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別把高收益債基金當定存!

Smart智富月刊 第135期 撰文者:蕭碧燕

一位退休的老先生打電話到公會來,他形容自己投資很保守,都買債券型基金。因為聽了我演講,他想開始積極投資,希望我推薦幾檔股票型基金給他。我問他,「你都買了哪些基金?」結果,他告訴我:「都是高收益債。」

從這例子,我發現,很多人對「高收益債券基金」認知錯誤:把有「配息」的高收益債基金當成是「定存」,誤以為自己是保守投資。加上最近高收益債基金績效好,許多投資人更注意這類商品。因此,這堂課我們就來徹底了解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屬性、以及投資這類商品應具備的觀念。

高收益債,雖然名稱叫「債券」,但是,這種債券卻是高風險商品,他的投資內容大部分是企業發行的公司債。這些債券之所以被稱為「高收益」,是因能讓投資者享有高報酬率,既然是高報酬,當然就伴隨著高風險。所以,就投資屬性看,這種債券是積極型商品,千萬不能把它跟投資屬性偏保守的定存相提並論。


高收益債券基金本身又可分為「積極型」與「保守型」。如何判斷一檔高收益債券基金投資上是偏積極、或偏保守,就看基金的投資組合與方針。如果一檔基金持有高比重的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即BBB級以下),那麼這檔基金的風險就會比較高、屬於積極型,相反的,偏保守型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則會以投資等級、即債信良好的公司債為主要投資標的

為什麼積極型的高收益債可以賺到高報酬?道理很簡單,因為這類基金買到的債券收益較高。為什麼收益會高?因為發行這些公司債的企業債信較差,所以必須支付較高利息,投資者才願意買它發行的債。因此積極型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收益愈高,風險也愈高。這類基金能不能買?就看個人是否願意承擔這些風險。

另外,最近基金業者也大舉發行「新興市場債」,報酬表現和高收益債券基金相似,都很突出,但兩者投資標的完全不同。一般來說,新興債大部分是去買新興市場的「政府公債」,買公司債的比重較低,因為新興市場的公司債信用更差,如果新興市場債的投資內容是去買公司債,那麼這檔債券基金的風險是相當高的。

投資新興市場債要注意這類基金的「流動性」問題,尤其是景氣不好時要特別留意,去年金融海嘯時,就有很多新興市場債暫停贖回。以俄羅斯來說,就是一個波動非常劇烈的市場,只要波動一大,即使基金投資的是當地的政府公債,碰到市場暫停交易,基金還是得暫停贖回。但是,同一時間高收益債則未見暫停贖回,因為高收益債主要投資歐美市場,流動性比較好

有投資人會說:「高收益債券基金可以配息,可以買了放著長期持有!」這邊要提醒大家,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一定要有兩個觀念:第一,觀察景氣是否落底;第二,看利差水準。首先,買高收益債基金一定等景氣落底時才進場,若無法確定景氣是否會往上也沒關係,但至少一定要等到景氣確定落底了,才能出手。

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是指公司債及金融債券殖利率,與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之間的差距。據統計,美國高收益債過去10年的平均信用利差是6%~6.5%,因此一般以此標準為高收益債的合理價格。只要信用利差高過6.5%,就值得買進,相反的,利差縮小,代表價格愈高,此時進場就得小心

10月中旬時,美國高收益債與10年期公債間的信用利差是7.67%,代表目前還有資本利得空間。但這不代表現在就應該要去買,而是如果想配置高收益債,現在買,價格還有上漲空間,等到信用利差減到6%時,則代表投資風險愈來愈高。從表1來看,美國高收益債信用利差在2008年12月曾高達21%,當時全球景氣一片低迷,現在則縮小到8.15%,價格已經漲了不少。


利差低於6.5%,風險就愈高

我常說,高收益債信用利差過6%就是一個警戒線,你要不要買?就問你自己要不要承擔這個風險,因為6%有可能縮到1%,可是,跨過6%後,表示隨時都得承擔風險,且風險愈來愈高,這一點你必須特別留意。

小檔案_蕭碧燕
◎學歷: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
◎經歷:安泰投顧理財諮詢部副總、彰銀安泰投信企劃部及壽險通路副總、國際投信企劃部經理、光華投信企劃部經理、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第四組、淡江大學講師
◎現任: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