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景氣亮黃紅燈 成長力道減,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近7年最高

景氣亮黃紅燈 成長力道減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2010.12.28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059517.shtml

經建會昨(27)日發布11月分景氣概況,景氣燈號續亮出黃紅燈,不過判斷分數減二分,落到黃紅燈下限,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說:「明年應該期待綠燈,亮綠燈代表穩定。」


經濟日報/提供


11月領先指標續下滑,六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為1%,指標連續一年下滑,較上月的2%再降1個百分點。經建會經濟研究處長洪瑞彬說:「景氣擴張力道趨緩的趨勢不變。」官員分析,領先指標沒有回升,顯示成長力道持續減緩,只是減幅持續縮小,「成長率慢慢下降」

今年前11月景氣燈號不是在紅燈、就是黃紅燈,且一直在紅燈下限和黃紅燈上限跳動,直到10月移到黃紅燈中間地帶,11月跌到黃紅燈下限。「再減一分,就是綠燈,」經建會經研處景氣組組長吳明蕙說,12月不排除有機會亮出綠燈。

胡仲英說:「如果一直在黃紅燈或紅燈反而叫人緊張,落到綠燈區是比較安心的,全世界都喜歡在綠區燈。」吳明蕙表示,今年到11月還能維持黃紅燈,超出經建會預期,相當令人滿意。

構成景氣燈號的九項指標中,11月有兩個指標換燈號,一個是海關出口值,年增率由10月的15.5%跌至11月的14.66%,由紅燈轉為黃紅燈;另一個是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年增率由22.6%降為14.75%,燈號由黃紅燈轉為綠燈。

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領先指標都傳出好消息,洪瑞彬指出,中國大陸的領先指標下跌幅度趨緩,幾乎成一條拉平的線,中國經濟仍可維持較高速成長;美國領先指標則回升,減稅對美國消費刺激有很大幫助。

至於歐洲嚴冬導致油價上升,洪瑞彬表示,應該只是維持高檔,國際油價已到每桶90美元。「油價要回到140多美元的歷史高點應該不容易。」


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近7年最高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2010.12.28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059152.shtml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天公布,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數為83.16點,是6年10個月來最高分國人對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國內經濟景氣」及「就業機會」的3項指標也創下新高

台經中心說,CCI的6項信心指標中,唯一下降的信心指標是「物價水準」,凸顯國人擔心「物價」問題,多數民眾預期,未來半年內國內物價還會漲。

5項上升的信心指標包括未來半年內的「投資股票時機」、「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家庭經濟狀況」及「耐久性財貨時機」,國人信心增強。

其中「投資股票時機」(99.90點)、「國內經濟景氣」(86.00點)與「就業機會」(92.10點)創下調查以來的新高紀錄。

台經中心主任徐之強表示,受到台幣升值、外資匯入與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明年實施等因素影響,民眾未來最看好的是「投資股票時機」。

這項調查在今年12月19日至22日,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進行,總共訪問了2376位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0個百分點。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時薪百元籌資 林承諺股海淘金

理財周刊 533期 文:劉怡妤

社會習慣對7年級生冠上草莓族的臭名,殊不知當中也有積極充實自己的年輕人,正準備迎向目標,展翅高飛。

投稿《理財周刊》第528期「理財星光大道」的林承諺,目前就讀於實踐大學進修部財金系二年級,白天則在寶來曼氏期貨實習,趁著年輕把握時間培養自己理財觀念以及實力。

林承諺為7年9班同學,已是7年級末段班學生,採訪當天,林同學對財金領域以及投資理財的熱愛程度,讓已在財經媒體經歷不少年的記者都感到汗顏,新生代對理想的熱忱與堅持,頓時讓在職場浸淫已久的前輩重新燃起鬥志。

本金來自端盤 買股賺3成

林承諺談到,5年前開始接觸理財投資,當時年紀才15歲還是國中生,在書店翻閱《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啟發他對理財投資產生興趣,之後陸續接觸巴菲特、索羅斯的相關書籍,研究出一套投資法則。


投資一定要先有本錢,因此林承諺到餐廳端盤子努力打工,從時薪100元開始籌措投資的本錢,每個月收入約1萬5千元,為了加快賺到資金,假日到淡水當街頭藝人拉小提琴,並且精簡支出,為了投資理財,自然養成勤儉的德行。

由於積極搶錢再加上節省開銷,林承諺很快地存到第一筆資金,於2005年,林承諺抱著本金10萬元成為股海新兵,投資聯電(2303)、正文(4906),投資初期因為資金小加上新手,投資第1年獲利約30%,加上持續努力存錢,本金成長到30萬元。

隔年升上高中後,林承諺選擇念夜校,白天繼續打工賺錢,並將投資觸角延伸到期貨市場,展開了另一場迥異於現貨市場的投資洗禮。林承諺談到,期指的經驗讓他經歷大賺又大賠的歷程,也因為這一段快速賺賠,讓他體悟到停損的重要性,自此之後,投資過程均特別重視風險控管。

回首來時路,林承諺仍記憶猶新,由於初次投入期貨市場,且市場調性與現貨大不相同,因此讓他吞下不少敗果,曾經當沖交易單日賠上1.5萬元,對個毛頭小子來說是很心痛的事,得端上150小時的盤子賺來的錢,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就不見了。

現貨賺的 期貨賠光了

「中間大概繳了30萬的學費,大部分都摔在期貨。」林承諺在2006、2007年操作上都是賺現貨賠期貨。由於不間斷地研究投資理財,林承諺拜讀許多巴菲特投資法的書籍,學會價值投資法則,再搭配索羅斯的波段操作,林承諺在股票投資上十拿九穩,但始終在期貨市場沒有突破性成長。

2007年接近年底時,林承諺認為台股漲多,因此指數在9300點附近時,便陸續出脫持股,果然加權指數於年底見到9860高點後反轉直下,2008年遭逢金融海嘯,林承諺遵循價值投資早已先行避開,台股則一路重挫至3955點。

當台股拉回至4000點時,林承諺嗅到此時是長線布局好時機,慫恿母親籌措資金投資,而在當時人心惶惶之際,林媽媽回絕了林承諺的請求,但林承諺並不死心,費盡心思讓母親就範。

由於當時AIG計畫出售南山人壽,林承諺便要母親將保單質借400萬元,但其實心裡明白南山資產大於負債,保單無虞,只是為了要用計讓母親出錢投資,不得不出此下策,成功調度出金錢後,再強力說服林媽媽「目前鴻海(2317)股價跌深,股價遠低於真實價值,且每年的現金股利拿來支付貸款利息綽綽有餘」,完成資金調度大計。

