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房地產的崩盤難善了

萬寶周刊759期 跟狄龍

房地產循環速度緩慢,且因規模龐大,經常對經濟造成嚴重的衝擊,最近市場流行「最壞情形已過」的看法,恐怕過於樂觀。

◆房地產循環的特色

美國人赫莫霍伊特(Homer Hoyt)於1933年出版一書為《百年來芝加哥地區的土地價值》(One hundred years of land values in Chicago),係第一本有關房地產循環性波動的完整研究報告,內容詳述芝加哥房地產的每一段歷史,打從1830年只有幾十間簡陋的木屋,一直到1933年該區蓬勃的都市發展為止。

◇赫莫霍伊特的幾個重要發現如下:

房地產循環的現象存在。

循環的運行速度很慢。

循環的規模很龐大,一旦循環向下,衝擊非常嚴重。


通常要在循環崩潰時買進房地產,才能從這個市場獲得最大的利益,不過,賺到大錢的通常不是專家

這些論點至今很難找到嚴重的錯誤,依然成立,此書並成為經典之作。較為有趣的是:「為何賺到大錢的多不是專家?」這主要是因房地產專家在下跌趨勢時,本身也嚴重被套牢,即使價格跌到極端便宜的水準,也沒有資金去加碼攤平。反而是處於其它產業且擁有大量資金的人才有能力在機會來臨時,積極買進。該書發現芝加哥最優異及重大的幾筆交易,是由毛皮交易商、零售業者及貿易業者等人締造的,這些人都不是房地產專家,但在循環的底部時卻擁有大量資金,聰明地為自己創造龐大的利益。

赫莫霍伊特上述的論點中,特別是第三點,套用在當今美國房地產的現況,幾乎是完全適用。從圖1可知美國房地產若將住宅及商用的市值加總約38兆美元,相當GDP的270%,其總值亦比股票市場約22兆為大,這是最為重要的資產類別。作為最重要的資產類別的房地產,於2005年下半年率先轉為空頭,顯示其後續影響層面的深遠,遠非一般評論者所能想像。

再者,後續研究亦指出,由於房地產規模龐大高達GDP的二至三倍,一旦房地產受創,將對經濟造成實質的打擊,且與一般金融危機無法脫鉤。房地產循環向下時造成三個主要的衝擊,第一是房地產跌價所形成的財富效果是負面的,影響消費。第二是建築活動減少,影響就業。第三是銀行危機。三個主要衝擊如今亦持續在美國發展中。

拙文<今年成長最快的領域-破產>(《萬寶週刊》755期)指出,如今經濟陷入泥淖中,借貸雙方都猶豫不決,房貸、商用不動產、消費者信用、商業及工業貸款各種貸款的年增率未來均將趨緩,即顯示房地產崩盤將造成未來景氣的衝擊。

◆尚未跌到底部

至於何時見底?市場當然有各種預測,摩根大通預估,未來一年半美國房價還須再跌10%~15%,高盛認為離底部還有11%~13%。另從圖2「南加州住宅不動產價格自1982年起的累積成長率」,各區的房價於1989年見高點,然後開始下跌,至1996至1997年觸底,時間約七年;接著再展開另一波的上升趨勢,於2005~2006年見此波高點,接著下跌,按上次下跌的時間計算,約2012~2014年才可能見底。因此不管各家估算的情形如何,美國房地產還有得跌,距離底部恐怕還有一段路程。

據佛羅里達州一位房地產經理人Mike Morgan的第一手觀察,他以當地受颶風襲擊的過程,形容其房地產情形。颶風來襲一般有三道過程,上半場颶風來襲時造成損害,並使許多建築物結構轉弱;接著是颶風進入颶風眼,看似風平浪靜,人們誤以為最壞的情形已過;最後重頭戲上場,颶風再次來襲,造成房屋及財物更嚴重的傷害,此外,這個階段颶風來襲的方向與上半場完全相反,更嚴厲考驗房屋的堅固度。

Mike Morgan指出,佛州的房地產因投機客大量湧入,不為實際住屋需求,僅為交易目的的炒作,大量運用財務槓桿達30~50倍,使得該地房屋供給量大增,至2006年時,房屋的存量已達危機水準,這是房地產泡沬崩盤後的上半場情形。

如今,看屋人潮有回春的跡象,當地建商及房仲業者轉為樂觀。Mike Morgan說這好像進入颶風的颶風眼的階段,人們誤以為最壞的情形已經過了,其實不然,這些看屋人潮是否具有實質的購買力恐是一大疑問。

