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一位朋友準備購買某項投資商品前夕,打電話問我該問理專些什麼問題?我回答:就問問理專不一定會主動告訴你的「這項商品的最大風險吧!」
目前投資市場上,資訊普遍不夠透明、不夠公開;即使公開也只揭露一半,而且呈現報喜不報憂的現象。
例如:有一家外商銀行舉辦外幣優惠存款活動,廣告內容只告訴投資人該銀行澳幣存款利率是6.8%,在低利率時代吸引了許多投資人,但是該項廣告並沒有告訴投資人澳幣匯率已來到歷史高點,投資人將台幣換成澳幣存入該銀行,滿期時萬一澳幣走貶,會不會變成賺了利差賠了匯差,結果就由投資人自行承擔了。
其次,這幾年賣得嚇嚇叫的投資型保單也是一樣,業務員通常會告訴投資人,投資型保單的壽險費率比一般終身壽險便宜,所投資的基金如果以年報酬率8%計算,累積個十年可以有多少獲利;不會主動(或避重就輕)告訴投資人,投資型保單中的壽險其實是一年一期的定期險,沒有所謂的繳費期滿,更沒有滿期金。而透過保險公司所投資的基金,也不保證獲利,不過「自負盈虧」這一小行警語,字體通常都是小得不能再小。
最近一直發生糾紛的連動債也是一樣,有投資人將500萬退休金一次投入,結果虧損到只剩17%的悲慘下場。其實連動債的設計非常複雜,所連結的商品有許多投資人聽都沒聽過,又有所謂的閉鎖期,有時長達十年,十年後世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誰都不敢保證?這些訊息理專大概都只輕輕帶過,投資人聽到「債券」就以為很安全。其實有責任的理專應該要為客人做好資產配置,或是建議客戶分批買進,怎麼能將別人辛苦了一輩子的退休金一筆砸下,如果這位投資人當初只拿出1/5來投資,虧損就不至於這麼無法承受了。
其實投資就一定有風險,沒有100%的事,當理專或業務員說得天花亂墜時,投資人還是要適時冷靜下來。簽訂合約時一定會附有風險預告書,雖然文字密密麻麻,但投資人還是看一下比較保險,另外即使已經簽訂合約還是有幾天猶豫期,在期限屆滿前如果反悔了是可以取消的,有關投資人權益最好都能搞清楚。
在寫這篇專欄時,接到一家自稱是資產管理顧問公司的電話,行銷人員表示可以幫忙投資境外基金,年利率約有15%左右,可以轉移資產,又免稅好處多多。
但我腦海中立刻浮現去年發生的一個新聞事件,有一家投顧公司所販售的一檔印尼境外基金,宣稱年報酬率可達15%,且固定配息,吸引了不少投資人。不料這檔基金在去年五月到期後,卻發生了投資人海外帳戶資金遭到凍結,投資人不但沒有獲利,連本金也都撩落去的案例。
於是我便問行銷人員「萬一這類基金出狀況,投資人該如何求償?」結果只得到「不會啦!我們有託管銀行,很穩健……」口頭保證;但萬一真正出事,這類基金不受台灣法律保障,到時投資人必須自己請律師到該國進行訴訟,不但曠日費時,還不保證能拿回血本。 所以,不懂的不買,實在想買最好也先買一點試試看,應該是遠離風險的二個基本撇步了。
投資前,大多數人心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能賺多少?」最好所投資的商品能雞生蛋、蛋生雞,最後變成一個養雞場,投資人只要坐著數鈔票就好了,就這樣越想越快樂,於是就大膽的將資金全押了下去。
比較不會注意的是「會賠多少?」其實這兩個問題應該倒過來想,先問問自己「最多能賠多少?」,再去想「能賺多少?」,或許下手就不會這麼義無反顧,也才能將損失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