除了在62元買進60張鴻海外,林承諺判斷當時金融期跌深,便在463點買進一口,後來金融期連續上衝賣在550多點價位,短短幾天時間,便進帳10萬元,對一個高中生來說是很大的一筆數字,漸漸地,也讓林承諺對市場失去戒心,而在5000點時放空台指期,期指持續上攻軋得林承諺慘兮兮,但他忍著繼續拗單不回補,之前賺的10萬元很快又賠掉了。

期海繳學費 體悟嚴設停損

這一役的慘敗讓林承諺深自檢討操作策略,在現貨市場由於遵循巴菲特價值投資原則,因此只要時間拉長,股價都會回到合理水位,就如鴻海在買進之後又再度下跌,最低跌到52.6元,當時林承諺堅信市場先生絕對會還鴻海公道,因此挺過那段難熬的時間。但期貨市場不能如此操作,因此更加重視設立停利、停損點,「不能太過自信,一定要尊重市場」,林承諺親身體悟到風險控管以及尊重市場的重要性。

林承諺深知自己在期貨操作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把握白天可自行運用的時間,爭取到寶來曼氏期貨實習的機會,他形容自己剛去之時,猶如劉姥姥逛大觀園,欣羨法人投資機構能有這麼多資源可以運用,也對程式交易改觀,努力研究程式語言,設定自己的投資策略模型,也開始慢慢了解「法人看法」,期許自己能從散戶蛻變成法人。

林承諺表示,法人機構非常重視風險控管,時時檢視投資組合以及停利、停損點,而法人除了資源上的優勢之外,團體間的相互監督敦促、研究討論,均是法人操作能贏過散戶的原因。他表示,進入寶來曼氏與同事相互交換意見,讓自己在投資觀念和思考上成熟許多,經由吸收前輩的經驗,有自信能快速成長,少走冤枉路。

郭台銘拍肩鼓勵 勿怕挫折

身為鴻海小股東,林承諺把握良機參加股東會,並在會中提問郭台銘關於富士康員工加薪、跳樓員工撫卹金過高、通路布局三大議題,讓郭台銘印象深刻,會後離開時更拍拍他的肩膀,鼓勵「年輕就是本錢,不要怕挫折」,由於當時富士康連續發生跳樓事件,郭台銘肩負外界責難、內部管理的龐大壓力,一句話同時鼓勵兩個人。

林承諺表示,郭董的鼓勵,對好強的他起了很大的作用,激勵他好好把握年少歲月,持續充實自己,雖然有時難免覺得自己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研究投資上,沒有玩到,而且自己為了增加投資本金,節省用錢,對自己很摳門。「但是要我花超過它真實價值的錢,我花不下去!」價值投資法則已深植在林承諺的日常生活中。

林承諺做過最奢華的享受,是前陣子與家人到澳門賭博,但不同於一般人賭博靠運氣,林承諺在前往澳門前,先看書研究21點的必勝祕訣,了解「不求點數大,但求莊家爆點」成功機率最大,點數超過13點之後一定不補牌,而莊家因為16點以下強制補牌,所以爆點機率遠大於閒家,而這招果然成為致勝祕訣,家人都輸慘,只有他賺了2萬多元台幣。

對於未來的規劃,林承諺覺得自己還年輕,可以多方嘗試,但終究會在財金領域,只是不設限走哪一條路,「不侷限自己的發展」,多方位培養自己的才能比較重要。由於在理財投資上略有心得,投資報酬讓林承諺在金錢上有更多自由。

放眼未來 不侷限於台股

林承諺目前著手寫書,分享自已的理財經驗,內容將包含儲蓄、保險、信用卡、股票等理財工具,希望提供其他大學生理財知識、觀念,「理財要趁早,隨著時間拉長,風險會變小」。

因為在投資領域的專業知識豐富,以及穩健的投資作風,林承諺儼然成為周遭好友的理財顧問,甚至有朋友直接委託他代操,他也不負所託幫朋友翻倍獲利。這些經驗增加林承諺作為理財顧問的信心,「有機會將走理財顧問這條路」,幫助更多的人,將資產做有效的運用。

林承諺表示,因為目前自有資金部位仍算小,所以僅能布局台股,等資產成長部位夠大時,計畫將進軍全球股市,資產全方位布局。對於房地產也頗為熱中,「早點研究準備,等時機點布局」,並已規劃出一套投資邏輯,研究好各地區的每坪平均價位,「能有今天,絕對不是運氣」,憑著投資邏輯以及對財金訊息的敏銳度,林承諺珍惜努力得來的一切。

林承諺
79年次
目前就讀實踐大學夜間部財金系二年級
寶來曼氏期貨實習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想賺錢 先懂別人未知的事

不想被主力、老師耍得團團轉?
Smart智富月刊第144期 撰文者:李挺生

台灣是個充滿愛心的社會,那些手上股票每天漲停的股神,卻義務在第四台指導全民發財,偉大的情操真教人感佩。真要像他們宣稱的,每天都能買到一檔漲停板的股票,一年下來,財富可以增加超過2,200萬倍!只要開始的時候手上有10萬元,用不到一年,就可以買盡台灣所有股票!

能賺不去賺,還報我們賺,這些投顧老師要不是下凡修行的仙人,另個可能就是下山吃人的騙子。這次介紹的恰恰也是個投顧老師,而且是個洋和尚,但他真的是有錢人,名列富比士美國四百大排行榜的富翁―肯恩.費雪(Ken Fisher)。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2009年經過金融海嘯打擊後,身價還有13億5,000萬美元,約略為新台幣430億元。他是資產管理公司的老闆,在台灣會被叫作投顧老師。根據他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公開資訊顯示,從1995年到2005年這段時間,平均每年替代操的客人賺11.5%,比同期的MSCI全球指數 7.9%平均年報酬率高出3.6%!這樣的人寫書告訴我們要怎樣發財,當然有可信度。


在延伸閱讀裡列出的兩本書,也都是費雪的著作。《超級強勢股》是1984年出版的經典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代表作。在這本暢銷書中,他首創「股價∕銷售比」這個衡量成長股的指標,現在已經成為投資學必教的指標,也是所有股市分析軟體必擺的工具。《10條路賺很大》則是貨真價實的發財祕笈,書名很搞笑,讀起來很輕鬆,但是會挑戰你很根本的問題:真的想發財嗎?有多想?想到願意採取這10條路其中的任一條嗎?

