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錢》2010年7月號 撰文:朱國鳳
不管是新鮮人或是職場老鳥,想儘早攢到第1桶金去圓夢,前述6 大方法,可以交錯運用,譬如拼本業、也拼外,儘早攢到資本後投資或創業,不同的賺錢引擎、馬力全開,就能加速第1桶金的達陣機會。但是不管採取6大方法的哪一種,都須遵循下列步驟,先立定夢想目標,開始攢資本與知識,隨時觀察機會,找到機會後即知即行,才能讓第1桶金與賺未來的更多桶金,既快且穩。
步驟1 立定目標、敢於夢想
在台灣已經進行到第6 屆的「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根據歷屆得主歸納出來的圓夢信念,有一句話最富啟發意義︰「永遠要給自己一個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實現夢想,因為敢於夢想、立定目標的力量是很驚人的。
全球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如果沒有在10歲時,就立志要在25 年後成為百萬富翁,他不會認真攢資本、攢知勢,致富之路可能會起步得更晚。日本股神是川銀藏,小學畢業到商社當學徒,就已懷抱夢想,要效法同樣是貧農出身的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最後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一樣征服天下。
因此不管你的夢想是想要環遊世界、實現財富自由,重點都是要勇敢的去想,並且儘快立定目標。
步驟2 開始攢資本
104人力銀行進行「上班族圓夢計畫調查」,回答的夢想內容五花八門,但是上班族認為圓夢的首要困難是「沒有足夠的錢」。該單位曾進行的另一項調查 ︰「活到100歲不能錯過的瘋狂事──夢想篇」,前3大夢想是「環遊世界」、「每年去一個不同國家」、「不必再為任何人工作」,這些瘋狂夢想都需要一大桶金。因此立定夢想目標後,接著就要開始攢資本。
上班族努力攢資本的管道,不外乎拼本業所得、拼外快,然後努力攢下來,因此在攢資本的階段,就要避免不必要的資本消耗,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就特別建議年輕人愈晚買車愈好,不管是新車或是中古車,都是最會消耗可貴資本的「負資產」。
王應傑也提醒,人脈也是資本的一種,「同學會不要只是吃吃喝喝,可以進一步交流商機,甚至是籌募資本的來源。」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曾表示,「月薪如果只有3、4萬元,要攢的就不是有形的金錢資本,而是無形的人脈資本。」戴勝益首次創業時沒有錢但是朋友們相挺,很快就籌到1億多元資本,因此他建議,與其為了省錢而離群索居,不如朋友真心交陪。
步驟3 同時攢知識與觀念
沒有先學習到正確知識與觀念,就想投資或創業,結果就是賠掉第1桶金,或是得而復失。要注意的是,正確觀念比知識更重要。「獵豹財務長」郭恭克當年先慘賠一桶金,不是因為專業知識不足,而是因為缺乏正確觀念。對於不少大學證券社團忙著畫線圖的作法,他相當不以為然。他認為投資不是愈早愈好,無知的投資只是浪費子彈,你想輕鬆賺到第1桶金,別人還想輕鬆賺你存下來的辛苦錢。
1990年,郭恭克忽視股市崩盤警訊,因此揹上百萬債務;王應傑則是從央行已經接連敲了3記警鐘(提高重貼現率、提高存準率、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而警覺到房市即將轉空,因此能夠全身而退。
王應傑早在國中時期就很愛閱報,但是家裡訂不起報紙,因為當時縣府新聞室主任是鄰居,王應傑放學後一定會去新聞室讀報,假日新聞室沒開,他還會拿竹竿從門縫伸進去,把報紙勾出來看。入社會後,固定閱讀工商與經濟等產業報紙,天天關心國際局勢與經濟脈動,因此養成廣泛的知識與觀念。
步驟4 隨時隨地觀察賺錢機會
福彥電子董事長鄧鴻吉的第1 桶金150 萬元,是靠發明紅外線感應水龍頭賺來的。但是當時已問世一段時間的2 種電子裝置──紅外線與電磁閥,為何是鄧鴻吉這個高工學生想到可以結合應用?因為他一直把還沒被滿足的需求掛記在心,隨時隨地觀察解決方案。
在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的構想出來之前,鄧鴻吉就已經先設計一種用腳踏板控制出水量的裝置,並且動手做了一個原型,裝在浴室水龍頭上測試,因為腳踏板力道不好控制,水花噴了一身,測試結果失敗。但是鄧鴻吉沒有放棄,仍然放在心上。當課堂進度教到紅外線,他想起來在設計腳踏板出水裝置時,曾在五金街看到電磁閥,才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將兩者結合,於是才有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的誕生。
現在超商隨處可以買到的10 元輕便型雨衣,誕生過程是一位中年失業男,坐在台北光復國小對面的麥當勞時想出來的。他看到放學的小朋友在雨中急奔,當時市面上只有傳統較厚重的雨衣,小朋友不願意放在書包,遇到突然而來的陣雨,就只好冒雨狂奔回家。
失業男因為收入中斷,隨時隨地都在想賺錢機會,這幕景象給他靈感,動念要將雨衣輕便化,找上塑膠袋工廠委託代工,失業男因此賺到一桶金。其實,不管是發明,或是投資隨時隨地有賺錢念頭,當機會來敲門時,才能及時把握。
(文未完,全文見《Money錢》2010年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