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害怕通膨錢縮水 該怎麼存月退金6萬元

Smart智富月刊.第 119 期 作者:方德琳、王妍文

2000年,李潤紅從重慶嫁來台灣,跟丈夫建立了一家四口的家庭。35歲多的他們正處於家庭負擔最重的時候,一方面要打理子女教育,另一方面還要為自己的退休做準備,正是台灣典型中產階級的縮影。這麼辛苦的時候,卻因為去年投資的基金都賠錢,他們憂慮該怎樣度過難關?理財投資該怎麼調整,才不會打亂人生的步調?

我是大陸重慶人,因先生曾被派到大陸工作而認識相戀,在2000年時我隻身嫁到台灣來。我本身學資訊也會寫程式,可是初到台灣時,因身分的關係沒辦法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開銷只能依靠先生的薪水支撐。一直到2006年,我才終於能工作。

小檔案_李潤紅
年齡:35歲
職業:工程師
家庭成員:
已婚,2名子女,1個5歲、1個6歲


先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大陸工作,我一個人帶2個小孩在台灣生活,很多事情無法相互照應,所以我們計畫在15年後就退休。

日前,我們家難得到台東旅遊後,先生有了一個退休後在台東置產的新願望,但以目前的家庭財務收支,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期待嗎?


擔心通膨 未來的錢會縮水

我受限於身分是大陸配偶,不能參加勞工退休提撥,不像我哥哥在大陸是公務員,政府會照顧他們退休,但是我得自己準備退休生活,感覺很沒安全感,所以我對理財很認真也很有興趣。

我有記帳習慣,隨時掌握家庭支出情況。先生與我兩人生活很簡單,消費也很保守,像是先生原本想買車,後來經過我說服放棄了,想買昂貴的攝影器材,也請他從出差津貼中籌措,不能動用每月固定薪水。我很擔心通膨,很多錢都不敢花,除了回大陸看親人,我從來沒有出國過,為了順利達成退休願望,我會盡量「省!省!省!」

基金虧損 慌亂中停掉扣款

會來健診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我曾經在衝動下單筆買了50萬元的基金,現在多數虧損,慌亂下,我就停掉一些定期定額扣款的基金。

我常看《Smart智富》月刊,慢慢吸收到要資產配置的想法,也知道家庭保險規畫很重要。但我現在手上這麼多檔套牢基金,我該怎麼調整?另外,我先生買了很多保險,因為看不懂保單,也不知適不適合,感覺也好像不夠,希望專家幫我看一下保單。此外,我有兩個小孩,要供養他們念到國立大學,要準備多少費用呢?整體來說,我們都不亂消費,希望專家可以進一步幫我規畫,看看我們全家的理財方向要如何調整,才可以達到理財目標。

【需求目標】

1. 為虧損基金進行資產配置

去年單筆買了多筆基金,目前處在虧損中。想根據家庭財務規畫,重新做資產配置,這樣手上的基金該如何調整?

2. 現有的保單是否需要補強

感覺保險保障不足,不知道現有的保單是否有要補強的項目,哪些保險可以刪除?

3. 子女教育金該怎麼準備?

想要15年後退休,有兩個子女還在就學,這兩部分到底該準備多少錢?如何準備?

【專家建議】黃柏仁:用定期定額輔助 15年後存到退休金

先檢查一下李潤紅夫妻的總收入,在科技業工作的他們,薪資收入加上理財年收入共有300萬元,這個數字代表他們已經位在台灣前10%屬於高所得家庭。而他們年度總儲蓄率高達72%,這是我幫客戶做理財規畫以來,儲蓄率最高的案例。

台灣平均儲蓄率是20%,即使與他們同等收入的家庭,儲蓄率也僅40%,所以就年度收支管理來說,他們的狀況相當良好,完全無可挑剔。甚至我還認為,他們可以讓生活品質再高一點,多花一點,整體家庭的幸福感會再增加。

我花比較多時間是跟李小姐確認她的財務目標。退休的部分,李小姐希望15年後,他們夫妻兩人每月要有6萬元的退休生活水準。根據這個目標,我以通膨3%,以及未來這筆退休金每年固定有3%的收益條件來回推,15年後,他們應該要準備2,500萬元。加上他們打算在台東購屋,預計要花800萬元,這部分也要加進去一起做準備。在子女教育基金上,李小姐想要幫子女準備上國立大學的資金,至少也要籌備約700萬元。