選擇《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作為主打書籍的原因很簡單,這本邏輯性最好,願意的話,可以照表操課,著實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不必再被充斥市場的分析師、投顧老師所蒙蔽。

報章雜誌常說的常識 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費雪開篇就講,「真正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你知道什麼別人不知道的事?」他說的可不是內線交易、從特殊管道取得還未公開的公司訊息,而是市場還沒反映的資訊。有點難,對不對?所以作者把這拆成3個問題,希望能幫助讀者一步一步的建立在市場賺錢的思維方式。至少,可以降低被騙的機會,擺脫散戶追高被主力倒貨的宿命。

第一個是「我們所接受的市場常識,其實是錯的!」若不能破除這迷思,就會不斷的犯錯並賠錢。比方說:「高本益比代表高風險」、「鉅額預算赤字是不好的」、「利率上揚不利於股市」……有哪幾條是你相信的?

都是在新聞上很容易看到的標題,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並接受這些直覺上似乎有道理的講法。舉例來說,本益比是很多人學習基本分析時最早接觸到的指標,「本益比偏高是賣出訊號,本益比低是好買點」這樣的推論應該合邏輯,我自己都用這觀點寫過文章。

最有名的案例是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1996年用「非理性繁榮」來評論股市,背後支持他做這樣評論的邏輯就是「高本益比、高風險」這個迷思,結果股市又漲了4年,道瓊工業指數還漲了1倍。葛林斯潘並沒有意圖欺騙群眾,正如去年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說的,他只是不理解市場運作方式。費雪說,兩者是無關的!任何本益比,都有可能存在,所以不代表風險,也不代表未來的報酬。

先找出自己有哪些投資上的迷思,才可能避免犯錯,免除賠錢的悲劇,這是第一項修練的目的。

看似簡單的推論 不一定全是沒有用的

有了正確邏輯之後,再來想預測這件事。所有投資大師都說不要去預測市場走勢,包括費雪在內,也都持相同的立場。可是,對未來沒有預期,怎麼做投資決策?事實上,每個人,平庸的或明智的,都必須做分析、有推論過程,不然就跟壓大小的賭博一樣。第二項修練:「測量別人認為深不可測的事」,就是怎樣做這推論的功夫。

作者講的推論,其實很簡單,就是夏天很熱很熱,熱到一定程度之後,秋天來了,氣候就轉涼。有很多循環存在,弄懂這些循環,特別是民主國家的大選週期,再據以做多空部位的調節,就可以超越大盤。照這說法,明年是馬總統任期的第3年,為了拚連任,一定有利多,今年逢低買就會賺錢。這是分析美國100多年,近 30次總統選舉得到的經驗!

這種循環因為太簡單,以至於大家不相信,這就符合「別人不知道」這發財的條件。研究員因為對歐洲局勢不樂觀,所以認為下半年出口訂單不會像上半年那麼好,因此對台股持保守態度。用費雪的原則來看,歐洲的問題已經講了快兩年,就算真的有國家賴帳,對市場的衝擊有沒有預期大?此外,到了新學期開始,接著耶誕節,零售就是會比較好,好年冬有好年冬的好法,不景氣時也有相對好的旺季。所以當大家因為眾所皆知的壞事遲疑,正好是費雪加碼的好時機。

總結來說,這整本書都在講如何鍛鍊腦力、如何破解大家習以為常的偽真理。作者抨擊這些被大量傳播的概念、禁不起事實的驗證,但他也不斷強調,並非跟市場對作就可以致富,而是要理解金融市場如何運作當大家誤解這運作方式,會採取錯誤行動,創造出我們賺錢的機會。現在,你也會了,賺錢去吧!

從本書獲得的投資啟示:
1. 你所相信的其實是錯的!
2. 要測量別人認為深不可測的事
3. 你的腦袋會騙你

小檔案_李挺生
本文作者擁有20年專業投資經歷,從外資投顧研究員出發http://www.blogger.com/img/blank.gif,曾任基金公司產品規畫、基金經理人,2000年創設網路公司,從此脫離上班族生涯,改以創業者角度看投資。2005年赴上海,參與中國的公、私募基金運作,並涉足風險投資。作者自述,在這裡寫的,一定有理論根據、一定有人靠此發財、一定是作者自己繳過學費!但是修行在個人,祝大家發財。

書籍介紹_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

作者:肯恩.費雪、珍妮佛.周、菈菈.霍夫曼斯
出版:財信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近期稅務相關新聞

改善所得分配 房產全面加稅
【經濟日報╱記者楊毅、陳美珍/台北報導】2010.12.09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6023295.shtml

改善所得分配惡化趨勢,財政部擬多管齊下,將以租稅手段抑制不動產漲價利得歸私,財政部長李述德今(9)日將提出包括:限制多屋族利用人頭設籍坐享輕率、高價房屋分級課房屋稅,一年內移轉非自用住宅加重課稅等多項房地產加稅計畫。

立院財政委員會今日邀集財政部就「改善所得分配不公,縮短貧富差距」提出專案報告。李述德指出,國內貧富差距確有擴大現象,短期成因來自金融海嘯造成失業與減薪,導致中低所得收入下降;長期則是產業結構改變,人口老化。

以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統計,全台546萬個綜合所得申報戶,所得總額達4.6兆元,課稅前的所得差距倍數,97年及98 年分別是11.98倍及12.18倍,呈現擴大趨勢。不過,財政部分析課稅因素對縮小貧富差距的影響,97年最高所得組稅前所得占總所得比重是 52.8%,課稅後降為50.3%,減少2.5個百分點;相對低所得組則由4.3%上升為4.6%,增加0.3個百分點,顯示租稅對改善所得分配具有明顯效果。
(齊頭式平等,有值得高興的嗎?)


在租稅對改善所得分配確有效果下,李述德今天也將就房地產飆漲恐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提出擬以租稅手段,對房產持有與買賣者課徵重稅;其規劃如下:

一、地價稅持有多棟房屋者,目前以直系親屬設籍方式,可以達到多屋同享0.2%自用住宅用地優惠地價稅率的漏洞,改以限制凡是已成年的直系親屬,夫妻必須同處設籍,即只能享有一處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不能再分設二處,未成年子女亦須與父母同處設籍。現行非自用住宅地價稅率為1%至5.5%,意即目前以分籍方式享受優惠稅率的房屋,地價稅將至少增加4倍。

二、房屋稅房屋評定現值將從三年調整一次,修正為每年調整一次,以接近政府公定價格與市價的差距;目前房屋稅按使用用途,採單一稅率課徵的做法,將改視房屋價格高低分級課稅,住宅用房屋稅率目前只有1.2%,未來最高可達1.8% 。

三、土地增值稅:不動產在一年內移轉,土地公告現值沒有調整,導致土地漲價利益形容免稅,未來將就一年內移轉的房屋及土地的成屋及預售屋權利移轉交易,比照銷售稅制,在交易時按其交易價格加課一定比率的特別稅。

