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新制上路 你不可不知投資型保單穩賺密碼

今周刊 563 期 撰文/洪正吉

前言:投資比重無上限的舊式投資型保單,於十月一日開始停售,新式投資型保單正式上路。仔細檢視,新投資型保單強化保障需求,如果只想靠保單投資獲利,無論新舊制,長期持有才能嘗到甜頭。

投資比重無上限的舊式投資型保單,於十月一日開始停售,新式投資型保單正式上路。原本只想單純投資,結果趕在十月前買投資型保單的民眾相當多。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全球股市漲勢不斷,加上舊型投資型保單十月開始停售,因而出現壽險公司瘋狂推銷的現象。

※銷售爆量 隱藏爭議

根據統計,今年前八月國內投資型保單首年保費收入達三千二百二十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一○.九%。如果以每張保單年繳三萬元保費計算,前八個月,國內壽險公司就賣出一千萬張投資型保單。

民眾之所以對舊式投資型保單趨之若鶩,主要是金管會規定,保險公司十月開始必須改賣新投資型保單。其中,保單的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一定要有最低比率措施,保戶的保險保障也要是投資帳戶的一.○一至一.三倍。簡單說,保戶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投保最低保障額度,卻不斷把錢投入投資帳戶,換取保險保障以外的附加功能。


例如,過去年繳三萬元保費,可以有超過兩萬元的錢選擇投資,只保留一小部分作為保障規畫;現在保障的比重一定要高過投資,三萬元最多只能拿一萬五千元去投資。

為了避免爭議,金管會也限制保險公司收取的行政作業費用總和,不能超過保戶繳交總保費的一五○%,而且費用至少要分五年收取,第一年度從保費扣除的行政成本比率,最高不能超過六○%;加額投資的行政費用,也一併限制不得超過加額保費的五%。

全球人壽副總經理劉靖珊分析,過去部分保險公司的行政費用,都集中在前一到二年收取,導致業務員喜歡替保戶規畫高額目標保費,藉此賺取高額佣金,但保戶實際投資金額很少,造成許多糾紛。新制實施後,佣金最少分五年收取,對保戶的保費運用更有利

家住新竹的陳媽媽,就曾因為保險公司過分集中在前幾年收取行政費用而吃虧。年過六十歲的她,去年想投資,透過獅子會朋友介紹,跟某家壽險公司業務員,買了一張年繳三十幾萬元的投資型保單。

今年五月陳媽媽出現周轉問題,繳不出保費,剛好又發生全球股災,陳媽媽擔心血本無歸,表明要解約。此時業務員才跟她說,現在解約一毛錢都拿不回去,建議繼續保留。陳媽媽十分生氣,「我知道提前解約會有損失,但怎麼可能一毛錢都拿不回來。」

最後陳媽媽才知道,該名業務員為了賺取佣金及業績,把陳媽媽的三十幾萬元全部依目標保費規畫,也就是首年繳交的三十幾萬元,全部被當行政費用吸收,一毛錢也沒投資,當然就一毛錢也拿不回來。

陳媽媽更火的是,保險公司還大言不慚地說,「三十幾萬元也不是毫無價值,因為業務員已為你保了一千萬元的保障額度。」為了避免損失慘重,陳媽媽選擇續繳第二年的保費,但因為周轉確實有困難,只好開口向小孩借錢。

※節稅空間 不如想像大

舊式投資型保單搶購的另一原因是節稅考量,因為投資型保單屬保險商品,身故時不論死亡給付或投資帳戶價值,原則上都不列入遺產稅額計算,具有隱藏資產的功能。也因此壽險業務員都打著「享有無上限投資免稅優惠」的訴求,吸引許多高資產階級,簽下巨額保單。

財政部對此相當感冒,認為違背租稅公平,是一種規避稅負的行為。但金管會基於保險產業發展,堅持投資型保單本質還是保險,因此不同意財政部看法,雙方爭執不斷,金管會才會推出新的投資型保單,希望增加保障比重,減少爭議。

