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八月底前除權息 八檔穩賺股

商業周刊第 1027 期 作者:李佳頤

拜多頭效應之賜,台積電、奇美、台塑迅速上演填權息行情, 但接下來台股是否能上攻並站穩萬點,聯發科和股王伍豐將是關鍵指標。

多頭效應席捲全球,在「外資加內資加融資」三資齊聚的拉抬下,今年台股除權息行情表現亮麗。指標股台積電僅花了七個交易日就完成填權息,奇美電只花三個交易日,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塑與台塑化也快速填息。

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指出,只要多頭行情氣勢不變,接下來其他個股的除權息行情值得期待。德信投信總經理儲祥生認為,除了現金股利本來就配發很多的台塑集團外,今年比較特別的是,聯家軍當中的智原除權息後直接跳空漲停,已接近填權,代表今年的填權息行情將銳不可當。

據估計,今年光是企業配發的現金股利就高達一兆元,若加上退還給股東的現金,共計一兆二千億元,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指出,今年除權息行情的熱絡程度,即使許多大股東因課稅考量、先行棄權,但股價卻依然可以連拉數根漲停板,氣勢確實強勁。

後續到九月份,還將有大量上市櫃公司將除權息,其中,七月二十五日除權息的聯發科、以及七月三十一日將除權息的股王伍豐,兩檔指標股的走勢,將直接影響市場對後續除權息股的判斷,尤其是伍豐,由於該股股價在千元附近,又將配發七.七元的股票股利,依目前價位估計,一旦除權將讓股價出現逾四百元的波動,填權行情會如何走,備受矚目。


指標股聯發科 指數已高,牽動填權息行情

高價股是台股未來能否站穩萬點的關鍵,除了伍豐之外,IC設計龍頭股聯發科,更是國內外法人的重點觀察指標。

聯家軍今年的除權息行情表現堪稱亮麗,除聯陽七月三日率先除息,當日立刻填息外,隨後幾乎是連日漲停,智原也是跳空漲停一步到位,接下來,聯發科會怎麼走?因為大盤已經靠近萬點,投資人到底要參加除權息?還是棄息,等到除息之後再逢低買?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證券為首的外資法人,最近陸續調降聯發科投資評等,代表對聯發科股價上漲空間有疑慮。

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的評估報告,若以企業價值/營收比來看,聯發科今年與明年分別為七.二與六.三倍,其他國際一線IC設計族群則分別為三.三與二.九倍;至於經美國會計制度(GAAP)調整後的明年本益比,聯發科為二十三倍,也接近同業二十五倍平均值,意味著股價再漲空間將有限。

大華投顧董事長杜金龍指出,聯發科相較已進行除權息的個股,填權息行情的確會比較吃力,因為大盤已來到相對高點,股價在除權息前又已先漲了一大波。相較台積電、台塑之前除權息,正值台股從波段低點向上大漲階段,未來,聯發科要能順利填權息,必須要有更多利多題材,才能刺激行情走得更順利。

除了高價股的除權息和填權息行情將直接影響大盤走勢外,杜金龍指出,想要參與除權息的投資人有兩點必須注意。第一,個股所屬產業趨勢必須向上,不但第二季財報數據要漂亮、第三季營運展望也要明確。第二,個股的籌碼必須由法人鎖定,如果是融資增加太多的個股,在除權息結束後賣壓將大量出現,除權息後的填權息行情將不如籌碼被法人鎖定的個股。

本刊顧問楊燿宇則建議,產業前景看好,營運數字一直成長的公司,如果又只配息未配股,投資人應可參與除息。

至於其他個股是否參與除權息,不但要看個別公司的產業前景,還得看在除權息之前,股價是否已經大漲。以今年營運極具爆發力的迅杰、群聯、茂訊等科技股看,這些個股既有配息也有配股,由於除權息前,股價均已大漲,建議在除權息前可先將一半或是更多持股獲利出場,待除權息後,如果股價開始填權息,再將剩餘持股賣光,只留股子,如此才能將風險降至最低。 相反的,如果個股只有配息沒有配股,或是配息非常高、配股極少,本身營運又非常看好,只要不考量賦稅問題,即使除權息前股價已漲,仍建議可以參與除息、除權。

至於如果除權息前,股價並未大漲,公司營運只要穩健、或是下半年具爆發力的個股,則建議可以抱股參加除權息,不但能賺到息值、還能賺到後續股價上揚的差價

精實資訊總經理林志祥則從下半年營收展望、以及個股上半年的獲利狀況,挑出八檔到八月底前將除權息的個股,推薦投資人可以參與除權息。

其中,統一超、允強兩檔個股因為參與股東可享三○%以上的高額所得稅抵扣權,本業獲利又穩健,是值得參與除權息的個股。

雖然市場普遍看好台股今年的除權息行情,直攻萬點信念堅強,但下半年科技股的「投資風險」,仍是擬參與除權息股東們必須特別注意的。

下半年停、看、聽 科技股隱藏五大風險

美商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點出科技股的五大風險:一、廠商對下半年需求太過樂觀、拉高市場預期;二、今年3C產品旺季需求都是出現在下半年,但消費者預算有限,故「預算排擠效應」需特別注意;三、去年底因iPhone即將上市、拖累iPod出貨的「觀望效應」也有可能發生;四、不時會成為股價變數的員工分紅費用化議題,在股價處於相對高點時、特別容易成為市場關切焦點;五、如果實際銷售狀況不如預期,就會有存貨問題。

除此之外,由於從明年開始,以IC設計業為首的科技股將正式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科技業大老闆一方面循循善誘旗下員工「以後就得勒緊褲帶、不能再無限制發放股票」,但卻趁著今年最後一次不必費用化的機會,發放比過去幾年更高比重的股票,以留住優秀員工,有此狀況的公司後續填權是否順利,將直接影響科技股的後市,投資人必須留意觀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