除對房地產加稅,財部也將動用查稅工具,針對豪宅、預售屋及豪華農舍做自用住宅使用者查稅。其中,豪華農舍因實際為別墅,與農業用途完全無關,半年間共追查1.2 萬餘棟,補徵地價稅超過5,000萬。




取消軍教免稅 101年實施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2010.12.09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6023300.shtml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8)日提出未來稅制改革的四大方向,包括檢討財產稅稅率與稅基、消費稅(能源稅)、所得稅和關稅。李述德表示,取消軍教免稅預訂101年實施,102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李述德昨天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賦稅改革執行情形」,他強調,近三年來已推動17項減稅方案,採機動性、分年實施,減稅效果包括發揮所得移轉、穩定物價、鼓勵投資、增加消費的誘發效果。

李述德指出,未來四大稅制改革,第一將檢討財產稅稅率與稅基,包括地方政府調整評定公告現值等,近期內將提報行政院。也就是對高所得、高財貨的特別稅法草案。財政部研議一年內買賣成屋及預售屋所有權者,將按售價加重課稅,但一年內買賣符合自用住宅條件的不動產者,不在加重課稅之列。

二是消費稅,李述德說,將加速推動綠色稅制,例如能源稅,及檢討營業稅相關稅制。

三是所得稅,李述德說,包括取消軍教薪資所得免稅、推動噸位稅、建立反自有資本稀釋課稅制度。其中取消軍教免稅,目前已交由立法院朝野協商中,預訂101年實施,102年申報綜所稅時適用。


股市房市退職所得 不排除納健保費基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0.12.09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023431.shtml

二代健保闖關受挫,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邀集健保局官員研商,除確定將無所得資料者改依「基本保險費」收取,對於民進黨所提健保費基需包括土地、證券交易等資本利得,以及退職所得,將不再堅持排除在健保費計算外。

衛生署官員說,「只要取得社會共識及技術上可行,健保費當然收越多越好」。

二代健保修法二讀前夕,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和民間監督健保盟拋出「虛擬所得」議題,指衛生署計畫把失業者和家庭主婦等依國民年金設算,有一萬七千兩百八十元的「虛擬所得」,引發朝野立委不滿,修法急踩煞車。

健保局副局長兼發言人李丞華表示,所謂「虛擬所得」是被有心人汙名化的名詞,也不是衛生署故意欺負失業或其他無所得者,事實上,以目前在健保第六類地區人口加保的民眾,包括待業和退休人士,平常月繳保費為七百四十九元,比起二代健保月繳四百六十七元,新制顯然會減輕負擔

他說,許多家庭主婦及子女依附先生為眷口,若先生月入五萬,一家三口目前保費是按五萬元的投保級距計算,但二代健保讓無收入的家庭主婦按國民年金設算收入,保費也會下降。

李丞華指出,健保必須設算每個人的所得來計算保費,如果各界反對按照國保投保金額,未來將改依原來的基本保險費或依下限保費收取。

他強調,目前投保第二、三及六類健保者約占健保總人口的四成五,這些被保險人絕大多數不會在二代健保增加保費負擔。

至於會增加保費者,主要以某些企業享有高額績效獎金、分紅制度的員工,及坐收利息、股利和租金所得的民眾,健保局估計在二代健保可因此新加二點一九兆的費基,比起目前僅以三點三七兆的經常性薪資作為計算保費的基礎,要擴大許多。

至於民進黨要求新增土地、股票和期貨交易所得,及退職所得等納入健保費基計算,李丞華表示,其實上述所得在財稅資料都有,問題是這些原本都計入國庫收入,會排擠其他政府支出。比較可行的是,從政府的稅收中比照菸品健康捐的立法,提撥一部分比率來挹注健保費,但「前提就是要加稅,各界會同意嗎?」


明年三月上路重稅嚴打炒房客 10趴起跳
2010-12-10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7477/112010121000095.html

為縮短貧富差距擴大,紓緩高房價引起的民怨,財政部決定對房地產投機客動大刀,加重課徵特種銷售稅!財政部高層昨天指出,將訂定單一特別法,對「持有一年內即轉讓的非自用房地產交易」、「預售屋買賣權利移轉」,以及「高價貨物消費(奢侈品)」等三項,加重課徵特種銷售稅

至於實施時間,財政部表示,將在一個月內提出方案,若社會有共識、明年二月底立院開議時順利過關,最快明年三月就可以實施。

財政部高層說,這項單一特別法規,立法目的不是為稅收,而是為了平抑貧富差距;課稅對象是高消費、高財產、高所得者。

財政部高層強調,這三項特種銷售稅,將設定課稅門檻,例如一年內買賣房屋逾三戶以上、總額五千萬元(或一億元)以上,不論虧錢與賺錢,均要課特種消費稅。至於稅率,將仿照最低稅負制模式,符合課稅門檻者,將額外課徵一○%以上,但低於三○%的稅率,確定的稅率仍要再討論。「因不動產交易金額大,課稅稅率較低;但奢侈品(如豪華汽車)金額相對低,課稅稅率較高」。

立法院財委會昨(八)日要求財政部等單位對「改善所得分配不公,縮短貧富差距」專案報告,認為房屋短期多次移轉是房價飆漲元凶之一,因此決議要求財政部在一個月內提出「針對周轉次數、加重稅率或採累進稅率之作法」,以遏止房價不合理飆漲現象,達到租稅公平。財政部長李述德立即允諾處理。財政部高層指出,「不必加重稅率,每次交易每次課稅就好」,將規劃課徵特種銷售稅,針對「持有一年內即轉讓的非自用房地產交易」、「預售屋買賣權利移轉」以及「高價貨物消費(奢侈品)」,加重課稅。但奢侈品的定義與稅率等問題,尚未完全定案。此外,針對豪宅、預售屋移轉等專案查稅,仍會持續進行。

李述德指出,針對高消費、高財產、高所得加稅,社會各界的意見很多,有三個可課稅時間點,包括進口、出廠與銷售時,具體方式還沒有定案。

李述德表示,在土地方面,將修法限縮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條件,開放讓地方課空地稅,並以市價課徵土增稅做為目標。在房屋方面,也將修法由三年改為每年評定房屋標準價格,並採分級課稅,以解決豪宅稅率過低的問題。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家有啃老族 我該怎麼辦?

