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跟著三大高手投資權證

只要一千元搶搭多頭賺錢快車
《今周刊》671期 撰文:蔣士棋

眼看著股市節節高升,許多資金不足的投資人,卻連一張股票也買不起;這個時候不妨考慮單價不高,波動更劇烈的權證。《今周刊》特別邀請三大高手,暢談他們的權證投資經驗,以作為讀者投資權證的參考。

看到今年年初以來股市的多頭行情,許多人反而望之興嘆。原因無他,早早就被炒高的股價,相當於一道道高門檻的「進入障礙」,把手上資金不多的投資人拒於門外;不論行情多好,也與他們無關。

然而,除了一般股票以外,其實還有權證可供選擇,不但單價低,而且波動幅度比個股大,只要看對趨勢,報酬比個股還高(當然風險也很高)。

談到權證,寶來證券金融市場處執行副總經理邱榮澄也認為,新手投資人進行權證交易,只要對個股有自己的看法、適時認賠出場,同時慎選優良的交易平台,就能輕易上手。不過他也提醒,權證畢竟與個股不同,除了一般的基本、技術分析之外,還必須觀察買賣價差、每日交易量以及隱含波動率,才能在投資權證時無往不利。


所以,即使手上的資金有限,只要能善用權證,同樣能享受多頭行情下股市飆漲的樂趣!

學術分析派林清茂/三加十法則 掌握進場良機

穿著筆挺西裝的林清茂,乍看之下不像是位投資高手,反而多了幾分學者氣息;但實際上,他撰寫的權證投資研究書籍,三年內已經出到第二版,甚至還為券商的自營部門開班授課,講授權證的操作策略。「權證的好處是成本低,幾千塊也能玩,而且槓桿高,可以以小搏大。」

從一張台積電權證入門

談起權證投資,林清茂認為,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香港的權證交易量占股市成交總額的二○%左右,台灣只有二%不到,我覺得潛力無窮!」

他投入權證投資已有十二年的時間。他回憶,民國五十三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台電公司服務,從事研究企畫的工作,後來又報考政大企研所。當時正好台灣預備開放電力市場自由化,台電就要求他撰寫一份相關的研究報告作為參考。出乎意料的是,報告完成後不但博得公司的好評,甚至還有其他學校邀請他去講授研究方法的課程,讓他在實務與理論兩方面都累積相當的經驗。

退休前,他被派到英國考察,無意間開啟了他對投資的興趣。「那時候原本是要研究國營事業的民營化,剛好接觸到他們的證券市場。」現在回想起來,林清茂認為,當時才發現台灣跟英國對於投資的認知實在有很大的差異。「像是我自己,一輩子都很努力工作,可是不會理財。」因此,等他回國後,立刻辦理提早退休,開始把全副心力放在投資。

當時正逢台灣剛開放權證交易。出於好奇,他也跑去買了一張台積電的權證。「大概十年前的事了。」他回憶,這第一筆的權證投資就讓他賺到超過三倍的報酬率,也讓他決定把研究重點放在權證上。

這個時候,他鑽研超過四十年的研究方法正好派上用場。「每個企業的發展歷程都有創業、成長、成熟、衰退四個不同階段。」林清茂邊畫圖邊解釋,對投資人而言,要鎖定業績好、有成長性、有轉機的公司,投資報酬率才會高。「簡單說,就是要掌握小型的業績成長股。」他補充,「不要擔心股價太高;高價股才有續航力!」翻開一張張的圖表,林清茂解釋,他每季必做的功課,就是根據當季的每股純益推算自己的目標股價,再跟實際價格相對照,從中找出還有爆發潛力的股票。「除了每季一次,有新的題材也得重做一次。」林清茂說。

從研究個股交易量著手

除了基本面的分析以外,技術面的解讀也不可或缺。「用基本面選股,用技術面決定買賣時點。」他強調,每一支股票不論漲跌,都有固定的脈絡可循。「要先弄清楚波段的樣貌,不要一看到起漲就去追!」

如果想要參與權證投資,他建議先從研究個股開始,尤其是交易量的變化。他解釋,個股在上漲時,一定有交易量支撐;但只要一拉回,交易量也會大幅縮減,表示進入盤整階段,可以伺機尋找買點。「如果這支股票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創新高,回檔也沒有破前波低點,就是明顯多頭股票,更值得關注。」此時,再搭配三日均價以及十日均價的變化,只要一出現三日均價跌破十日均價的死亡交叉,意味盤整即將告一段落,下一波漲勢即將開始,正是買進權證的好時機。

「千萬不要追高」,林清茂告誡,權證的巨幅波動雖然吸引人,但萬一發生虧損,傷害也很大;一定要先觀察一、兩個漲跌循環,確定市場的多空行情以及個股的走勢後,再決定如何投資。而且,千萬不能認為權證只是短期交易,與個股基本面無關,自己平常得多做功課,才能真正掌握到權證投資的精髓...(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71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