逛書店時發現權證這項商品,當時,因為投資股票賠了不少,存款只剩下10萬元,衝著這個高桿槓商品有「以小搏大」的特性,決定放手一搏。沒想到,2個月後就賠光出場。不過他沒有放棄,努力工作2年再存了20餘萬元後,2007年中再次投入權證市場,捲土重來,愈做愈有心得,配合當時台股行情大好,半年就獲利超過300萬元。

去年,雖然遇到金融海嘯,將獲利吐回去一半,不過自去年10月起,在交易所獎勵下,券商擔任造市者的態度積極,權證商品交易量變大,因為容易進出,到今年3月,不但賠的錢全部賺回來,結算到10月底,總資產更一舉突破千萬元大關,這些錢全都是靠權證賺來的,其中光是一檔元富證券發行的「創意認購權證」就賺進上百萬元。

名詞解釋_造市者
英文翻譯為Market Maker,就是金融機構在交易市場中,對某項金融商品,利用自己的帳戶進行短線的買賣動作,以達到活絡此項商品,並吸引投資人前來交易的目的。

造市者在營造行情熱絡之餘,也會賺取短線的價差。 台灣證券交易所會要求券商對一些較冷門的衍生性商品擔任造市者的工作,並給予手續費的優惠。

眼明手快搶時間 靠3招累積驚人財富

提起權證投資經驗,「小哥」話匣子大開,他強調,做權證除了在第一時間要眼明手快,平常作功課也很重要。如何搶快做權證賺錢?小哥有以下3招:

1.觀察個股走勢:「小哥」喜歡挑選短小精幹、股本低、股性較活潑的標的,一旦發覺現股已經突破壓力點,就去追「認購權證」;相反的,如果個股股價跌破支撐,也會反向的去搶「認售權證」。


認購權證vs.認售權證

對於有些人用基本面來選擇投資權證的標的,他認為,用這種方法速度太慢,玩權證是要搶時間。如果看基本面的話,一來資金無法發揮最大效益,二來還有時間價值流失的風險,倒不如改採技術面操作,看個股買進、賣出訊號,勇敢追進。

名詞解釋_時間價值
買權證就是買希望,權證存續時間愈長,希望就愈高,時間價值也會愈大。若買了權證,價格一直不動,手中的權證價值就會愈來愈低,因為接近到期日,就代表實現夢想空間愈小,時間價值的消逝也會愈快。

2.列出誠信佳的券商,節省選擇時間:平常就要做功課,找出幾家誠信較佳的發行券商,以他們發行的權證作為交易買賣首選,這樣不僅可以省下選擇權證的時間,也降低被券商「坑殺」的機會。但什麼是有誠信的券商?

「小哥」說,就是發行權證後,不會偷偷調降委買隱含波幅,甚至拉大價差、吃掉投資人獲利的券商。以他多年交易經驗,最推崇寶來證券,所以多數都會選擇寶來發行的權證,另外,元富證券發行的權證,他也會買。

3.觀察現股強弱決定權證進出,不預設停利、停損點:強調做權證不能放感情的「小哥」,不像其他權證投資人會預設停利點、停損點,他強調,買進權證之後,只要現股價格轉弱,或是停止不動,就快速轉倉出場,轉進其他更會漲的標的。正因為不斷轉倉、積極操作,才能在股市走多頭時,累積出驚人的財富。

降低風險嚴控資金 投資總額不超過5成

由於曾有在權證上賠光積蓄的經驗,為了降低投資權證風險,「小哥」在重回權證市場後,要求自己一定嚴守資金控管的紀律。因為不知道股市行情什麼時候會逆轉,為了避免系統性風險把資金全部吃掉,即使行情好,他的總投資部位也絕對不超出所有資金的5成,以免賠光現金沒有翻本的機會。

同時因為權證的投資風險高,遇空頭行情一定要採取守勢,此時他會大幅降低權證部位,甚至降到僅占所有資金的5%至10%,以免一旦套牢,會因時間價值減損而賠光。雖然買過股票、基金,玩過期貨、選擇權,不過在開始玩權證後,他已經不碰其他投資工具。「小哥」說,權證因為專有名詞和術語多,許多人不懂,玩得人少,反而容易從中獲利;加上權證獲利與損失不對等,最多賠掉本金,但獲利卻可能有數十倍,在獲利預期遠大於風險下,有了權證何必再玩股票、基金?