近65%受訪家庭,孩子畢業後賴在家不工作
Smart智富月刊第144期 撰文者:林雅惠

張教授任教於國立大學,辛苦栽培兩個兒子到美國讀書,希望兒子能克紹箕裘,以後也當教授。為了讓孩子專心讀書拿博士學位,他要孩子別花時間打工,所以全額提供學費及生活費,結果,從碩士念到博士,兩個兒子6年在美國,吃住學費就花掉老教授1,200萬元的積蓄。

如今,兒子雖然學成歸國,卻懶得找工作。張教授私底下透過朋友,企圖幫孩子在大學裡謀個職位,沒想到兩個兒子知道後竟對著老爸吼說:「幹嘛要工作?你不是留了幾間房子給我們,只要把它們出租,靠租金就可以過活,何必辛苦工作?」

你或許以為這只是張教授個人把孩子寵壞的個案,那你就錯了!因為台灣「尼特族」現象已經愈來愈普遍。根據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周玟琪的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台灣15~24歲年輕人已有高達12.3%,也就是約有42萬人能工作卻未工作成為尼特族,亦即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財產生活。


名詞解釋_尼特族
尼特族(NEET)是指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一群人,年齡介於15歲到34歲;這個新興名詞最早現在英,是指結束義務教育後,既不升學也不工作,也不參加職培訓的年輕人。

再看行政院主計處5月份公布的最新報告,台灣15歲到24歲的失業率為12.38%,約10萬6,000人,是10年前的1.12倍。

待業超過4.5個月 就是一種警訊

針對類似現象,《Smart智富》月刊與Yahoo!奇摩理財網合作奇摩理財網合作理財網合作調查,在1,633位受訪者中,有64.7%受訪者表示家中小孩從學校畢業後賴在家中,其中,賴在家中1年以上者竟逾44%。


孩子賴在家1年以上者逾44%

針對這個調查結果,104人力銀行經理方光瑋表示,現在大學畢業生平均待業期為4.5個月,若是孩子超過這個期間還沒有找到工作,就是一種警訊。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今年30萬名大學畢業生中,估計有1成多的畢業生不準備馬上投入職場,其中近5成想繼續升學。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也觀察到,愈來愈多畢業生以「升學」為藉口,逃避進入職場。為此,她提醒,要是孩子超過1年還沒有找到工作,或者態度非常消極,父母必須了解孩子到底是「找不到工作」,還是「不想工作」,並進一步從旁協助。

深一層看,孩子長期賴在家中不工作,到底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父母的管教有狀況?依上述本刊調查,面對孩子失業在家,有33.9%父母是「不管他,愛怎樣就怎樣」,另外,75.9%的父母會繼續給孩子零用錢。

對此,廖清碧強調,父母的態度將影響孩子找工作的意願,要是放任不管或無限制的在金錢上給予資助,讓孩子誤認為「這輩子有靠山」,就更沒有動力積極地找工地。「父母必須學會傾聽與引導,讓孩子明白養活自己是最基本的生活態度。」廖清碧說。

在金錢的態度上,只有大約24.1%的父母採取「一毛都不給」的態度。財經作家劉憶如說,父母必須要畫清界線,講明「最長半年內,我只供你吃跟住,其他的手機費用還有跟朋友出去玩樂的費用,我一毛也不出。超過這半年之後的所有費用,你要自己想辦法。」同時,父母一定要說到做到。

對於孩子賴在家的原因,多數父母歸咎於大環境工作不好找的比重高達46.7%,只有25.7%的父母表明是因為太寵小孩。不過,專家卻認為,「父母態度」才是關鍵因素。就是因為很多父母認為「環境大不如前」,因此在父母默許下,孩子失業賴在家成為理所當然。

然而社會上並不缺乏工作機會,許多大企業每年更釋出固定員額給社會新鮮人,只要孩子肯放低身段、不眼高手低,還是可以在半年內找到一份「足以維生」的工作。

面對失業兒 父母要做到3要3不要

若家中真的出現「尼特族」,父母該怎麼辦?《Smart智富》月刊綜合方光瑋、劉憶如及廖清碧的看法,列出父母處理家中尼特族問題的「3要」與「3不」解決方案:

1. 要釐清孩子對工作的態度

廖清碧認為,孩子失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想工作」,另一種則是「找不到工作」,針對兩種類型的孩子,父母應該要分別對症下藥。以她的經驗為例,兒子從英國名校留學回台後,嘗試找財經領域的工作,卻不斷碰壁,長達1年賦閒在家,「我跟先生說好不逼他、不念他,因為我們清楚他有在積極找工作,心理壓力已很大。」

至於若是確定孩子屬於「不想工作」的心態,就要進一步釐清孩子「為什麼不想工作」?是因為沉溺於網路?還是害怕面對人群?還是在求職過程中曾遭受挫折,以致於對工作抱持高度的恐懼感?

「要是孩子失業好一段時間,又不急著找工作,就可能是心態上沒有調整好,建議帶去給精神科醫生看看,把問題找出來,心態調整好之後再出發。」廖清碧建議。

2. 要孩子提出就職計畫

劉憶如則建議,從孩子一畢業開始,就要找時間跟孩子開會,要求孩子訂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就職計畫,當中必須交代清楚每個月的支出,例如孩子說1個月花費大約1萬元,父母就進一步要求孩子去找一份月薪超過1萬元的工作。

「月薪1萬元的工作應該不難找吧!專職找不到就找兼職,再不然就是去參加職業訓練,做得絕一點就斷絕所有金錢支援,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劉憶如說。

方光瑋也認為,做一個類似的計畫,可以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不是符合他現在要找的工作,其他包括履歷自傳完整度、面試技巧好不好、以及專業技能是否符合職場需求,如果不足,可以進一步和孩子討論,尋求社會資源積極的培訓自己,以符合職場的期待。

3. 要孩子負擔家用或以工計酬

在孩子待業在家期間,劉憶如會要求孩子「以工代酬」,付不出水電費,就幫忙打掃廁所或洗碗,千萬不可以黏在電腦前面,或是跟朋友講電話講個沒完,要讓孩子知要,他對這個家庭有責任。「要給他一個目標,否則愈在家裡窩著就愈不想要出去工作,小心尼特族變啃老族。」劉憶如明白點出。

做到上面3項原則後,還請記得,千萬不要犯以下3個錯誤:

1. 不要讓孩子要多少給多少

「父母給的愈多,孩子就愈無法走出家。」劉憶如分析,孩子之所以敢賴在家,就是因為他知道父母一定會養他,一旦讓孩子清楚父母的底限就是「養你半年」或是「只讓你吃住,其他花費一律不給」,堅持個幾次,孩子知道父母是玩真的,必須靠自己時,他自然會有動力踏出家門、出去找工作。

「『不給』比『給』還難,因為很多父母擔心不給錢,孩子就從此不理他,那又如何?總不能養孩子一輩子吧!」劉憶如說。當孩子不賺錢一直伸手跟父母要錢時,父母應趁機告訴孩子自己在金錢上的壓力,包括什麼時候要退休、退休後的開銷及父母生病應該要怎麼辦,讓孩子學著去面對現實生活