意外風險要納入估算 壽險保額宜再加碼

在規畫如何達到這些財務目標之前,必須先檢查他們家庭的保險規畫。目前他們整體的保費支出占總收入約12.2%,還算健康,但以壽險內容來說,必須估算萬一發生意外,要維持家庭的基本生活開銷,包括年度支出、房貸或子女教育準備……等,則她先生的壽險保額不足100萬,李小姐的保額則不足300萬(編按:這部分根據他們夫妻兩人各自的收入貢獻度來計算)。

如果保障希望足夠照顧到另一半的生活,先生須再加碼600萬保額,李小姐則再加碼200萬。預計這樣1年的總保費支出約多出4~5萬元。至於醫療險部分,我認為以他們現有高所得狀況,加上健保體系,他們的保額已經足夠,不需要再調整。

固定提撥定期定額 籌備教育金、退休金

針對高收入家庭,通常我會以年度報酬率7%進行財務目標的規畫,是相當保守安全的作法,不需要冒太多風險。先看子女教育基金部分,我建議他們先從儲蓄帳戶撥出小孩子前10年的教育費用149萬到定存帳戶,應付隨時可能的花費,另外每月定期定額1萬6,283元來籌備高中後的教育基金即可。

退休金方面,以他們目前籌備期15年,要達到退休後每月有6萬元生活費,現在每月應固定提撥10萬5,787元,台東買地的部分則要每月提撥3萬3,583元。

綜合分析,李小姐在提撥目標準備金後,年尚有33萬7,000元的可支配所得,扣除他們須額外支出的保費4~5萬元,仍有餘錢來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每月收支餘額 分批買進台灣50

至於哪裡找到7%報酬率的基金?ETF指數型基金屬於被動型投資,長期指數報酬率約5%~7%,以李小姐希望退休後是在台灣生活,那麼最能與台灣經濟成長、通貨膨脹率等做連動的投資工具,我認為「台灣50」指數股票型基金最適合。李小姐可將每月收支餘額與年終分紅配股收入分批買進「台灣50」,利用年報酬率 7%與複利優勢,達到儲蓄退休基金的目的。

以此標準來檢視她目前的基金組合,我建議可保留全球型基金,而新興市場或能源等高風險基金可以全部轉換到台灣50,即使捨不得,一定要保留部分新興市場基金,我也認為不宜超過她總投資金額的10%。

小檔案_黃柏仁
現職:聯合財信資產管理公司副總、上班族投資理財網站經營人
資歷:擁有CFP執照


【專家建議】黃信維:意外險應是壽險額度的2倍

李小姐擔心他們家庭保險保障不足,我一一檢視他們的保單。

如同另一位專家黃柏仁的看法,我也認同他們夫妻兩人的壽險額度都不足。經過計算,李小姐至少不足400萬,王先生不足100萬,但她其中有一張「南山終身醫療」100萬,如果是帳戶型醫療險,那麼沒發生醫療給付時,100萬可當作壽險保額,那李小姐的不足額度仍有300萬。

但壽險不足的部分該如何購買才經濟?我建議,子女教育跟房貸所需負擔,因為容易計算責任終了時間,可以購買保費較低廉的定期壽險就可以。至於遺產稅、應急準備與喪葬費等所需要的資金,因為無法預期發生時間,則用終身壽險來補足

醫療險的部分,李小姐他們最欠缺的是可以彌補全民健保無法照顧的支出,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能將這一部分補起來。通常,我會建議客戶實支實付型與日額型醫療險都可購買,但前者的功能設定為病房費、手術費跟雜費支出,後者,就把它當成看護費與薪水補貼

我會建議李小姐把意外險的額度拉高為保壽險額度的2倍,因為意外最害怕半殘,半殘的話,意外險通常只賠一半,建議李小姐保到800萬,以應付萬一半殘情況,家庭所須面對的風險。

小檔案_黃信維
現職:富鴻理財規畫顧問公司總經理
經歷:安聯人壽處總監、擁有CFP執照



規劃前VS規劃後

【理財後心得分享】

李潤紅(約診對象):終於釐清財務狀況 生活更有方向

經過專家的歸納整理,我終於弄清楚家裡的財務狀況,不再像以前一樣雜亂如麻,只要照著專家的建議規畫,原來不用太複雜的投資,我和先生就可以輕鬆達到我們的財務目標,甚至還有閒錢可以稍微提高目前的生活品質。

不過,主張過儉樸生活的我們,不太會因此增加家庭的開支,未來我們將會給父母更多的幫助,也會將部分金錢用在慈善捐助上,甚至對興趣愛好的預算可以再大方一點。此外,透過專家的解說,也清楚了解家人的保險缺口有多大,對於不足的部分,可以積極補強。

比較遺憾的是此次我先生沒能親自參與健診,但透過我的分享,先生現在也比較會關心家裡的財務狀況了,並對財經新聞也開始注意囉,這算是意外的收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