他並說,當屋主財務上有困難,有可能無法繼續支付房貸,在貸款公司同意下,以低於貸款金額的價格出售,叫作「short sale」,這是貸款公司最快處理手上可能違約付款房屋的作法,然這些貸款公司卻不願面對現實,遲遲不作決定,一些有經驗的買家也跟著卻步。再者,這些貸款公司卻反其道而行,讓違約付款的房子進入法拍過程,將進一步增加市場供給量,打壓當地的房價

Mike Morgan說,商用不動產亦將是下半場泡沫崩盤的重頭戲,開車在佛羅里達州四處可見商業不動產招租的廣告。

◆日本經驗

1980年代末期,日本房地產的泡沫可能是文明史上最荒謬的資產膨脹之一。1986至1988年,東京商用土地的總值漲了一倍,當時整個東京的房地產總價超過美國所有房地產建造的總成本;到了1989年底,日本全國房地產的總值,已經超過美國房地產的五倍以上,且大約等於全球股票市值的兩倍。不過,這並非最終點,日本股市雖然於1989年底見頂,房地產仍持續走高了近一年,到了1990年時,日本所有土地的價值已經比全球各地的土地總值高出50%,當時光是東京一棟小家庭住宅就值3,000~4,000萬美元,一張高爾夫球證也值30萬美元。

姑且不論當前美國房地產泡沫的崩盤會不會比1990年日本房地產泡沬還來得嚴重,但從心理面去觀察循環的位置(圖3),美國房地產景氣當前正處在「從未有更佳的進場時點」,很多投資者還不相信這是個大泡沫,還想逢低買進。唯有到了市場形成共識,租比買還划算時,房地產才可能見底

◆房地產崩盤慘烈的歷史經驗

《華爾街日報》於2007年9月間有一則新聞,指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對一群經濟學家演講,曾提及自7月中旬以來金融動盪,在很多方面像是1987年、1998年的股票下挫,此外也很像1837年土地投機泡沫的情形。葛林斯潘當場並未多加解釋1837年的情形。大多數人對1987、1998年並不陌生,然1837年發生了什麼事?

十九世紀上半,美國南方的棉花產業快速發展,在1800年初美國幾乎未產棉,在1860年代,美國已經生產全球六分之五的棉花。南方在棉花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東北方的工業及自歐洲奢侈品的進口。

由於當時美國的最重要產業是棉花,棉花的價格則與美國的整體商業循環息息相關,價格上揚則是繁榮,價格下跌則是衰退。1837年,棉花價格暴跌70%,使得美國1837~1842年經濟蕭條。若一個國家依賴單一商品,這國家經濟景氣就與該商品的價格一致

基礎建設亦是如此,毫無差異。美國當時出現興建運河的熱潮,係從1820至1836年,濫觴是始興建於1824年的Erie Canal,該運河使得從底特律、克利夫蘭、水牛城至紐約的旅費節省九成。其後還有Welland Canal,經由尼加拉瓜瀑布,連結五大湖區與紐約,使得榖物順利從紐約出口,亦使得紐約金融及商業蓬勃發展。

運河熱時,歐洲的新興市場投資者,大幅投入運河類股及債券,需求殷切,某運河發新股,其認購倍數高達20倍,且金主係英國人為最多。

在棉花、運河熱同時,房地產與銀行業亦興起投資熱潮。1830至1837年,有347家銀行成立,對借錢者幾毫無徵信,投機者則利用銀行資金舉債,大幅購置土地,交易量上揚,價格亦然。芝加哥於1830年代,土地乏人問津,然僅有運河興建的計劃,土地即暴漲100倍。但運河實際於1836年才開始興建,土地價格亦於同時到達高峰。伴隨著1837年棉花的下跌70%,1837~1842年出現的經濟不景氣,銀行股價暴跌,土地價格下跌了90%。再者,運河興建期間長達十年,這主要是州政府因經濟不佳,債台高築。雖然運河完成後,芝加哥確成為運輸的中心,但投資者大多血本無歸

◆歷史是否重演?

由棉花及運河熱,興起了美國史上第一個大繁榮時期,卻在1837~1842年(史稱Hard Time Depression),出現景氣大衰退。1837~1839年美國有1500家銀行倒閉。再加上1837年棉花價格下跌70%,使得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及破產,並波及到消費品的需求,另有90%在東部的工廠倒閉。同時英國的投資者,因資金投入在運河、銀行及房地產股票上,也是損失慘重。

與當今的情況作對比,1837年的大繁榮來自棉花、基礎建設,現在則是原油等各種原物料及房地產。未來全球局勢最後結局是否會重演1837~1942年的慘烈情形?將待時間提供答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