此外,要是碰到孩子負債,「父母絕對、千萬不能幫孩子還錢。」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強調。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討論,在情感上充分支持他,助他尋找協商或解決債務的管道,但父母千萬不能直接跳下去幫孩子還錢,因為錢拿不回來事小,最重要的是這會讓孩子持續的依賴,永遠長不大也無法獨立。

2. 不要透過人脈幫忙安插工作

方光瑋說,很多父母比孩子還積極,每場職業說明會都來旁聽、做筆記,還會幫孩子舉手問問題,甚至連孩子面試,也會跟在一旁,「面試官會怎麼想?他們一定認為你的孩子還沒長大!」方光瑋說。

他也不建議父母透過人脈幫孩子硬是安插一個工作,他強調,「這樣父母欠人家人情,孩子還可能被貼上標籤,不如放手讓孩子多方嘗試,不要介入太多。」

3. 不要每次見面話題只談「工作」

廖清碧認為,失業在家的人,已經面對親友或同儕太多的異樣眼光,這時要是連父母對他(或她)還都只是談「工作找得如何」,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可能一觸即發,隨時會崩潰,甚至造成反效果。「反正你們都覺得我找不到工作,那我乾脆就不要找好了。」因此建議父母要以關心代替責罵、鼓勵代替嘮叨,多傾聽給建議,用雙向式討論溝通,應可引導孩子走出變成「尼特族」的危機。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打炒房 將課「暴利稅」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陳乃綾/台北報導】2010.12.03
http://www.udn.com/2010/12/3/NEWS/FINANCE/FIN5/6011650.shtml

一年內頻繁買賣不動產要課「暴利稅」了。財政部將在本月底提出對高所得、高財貨的特別稅法草案,一年內買賣成屋及預售屋所有權者,將按售價加課30%以下的重稅。

但這項措施將鎖定以投機炒作者為主,一年內買賣符合自用住宅條件的不動產者,不在加重課稅之列。

以新近成交的帝寶豪宅法拍屋總價2.8億元為例,依據財政部即將提出的新加重課稅法案,假設所有權人不做自用住宅使用,並在一年內再度出售時,稅捐機關即可按其出售價直接課徵一道「暴利稅」。


官員舉例,若其再出價為3億元,即使按10%稅率課稅,出售豪宅者就要繳出3,000萬元「暴利稅」,稅率若高達30%時,利得所有人就要繳交近1億元的特別稅。但在現行機制下,只要公告現值未調漲,漲價利益即歸私,政府完全課不到增值利益的稅捐。

這項針對炒房所新訂的專法形同是不動產版的「最低稅負制」,主要為抑制目前公告現值一年調整一次,在不動產飆漲時期、選在兩次公告現值調整期間買賣者達到免稅的不公平現象。

財政部的特別稅法草案,須送行政院拍版定案。據瞭解,按售價加課稅率,稅率原則上不會高於30%,行政院方面預計本月中旬開會研商確定最後稅率,再送立法院審查。

依據財政部規劃,將被納入加重課稅的不動產買賣範圍,包括成屋及預售屋,但排除屬於自用住宅的買賣案件。成屋若在一年內轉手,公告現值即使未調整,財政部也將以其銷售行為,仿照營業稅的銷售稅課稅概念,就其出售價格直接加徵一道特別稅。

出售價格則授權稅捐機關彈性認定,若可查得實際交易價格者,即按實價課稅;無法查得實價者,則按出售時的公告現值做為課徵稅基課稅。

除了一年內買賣成屋者外,預售屋買賣雖然目前已透過稅捐機關查核手段,補課所得稅,財政部此次也決定要納入特別稅的課徵範圍。

財政部雖然排除一年內買賣自用住宅者,不在加課特別稅的行列,但是將限縮只有符合自用住宅定義者,才享有免課的優惠,例如出售面積都市地區不得超過3公畝(約90坪)、必須做自用住宅使用且符合相關設籍條件。

個人覺得,這還是個風聲大雨點小的宣示政策,實際上很難課得到「暴利稅」,對投資客來說,要避開實在是太容易了!!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退休觀念4大錯,你犯了嗎

養老資金缺口,光靠政府補不了
Smart智富月刊第144期 撰文者:陳淑泰

再過30年,當你齒搖髮禿走在路上,每碰到10個人就有4個和你一樣是高齡人口,比例是現在的3倍!屆時,每1.5個生產者就要扶養1個退休老人,重擔是現在的4倍。不要懷疑,這是行政院經建會最新一期「人口推計」報告算出來的殘酷事實,看到這些數據,你還不趕緊開始準備退休金?

台新銀行資深副總林尚愷說,的確,台灣因為生育率低,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嚴重,也愈來愈多人有「及早為退休做準備」的觀念。但是有觀念是一回事,執行起來卻不容易,很多人常常半途「迷路」。經常在第一線了解客戶退休需求的林尚愷,認為一般人常有以下4大錯誤觀念:

錯誤觀念1:公司發的退休金、勞保退休金、國民年金,應該夠我退休使用了。
正確觀念:退休金準備應要替代所得70%才夠。

退休3支柱包括「社會保險」、「企業退休金」及「個人準備」,林尚愷說,理想的退休所得替代率70%即可維持老年生活的合理品質,然而以國內現況來看,社會保險及企業退休金提供的所得替代率仍然不足。


以 35歲的上班族王小姐為例,目前月薪3萬5,000元,假設未來每年調薪3%,工作25年後於60歲退休,屆時月薪約為7萬3,000元。假設勞退新制退休金僅由雇主提撥6%,退休基金年報酬率為3%時,退休後每月約可領7,000元,再加計勞保年金每月約1萬7,000元,及國民年金投保30年後、到 65歲才可領取每個月6,800元,換算每月所得替代率僅約42%,僅達理想的所得替代率70%的6成。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靠第3支柱「個人準備」,才能夠讓退休生活沒有缺口。


只靠勞退、社會保險提供退休金仍不足

錯誤觀念2:現在才剛入社會,每個月存不了多少錢,晚一點再做退休規畫就好了。
正確觀念:及早準備,從小錢就能開始累積複利效果。

有了薪水之後可以開始強迫自己儲蓄,及早準備才有足夠時間儲備退休金的本錢,發揮時間複利魔法的效果。

假設你想在60歲以前,存到800萬元退休金,你在35歲就開始,每個月只要投入8,411元就夠了;40歲才開始,每個月就得投入1萬3,581元;如果前面提到的王小姐等到50歲才開始,每個月就得投入4萬3,728元才行,金額是35歲就開始的人的5倍。