據了解,財政部還是不滿意,最近頻頻對投資型保單下手,只要實務上投資比重過高,國稅局就會依實質課稅原則,要求補稅。亦即,如果是為了提高投資比重、達到節稅功能而搶購,未來被課徵遺產稅的風險一樣存在

日前國稅局就針對中部一名大地主開鍘,該名地主生前規畫購買巨額投資型保單,保費幾乎完全運用於投資,死亡時保單價值約達六千萬元。

國稅局認為這份保單與一般投資行為無異,因而將六千萬元的保單價值,全部併入遺產總額課稅,稅額高達三千萬元,還加處一倍的罰鍰。

信實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羅友三指出,趕在十月前買投資型保單,雖然投資比重可以無上限,但未來是否真能節省遺產稅,不確定因素仍然很高。由於新制只是要求保障與投資必須有對等比例,有錢人現在一樣可以進行規畫,至於是否達到節稅效果,就要看國稅局未來的認定

ING安泰人壽資深行銷經理姜懷英認為,投資型保單的最大好處是以較低的保費,取得壽險的保障,並且兼顧投資收益,讓資金運用更具彈性。

今年四十歲的林小姐,就因為買了投資型保單,而達到保障及投資的雙重效益。八年前考量與先生的家庭風險保障,林 小姐買了一張五百萬元保額的傳統壽險保單。

三年前因故離婚後,林小姐重新調整資產配置。基於不確定是否再婚,她把原有的壽險保單,轉換為投資型保單。

林小姐的考量是,離婚後依舊有保障的需求,但因為不確定是否再婚,離婚後的保障額度已不需要像過去一樣多,因此改以投資型保單為規畫。

長期而言,如果林小姐退休後需要現金,原本的壽險保單必須解約拿回解約金,此時原有的保障將全部消失。當然林小姐也可以辦理保單貸款,但會延伸出貸款利息。相對的,投資型保單比較靈活,林小姐退休後即使把投資本利全部贖回,還是可以保有壽險保障,而且保障的成本又較傳統壽險便宜

整體來看,新投資型保單上路後,影響較大的是以投資及節稅為主要訴求的族群。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新舊制,投保後的前五年解約一樣都會賠錢

※長期持有 才有賺頭

根據舊制,如果是前收型的保單,行政費用集中在前五年扣除,尤其首年高達一○○%,因為投資金額少,提前解約一定虧錢,若投資報酬率不佳,虧得更多。如果是後收型的保單,雖然強調行政費用延後到第十年開始收取,但提前解約的解約金約在二○%,還是拿不到好處。

至於新的投資型保單,首年行政費用最高可以扣到年繳保費的六○%,前五年平均每年三○%,除非年報酬率逾三成,否則前五年解約一樣不划算。

劉靖珊建議,無論投資型保單如何變化,本質還是保險商品,與單純的投資不同,投保後一定要持有十年以上才能看出效益。由於保戶必須自負盈虧,投保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及風險承受度,並採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才是穩健的作法

※投資型保單 最適合穩健年輕族群

投資型保單最大特色是兼顧保險及投資需求。其中,保險保額採彈性處理,依繳交保費多寡,去計算保額高低,與傳統保單先設定保額,再按年齡計算固定保費不同。基於保費可彈性規畫的原則,愈早買投資型保單,獲得的保障倍數也會愈高。

至於投資部分,主要是依投資金額及投資標的績效,享受報酬。由於新制規定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比重,不得高於保障的額度,因此想投資多少金額,就得先買多少保障,愈早買當然也就愈划算。

不過,無論何時開始投保,因為投資型保單的效益,最少要五年以上才能真正顯現,想要短線進出的民眾,收益會被行政費用吃掉,反倒是長期穩健型的客群,才是最合適的對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