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科技股是熱錢新戰場

科技基金下半年翻身有理
《今周刊》599期

美國次貸問題造成民生消費緊縮,原本預期會影響消費品汰換意願,衝擊科技產品需求。但由近期公布的科技業財報顯示,科技產品早已脫離「消費品」的定位,而成了「生財必需品」。如此一來,科技股翻身就顯得合理,而且應該還有延續機會。

■撰文‧今周刊楊紹華

大約是從三月中旬開始,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開始轉強,四月分,費城半導體指數跟進向上。以三月一日至六月五日期間觀察,兩項指數的漲幅分別達到一二.二六%及一九.九六%。至於美國道瓊指數的同期表現,僅有小漲二.七六%。

忽然之間,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成了世界最強的指數之一,以近三月漲幅而論,大概只有拉美及東歐指數,才能與其相提並論。而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所對應的科技產業,也就成了近期市場觀注焦點。


隨著股價走強,全球型科技股票基金近期表現出現了全面性的同步轉強演出。觀察國內已核備的全球型科技股基金整體績效,至六月五日,近三月績效全數為正報酬,且半數基金的報酬率超過一○%以上,表現得既漂亮又整齊。不過,若檢視近半年、近一年的報酬率,看到的卻是一片負數。近半年,各檔基金全部都是負報酬;近一年,僅有兩檔基金的淨值出現正成長。

近期超強是事實,然而在此之前,股市急跌時科技股毫無抗跌能力也是事實,如果單就台面上的績效數字來作判斷,對於科技產業的後市預測容易陷入多空錯亂。然而,如果探討科技股大翻身的資金面與基本面因素,則不難得到一個明確結論:科技股翻身有理,下半年續強可期!

對於科技產業今年的成長性,前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師謝國忠一向抱持謹慎態度,他總是說,在沒有看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出現之前,科技產業很難會有爆發性成長。到現在,他的看法仍然沒變,「去年有Wii、有iPhone,今年什麼都沒有,所以科技股的成長性還是不能過度樂觀。」
■資金面/科技股是熱錢新出路

不過,對於近期美國科技股的強勢表現,他卻又十分肯定地明白表示:「這的確不只是非理性的反彈,而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資金表態。」謝國忠認為,從這一波的反彈,足以推論,下半年科技股仍有投資機會。

關鍵在於資金面。 (現在各國已經開始朝向資金緊縮的方向走,加上通貨膨脹使得民眾的錢更要花在民生必需的刀口上,哪來多的閒錢買科技產品呢?)

謝國忠一向重視國際熱錢的流向,在他的解讀當中,油價之所以一路高漲,與其說是供給吃緊,更重要原因是來自於國際熱錢的積極炒作。「資金太多了,總要找到炒作的地方,美國次貸問題出現以後,沒有太多的投資標的可以炒,於是,具有長線話題的能源和原物料,就成了熱錢集中火力的去處。」而現在,這些資金多了一個新去處,就是科技產業。

謝國忠表示,科技業今年的成長力道雖然不易樂觀,但從四月以來陸續公布的企業財報觀察,「至少,科技產業的基本面沒有惡化。在尋常時期,這沒什麼了不起,絕對撐不起股價,但在當下的全球整體投資環境當中,沒有惡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好消息,足以吸引市場資金開始轉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