愈早開始存退休金,複利效果才大

錯誤觀念3:退休準備金委託別人管理,要付很高的手續費,不划算。
正確觀念:人性有弱點,很難紀律投資,由專人管理可免除情緒判斷,獲利報酬還能高過管理費。

人性總有弱點,在低點時會因為恐懼而不敢進場,等到不怕時投入,往往已經買在高點了,所以往往很難有紀律地投資。

林尚愷有個同事,每次見到股市好,就把退休金挪出來買股票,但總是套牢,忍痛停損後,這筆錢又縮水一大半;幾次循環下來,還是決定交由專業人士管理,可以免除情緒性、或是人為判斷。同時,專業的受託機構因為有研究團隊,對市場商品熟悉度高,也可以達到完整的全球配置及風險分散效果。林尚愷說,通常這些正向效果帶來的報酬,會遠高出你所付出的管理費用。

錯誤觀念4:去年股市漲很凶,退休準備金帳戶的投資報酬率超棒,趕快獲利了結,入袋為安好了。
正確觀念:退休金需要長期準備,要賺的是穩定的「時間財」。

很多人存錢的出發點是做退休準備,但一看到投資有獲利時,就會心癢、想要收割投資成果。

林尚愷說,退休準備最重要的是賺「時間財」,要長期且規律地投資,時間愈長,錢滾錢效果才會愈明顯。一直想挑選買賣點、只能賺「機會財」,無法維持長久。林尚愷建議,常常在退休準備半途迷路的人,可以把錢放在一個獨立帳戶裡,與其他短期投資的錢區隔,或把存款簿或印章讓另一半保管,讓自己無法輕易挪動。

延伸閱讀:存退休金 謹記2目標、3要件

把錯誤觀念導正後,就可以開始列出2個目標:
1. 時間目標:準備幾歲退休,距離現在還有幾年幾個月的時間?
2. 金額目標:希望退休時能有多少準備金?或是退休後每個月要多少錢才足夠?

執行時則要謹記3要件:
1. 收支平衡:不能只做事後的記帳管理,而是要事前強迫儲蓄。拿到薪水就把退休準備金存到獨立戶頭,避免無謂開銷。
2. 選對標的:如果選錯標的、報酬率太低,也沒辦法達到退休準備金利滾利的目的。距離你目標時間較遠時、可以拉高積極型資產比重,往後每年再逐步調低。
3. 選對方法:一定要長期且規律地投資;現在流行「定期不定額」,在中短期投資是不錯的概念,但其中摻入人為判斷,就有可能出錯;作為退休準備,以定期定額即可,景氣長期循環向上,就可以獲得不錯報酬。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龍頭股低買不賣 教師身價2000萬

堅持等到好價錢才進場
撰文者:劉萍 Smart智富月刊第144期

張錦輝單養1檔台化,輕鬆累積4,000萬元身價,還能每年坐領百萬元現金股利,讓我很羨慕。但是,他前後花16年時間,讓我覺得太久;而且股票太集中,也讓我怕怕。心中不免懷疑:難道沒有更快、更安全的做法嗎?

投入本金500萬元 1年股利收入高達近百萬

直到我遇見在高雄教書的謝永盈(化名),他教了我一套更快、更穩的養股致富法。今年55歲的謝永盈,再兩年就可退休,8年前,才開始學做股票;沒錯!從完全不懂股票到養股累積出千萬元身價,他只花了8年。

謝永盈合計投入的本金約500萬元,目前資產價值已達2,000萬元,等於變成為4倍,今年領到的現金股利則已將近100萬元。他是怎麼辦到的?怎麼會這麼快?


2000 年以前,謝永盈自己沒碰過股票,但有將一些錢交給已經退休的爸爸拿去「炒」股。只是老人家忙進忙出多年,卻沒什麼賺賠,讓謝永盈直覺:一般人做股票只是在浪費時間,根本很難賺錢。直到看了一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報導,他對股票投資的印象大為改觀,也從此改變他的人生,「原來存到好股票,錢會不斷長大,生活也可以好好過。」

接著,謝永盈花1年時間,研讀巴菲特投資相關的書,甚至花錢去上「巴菲特班」,學習如何效法巴菲特投資股票。「看到最後,發現巴菲特投資原則最關鍵的只有兩個:一是先挑好公司,再來就是等好價錢。」他說。

在台股裡要挑好股,用巴菲特選股原則可以選出不少「好公司」,但謝永盈只挑他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做為養股標的,包括台塑(1301)、裕隆(2201)、中鋼(2002)、統一(1216)等共4檔。

Tips_巴菲特投資原則
好公司:成熟產業的龍頭股,長期維持高獲利(股東權益報酬率>15%)、穩定配息
好價錢:股價被低估時,通常本益比要低於12倍
操作:找到好公司就靜待好買點,然後長期持有,除非公司體質變壞,否則永遠不賣;透過每年配股配息,加上股價上漲,累積財富

階段1》存錢等進場 預留生活費,餘錢逢低分批買

而接下來,才是投資股票能否賺錢的關鍵——要能等到好價錢。2001年年中,謝永盈盤點自己帳戶裡的錢,先預留一年半的生活費,剩下的積蓄還有約220萬元,全部轉到股票帳戶,準備進場。

結果,等了不到半年,全球股市因為網路泡沫崩盤,行情大跌,台股在18個月內,大跌超過6,900點,指數從萬點高峰直挫到3,411點才止跌反彈。許多好股票在這樣的跌勢中,連連重挫,本益比跌到10倍以下的股票比比皆是。那時候台塑、南亞聯袂跌破30元,裕隆跌破15元,統一更是一度跌到歷史低價區,只剩10元不到。

就在這時候,謝永盈第1次進場了!雖然不是買在最低點,卻是見到重挫就買進。「因為不知道股市會跌多久,所以就一次買1、 2張,買完如果股價又跌,就再買;只要股價沒漲,就一直買。」謝永盈回憶。總共花了2~3個月的時間,手上可用資金全部買光,他主要看好的4檔股票,每檔都至少買進10張以上。

有20年股票投資經驗的富鴻理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成蔭認為,謝永盈這種「等」好股跌到低檔時才建立部位的做法,因為站在「買低」的基礎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光會買低還不夠,「養股」效益要加大,還得繼續養。為了準備下一波進場的資金,謝永盈開始每個月從薪水中撥出4成、近3萬元存到股票帳戶中,「先存進來,免得花掉,等到有好價錢時,才有錢可買。」

階段2》逢低再加碼 若銀彈不足,選獲利預估高的

這階段,謝永盈的子彈不像第1次進場時那麼多,無法像之前那樣,一次買進4檔股票,這時就得在核心持股中進行挑選。

謝永盈說,在股價低、股利殖利率高等條件都大致相當時,他會去找研究報告,看哪一家公司年度預估獲利比較高,就先買那檔股票。像2001年買進後,當統一又出現跌到10元左右的低價區,他都會進場1、2張的撿。

