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Buy and Hold取代I Love You?!

萬寶周刊 764期 跟狄龍

股市下挫時,執迷不悟的多頭看法多是基本面穩健,投資者仍應買進持有,做長期投資。但歷史資料卻顯示,投資者做長期投資,往往是不願停損、住進「套房」的鴕鳥心態。

※買進持有的矛盾

買進持有的基本邏輯是股市長期都是多頭,投資者買進公司股票或共同基金,其時間點毫無所謂,投資者若願意等待,都能夠獲利。

投資者實際作為,往往是在慘遭套牢的情況下,才會頑強地堅守「買進持有」的策略。圖1是指在紐約交易所上市股票,投資者平均持有的時間。其中1932、1942、1949、1962、1974及1990年皆是重要的股市低點位置,也就是空頭市場重要的底部、投資者死抱持股最久的時候。



特別是1929年股市崩盤,1929~1932年股市跌了89%,隨後1930年代發生經濟大蕭條,投資者損失最為慘重,持股愈久愈不願賣出持股,1942年時,投資者平均持股時間創下過去近百年最久的紀錄,長達10年。

投資者習於在空頭市場堅守買進持有的策略,係因期待股市反彈、回到成本之上,然股市持續下挫,只好將持股繼續擺著,安慰自己是長期投資者

而當股票市場從空頭底部開始上揚時,投資者這時最該執行「買進持有」策略,緊抱持股不放,但投資者交易反而開始活躍,從1942年迄今60餘年,投資者持股時間大幅下降,至2007年剩下9個月,甚至比1929年還低。

另一諷刺的是,在股市底部時,投資者最應增加投資部位,但卻毫無興趣。以美國股市1980~1982年大多頭的起漲點來看,在1979年8月《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宣稱「股票已死」,當時股票占家戶單位的金融資產比例最小(圖2),但股市卻是一路上漲,是最容易獲利的時候。



過去8年股市的報酬率其實不佳(表1),比短期定存還差,最近股市又接連下挫,著重長期投資的說法又開始被提及,這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專注長期」被不斷談論時,務實的作法或許應是:「離開市場,耐心等待」



※長期 我們都已經死了

20世紀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在1929~1932年投資慘遭重創,不得不說出「長期,我們都已經死了」。可以想像得到的是,股市重挫,投資者面對融資即將斷頭,有破產之虞,已經快沒有明天了,遑論長期投資

每個人的投資偏好和財務狀況不同,投資股票到底能忍受多少年的虧損或者是沒有獲利,很難有個定論。但如果說要忍個十餘年的時間,相信很多人會受不了。

先提個最極端的例子,道瓊工業指數在1929年達到高點,隨後指數崩跌,一直到1954年才回到此位置。一個45歲正值壯年的投資者,若不幸買到1929年的最高點,緊抱持股不放,隨後將開始漫長的折磨過程,他的頭髮漸少變禿,肚子變大,小孩也長大離家了,歷經總統胡佛、羅斯福(四任)、杜魯門及艾森豪任內兩年,他才損益「兩平」。

但這位投資者果真損益兩平嗎?他於1954年將股票賣出,取回的本金若考慮購買力,只剩下1929年最高點的三分之一。苦苦等待25年的結果,仍是所獲不多。這還沒有考慮到投資者買的公司是否早已倒閉的風險。

若投資者認為1930年代美股經驗是少有的例子,就舉台灣投資者最熟悉的本土股市。台股三次上萬點分別是1990、1997及2000年,盤中最高點的時間及指數位置(表2),歷經已達18年,台股名目指數從未突破過1990年2月的高點,若以美元計價,結果更不堪,1997、2000年兩次的高點,甚至還比1990年的最高點還要少了26%。(其實這也代表著台灣最風光及國力最強盛的時期就在1990年,從此一去不回頭,不斷走下坡。)



也就是說,若有一位倒楣的華僑,因為愛台灣,匯了100萬美元,買在1990年2月台股的最高點,迄2000年名目最高點賣出時,只剩下74萬美元,長達10年的等待,還是損失了26%。

※倒金字塔式投資 風險大

即使最近幾年開始流行配現金股利,對名目指數有較大的影響,考慮此因素作估算。若以2004年占台股權值最重要的台積電開始配發現金股利,將這幾年做為重要的基準點,並以每年樂觀的數字500點去評估,這4年台股因配現金股利,少了2000點。

而台股此波最高點發生於2007年10月30日為9859,當日匯率為32.41,若加上2000點為11859,仍比1990年的最高點低了7%。再者,以實質指數來看為366,仍比1990年的最高點低了25%。也就是說這位愛台灣的華僑,歷經了18年的等待,小孩從出生要上大學了,還是損失了25%。

當然投資者買在最高點或許最是倒楣,但投資者若在1927年投入美國股市,享受了兩年的獲利,若緊守持股不抱,歷經1929~1932年股市崩盤,也要到1948年名目上才能損益兩平,時間長達21年。

再者,更糟糕的是一般投資者在股市狂熱時,多以「倒金字塔」的方式投入資金,漲得愈凶,投入資金愈多,或者財務槓桿使用更大,一旦市場反轉時,若不是被斷頭,就是損失更加慘重

此外,若沒有其它較佳的投資策略或能力觀察長期的走勢,在高點慘遭套牢後,心理不斷地受折磨,真正到了底部,損失最為慘重,反而該是大舉買入時,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同時也缺乏膽量及勇氣買進,整個投資節奏完全被打亂了。

※名目與實質指數的背離

從圖3來看,在1929~1949年、1966~1980年兩段期間,名目指數出現崩盤,長期緊抱股票的報酬率並不佳,而兩段期間以黃金計價的實質指數都是崩盤的,跌幅最多都超過90%。

若歷史可以為鑑的話,自2000年以來迄今8年,股票的名目報酬率確實不佳,但股市名目與實質指數出現嚴重的背離,名目指數自最高點下滑不過僅有14%,但實質指數跌了70%,距離90%還有一段距離,這也表示未來名目指數下跌的空間還很大。

再者從時間的長短來看,過去兩段實質指數表現不佳的時間分別長達20年、14年,亦指出目前僅走了8年實質指數的空頭市場,未來仍還有一段時間要走。

為此,專注長期的看法的確沒錯,只是不是多頭罷了,而是空頭市場將持續著。

※除了買進持有之外呢?

除了買進持有的投資策略外,市場上當然還有其它投資策略可以改進報酬,甚至不管長期多空的看法。

如有人看季節性因素,專注某段時間的進出。也有朋友愛作災難入市,如某新興國家發生金融風暴,不得不採取外匯管制時,他願意拿一筆錢買進該國股市的前五大市值公司,然後就忘掉該筆投資,直到該國政經穩定後,恢復正常外匯交易才賣出股票,把投資款匯出,這一來可以享受該國幣值穩定後的升值,二來又有股票上揚的資本利得。最近越南可能發生金融風暴,該朋友已躍躍欲試,仔細觀察中。

一樣米養百樣人,投資策略本來就有多樣的可能性,不管如何,還是要預設停損策略,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