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定存族煩惱》低利率時代怎麼理財?

30雜誌‧黃正勳
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766

個案 Winnie的理財煩惱:
1只相信定存。但目前台幣定存利率不到1%,無法打敗通膨怎麼辦?
2很多人說:錢不該只放銀行,但是很怕投資賠錢,我還能怎麼投資?
3手邊有200多萬元,想買一間約20坪的房子。但擔心買房後,手邊沒現金沒安全感。

個案描述:
Winnie是一家出版社的資深員工,月薪大約5萬元左右。跟一般時下年輕女性上班族不同,她早早就知道退休不能靠政府、靠父母,只能靠自己,因此很積極努力地存錢。

一開始,Winnie存的錢都讓媽媽拿去跟會,年報酬利率有10%。後來她知道跟會風險很高,因此他開始將每月結餘的錢分2部分,1/3跟會,其他就拿去銀行存定存。這樣保守的理財方式,讓Winnie出社會7年下來,也存了200多萬元。


看到身邊親朋好友買股票、基金大多賠錢,Winnie斬釘截鐵說,「我只相信保本保息的工具。」她喜歡保守的理財方式,她說,「賺錢很辛苦,賠一點點我都受不了。」

直到2008年,全球降息風之後,她發現1年定存的利率不到1%,無法打敗物價上漲率,她才開始想是否有其他類定存投資工具,可以讓她有多一點的利息。由於目前利率很低,她開始想乾脆去買房子來存錢。

她認為房地產是實質資產,而且可以長期穩定增值,確實是個可以取代定存的工具。但她擔心,買了房子之後手邊就沒現金,「沒錢在身邊很沒安全感。」Winnie說,所以即使心中有買房打算,她仍遲遲沒有行動。希望在專家顧問的協助下,買房的願望可以在2010年實現。

專家 黃正勳
CFP理財認證規畫師、前匯豐銀行放款部主管

其實風險是針對不了解該投資產品屬性的人才有,如果很清楚某個投資工具的特色,風險就能降低。

Winne首先要知道,定存利息只是彌補物價上漲的損失,資產完全無法增值。而她認為定存沒風險,其他投資工具有風險,其實也是錯誤的觀念。

當定存利率無法打敗通膨時,它就是實質損失。相反的,當很清楚某個投資工具的屬性,即使它會淨值波動,我們仍然可以找最好的時間點進場,把風險降到最低。

對Winnie來說,應該立刻採取以下3個理財行動:

行動1 :設定少量資金轉投資工具

將少量資金投資其他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例如:債券型基金、外幣定存等。(編按:可參考類定存標的篇)

這些類定存報酬率都可以比新台幣1年期定存高,有的是保本保息商品,有的保息不保本。即使是保息不保本也有方法可以降低淨值波動風險,等熟悉後再提高投資比例。Winnie可以先以少量資金介入,藉以了解這些產品不同於定存的風險宣告。

行動2 :先找一種工具學投資

跟學騎單車一樣:開始總是要先坐上去練騎一段,才能有所感受。

用在投資上,就是先找一種投資工具,譬如共同基金,只投入其規定最低的投資金額。因為一旦進場投資之後,就會關心與感受到自己的投資;等一段時間對投資有了認識之後,再來做整體的投資規畫。

行動3:選擇抵利型房貸

以Winnie提供的財務資料,代表最低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約30萬元(5萬元×6個月)。

購屋自備款剩170萬元;每100萬元房屋貸款,所需支付還款利金額為6060元/月(以20年,4%利率試算,還需考量未來利率調升空間)。

假設每月可支付250萬元的房貸支出(月付金就是15150元),所以購屋總價為420萬元,就可對應需求坪數20坪,找到合適房子所在的區域行情21萬元/坪(420萬元÷20坪=21萬元/坪)。

不過上述為簡化的流程,仍需將購屋相關支出,如裝潢、稅費等計入。另外,可利用抵利型房貸,達到省息與保留現金在手邊、比較有安全感的2個目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