雖然可以買的公司很多,「但重點是有沒有好價錢,沒有就不買,錢先存著,耐心等便宜價,到時錢也多了,買的張數更多。」謝永盈自信地道出自己的心得。

堅持「等好價錢」的原則,讓謝永盈又等到一次好機會。那是2003年4月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肆虐台灣期間,他發現統一股價跌到9.5元,因為手邊又存了一些錢,就2、3張的買,一買又是10多張。

另外,在這一年,謝永盈的核心持股還多增加了1檔長興化工(1717),會選到這一檔股票,是他受邀到長興化工演講。演講完後,和長興員工聊天,發現這家公司的員工都對工作積極投入,加上公司獲利和配股都不錯,員工對公司前景很有信心。

回家後,謝永盈開始上網找資料,確認長興符合「好公司」的條件,加上當時股價跌到16元附近,創近1年新低,他開始一張一張敲進,同樣存了10多張。

與一般股民不同,平常都上網看股票資訊的謝永盈,在大盤重挫或是發生金融風暴時,他會特別去號子逛逛,只要看到平時熱鬧的交易廳冷冷清清,就馬上加買3、4張。「當電氣用品打折時,大家會搶著買;為什麼股票打折時,大家卻不敢買?我當然要趕著撿便宜!」謝永盈得意地說。

但是,好公司不會天天有好價錢讓你買,所以謝永盈常常1年買不到兩回,有時甚至一整年都沒得買,他就專心工作、繼續存錢,備好銀彈等時機。

以他操作的這8年經驗看,平均2~3年左右,就會有一次進場的好機會。「只要逢低買,累積財富的效果很快就會出現!」這樣的信念支持他耐心等下去。

階段3》用股利滾入 遭遇金融海嘯,也還是賺

謝永盈運用這套養股術,到2006年,光台塑1檔股票,含配股已累積超過50張,成為他的第1大持股。「從這一年開始,我每年領的股利就超過70萬元,所以,我不再投入薪水,光用股利再投入就夠買了!」他說。

不過,這套養股法在2008年遭遇嚴重考驗。那時謝永盈帳上資產一度已超過1,500多萬元,但11月金融海嘯發生,股票價值快速跌到剩780多萬元。短短3個月,資產價值縮水幾乎一半,「當時心裡很不舒服,開始懷疑這樣養股到底對不對?」

喜歡研究的謝永盈開始思考,他先計算自己從頭到尾投入的資金,發現大約是500萬元,以當時股價計,等於還有5成的獲利;而且股價在跌,但他的股利卻沒少領。

除了計算自己的投資成績單,他也比較一些朋友的「慘況」。當年聽到他要用200萬元長期養股時,有位朋友也拿同樣金額買股,但做的是短線價差交易。這朋友一次買進就是數十張,剛開始,1週可以賺30、40萬元,1年累積成交金額上億元,但幾年下來,本金卻虧到只剩下10多萬元。

兩相比較後,加上那一年謝永盈領到近100萬元的股利,對自己養股術的懷疑頓時消失,於是把當年領到的現金股利,馬上再投入逢低買進。

初期效果不明顯 撐過3年,財富就會快速增加

「這樣投資像是坐摩天輪,不刺激卻很穩;相反的,賺價差像坐雲霄飛車,很刺激,但對心臟不好!」謝永盈如此分析。

2009 年7月,景氣確定復甦,很多人還不敢進場,那時晉昂投顧總經理洪瑞泰經營的「巴菲特班部落格」上,某一天出現一段留言:「8年下來,我一共投入500萬元在好公司上,幾乎只買不賣。2年前就沒再轉錢到股票帳戶,配的股息已經夠買股票了。目前資產在1,500萬??每年這時候開始領股利,已經接近個人年所得,日子很好過的,不是嗎?何必要把投資弄得那麼複雜!」

這一段留言,不但激勵巴菲特班成員,也引起我的注意,讓我找到謝永盈,並領教這套簡單易做的養股術。

問他這8年養股的心得是什麼?他的回答很直接:「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工作,你的錢能花多久?養股票,這兩個問題可以一次都解決!」

今年7月,又到了謝永盈領「年中獎金」的時候,他結算,帳上股票資產價值已超過2,000萬元,領到的股利還是近百萬元。謝永盈建議,年輕人用這套方法,剛開始效果可能不明顯,很容易放棄,但至少要撐過3年,財富就會明顯增加,到時候「你就會愛上這方法,並且持續下去」。


謝永盈養股歷程 以統一為例

【專家分析】大眾證券副總經理 黃嘉斌:
堅守4原則賺股利又賺價差

謝永盈選的都是產業龍頭股,加上堅持低檔買進,大幅降低了持股成本,相對使得所領的股息殖利率能夠提高,長期投資下來,報酬率會比定期定額買股要好。再者,因為持股成本夠低,當他要退場時,還有機會賺到價差。我很認同這樣的做法。但是,提醒投資人,若要仿效他的做法,以下4點必須要堅持:

1. 必選龍頭股
這是第一前提,尤其是像中鋼、台塑這種景氣循環股,遇到景氣往下時,公司獲利會減少;若不是產業龍頭公司,可能就會虧錢。所以,記得!選龍頭股才安全!

2. 買進價要低
萬一買價過高,退場時,你的本金就很容易虧損。所以切入點很重要,就算不可能買在歷史低點,但也要堅持每次出手都買在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低時。

3. 看月線操作
景氣循環股每次在買進時,可用月線判斷循環價位的區間,通常大概1年走多、接下來1年就會走空。例如去年上半年走空要買,今年就不要碰,先存錢,等明、後年跌到循環低檔時再進場買進。記得!每1~2年會有個相對好買點出現,這樣操作,報酬率會提高很多。

4. 適度分散
原則上,存3~5檔股票就具有風險分散的效果了,雖然與集中買1檔來比,分散布局的報酬率可能會拉低,但用時間累積,最後報酬不見得差。不過,資金少的投資人,建議先集中存1檔股票累積股數,不適合太分散。

延伸閱讀:存股心得

1. 存股等於自己替自己多加一份薪水
2. 長抱股,別管股價,只有股利才是真的
3. 個股配現金最好,股本不會太過膨脹,公司不會被掏空
4. 選好公司、等好價錢,價錢到了就一直買
5. 存股就像種果樹,時間到了就澆水,但千萬不能砍樹


資產組合

小檔案_謝永盈(化名)
出生:1955年
學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建國中學教師
現職:高雄師範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