小檔案_小哥
出生:1973年
學歷:理工科系碩士
現職:科技業工程師
投資資歷:10年
投資權證資歷:5年


用權證搭配股票》「歐大」 3個月穩穩賺6倍

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轉行當起專業投資人的「歐大」,剛開始因為本錢不多,喜歡用現股搭配權證操作,從2002年初算起,做權證長達7年。得意之作,曾鎖定遊戲機Wii概念股原相,買進該股的認購權證,從2元多買進、最高出到20元,本金從20萬元翻成150多萬元,只花3個月就賺了6倍多。今年以來,單是玩權證獲利已超過2.5倍,比起股票僅賺4成也高出不少。

「歐大」的做法會先選定基本面好的股票,除了買進現股之外,會尋找有沒有適合的權證標的,在對個股波段走勢比較有把握時,投入約2成左右的資金買進同檔股票的認購權證,加大槓桿倍數,只要個股股價上漲,權證就能賺更多。

首重標個股的本質 採用4步驟來篩選

「歐大」分析,因為權證實質槓桿通常在3~7倍之間,也就是只要用10元,就可以玩價值30~70元的商品,比一般使用個股融資,自備款要4成還要少很多,很適合資金不夠的小額投資人,賺「以小搏大」的獲利。

從7年操作權證的經驗中,「歐大」摸索出一套特有的操作模式,和「小哥」只看技術面完全不同,他認為,買權證首重「標的」個股,好的認購權證追蹤的股票,一定要符合兩大要件:1.基本面佳;2.成交量能充足

「歐大」在買權證前,一定會先選定基本面佳的績優股,他還會特別觀察現股量能變化,篩檢出有法人買盤背書的股票;特別是季底、或年終有法人作帳行情時,通常都可以搭順風車,獲取不錯的利潤

由於目前幾家券商都會爭相發行相同標的的權證,同一檔個股可供選擇的標的很多,碰到這種狀況,到底要買哪一檔?「歐大」建議用以下4步驟進行篩選:

1.挑距離到期日至少還要2~3個月的權證。

2.價外幅度則限定在1~2成間,以嚴控風險。

3.儘量以隱含波動率不要太高的標的為主
最好是介於40%~50%之間,以免選中超漲、不會跟進現股反映價格的權證。

名詞解釋_隱含波動率
是把權證的價格代入一數學模型中反算出來的,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標的證券波動率的預期。條件相似的同標的權證,隱含波動率較高,則相對較貴,所以若排除券商故意操作價格,有2家造市度同樣積極的不同券商,發行相同標的的權證,則應選擇買進隱含波動率較低的那一檔權證。

4.挑日平均成交量超過500張的權證比較有保障,以免出現流動性風險、想賣都賣不掉。此外,買入總量絕對不能超過日平均成交量的1成

嚴格執行停損 盤整期就縮減部位

對執行停利、停損的想法,「歐大」和「小哥」也不一樣。他不僅控制投入資金的比重,還嚴格執行停損,只要權證價格跌3成,就一定停損殺出。

不過最近台股在7,700點附近震盪,不少個股波段漲幅已大,「歐大」覺得權證操作難度愈來愈高,基於風險考量,他已經把投資權證資金的比重降到5%,理由是大盤陷入盤整時,投入部位就要降低。

至於股票和權證的比重調整,歐大說自己只有碰到罕見的大多頭行情時,權證資金比重才會拉高到5成,也就是和股票部位比重各半,如果多頭已經啟動一段時間,則宜調整心態,將權證投資當成是股票投資的「紅利(Bonus)」,不要再孤注一擲,此時的成數占所有資金以1~2成為宜,最多也不要超出3成。

※2步驟找到適合的權證

步驟1:連上derivatives.kgi.com.tw/EDWebSite/,在快速搜尋輸入「標的代號或名稱」

步驟2:在這畫面裡可以挑選發行標的認購、認售,從目前價內、價外幅度、到期前剩餘天數、隱含波動率等,都可以設定條件,並挑選出誠信較佳的券商所發行的權證進行交易

小檔案_歐大
出生:1977年
學歷:大學法律系畢業
現職:專業投資人
投資資歷:7年
投資權證資歷: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