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美元跌跌不休 投資人應如何因應

新金融世界
http://www.newfinancialworld.com/news.php?id=617

美元從2007年持續走貶,再加上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讓不少持有美元計價的金融商品投資人荷包大失血。直直落的美元匯率,讓其淪為燙手山芋,如印度上百個觀光景點、法國巴黎的跳蚤市場,甚至有美國境內的商店,開始拒收美元。

即使美國景氣渾沌不明,美元又持續走弱,但是美元仍是全球主要貨幣之一,各種大宗物資、基金、金融商品等亦大多以美元計價,許多投資民眾也十分擔心,究竟已投資的美元計價基金是不是虧大了?

如果以投資純美國基金(以美金計價、投資美國地區)為例,此時贖回當然會出現匯差與利差的雙重損失,但對於定時定額扣款的投資人來說,其實只要基金未來仍然看好,在美金貶值的此時,持續加碼反而讓同樣的新台幣可以換到更多的美金,而買到較多的單位,算是撿到便宜。不過反觀以歐元計價的純歐洲基金,由於受惠歐元升值,此時贖回則可享受基金收益與匯兌的雙重獲利,但若要在此時買歐元計價基金,經過兌換買到的單位將會縮水,反而是一個相對不利的因素。


買股票型基金到底要不要考慮幣別?也是投資人常問的問題。除非是幣值急升或急貶,或是僅投資單一國家,否則以哪種幣別計價差別都不會太大,原因有二個:

(一)通常基金經理人會預先做匯兌避險動作,由於匯率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如進出口貿易、利率等十分錯綜複雜,原本就經常有所變動,因此基金經理人必須時常注意貨幣的強、弱勢情形,依匯率波動進行避險與轉換,以減少基金因匯率的波動而造成的損失

(二)是幣別會因投資國不同而轉換好幾次,舉例來說:一檔以美元計價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基金公司必須轉換成投資國的幣別才能進行投資(假設這一檔基金分別投資了印度、韓國、中國,基金經理人就必須分別再轉換成這幾國貨幣再進行投資)。 申購時如此,贖回時也必須經過上述的幾次轉換,此消彼漲,匯兌影響自然就減少了許多

關於基金的計價幣別,其實並非投資基金最重要的課題,最重要的還是此檔基金是否具有成長性,而根據不同的金融商品受匯率的影響程度也會有差異,通常全球型的基金較單一國家或區域的基金所受的影響小,而股票型基金也因淨值起伏較大,故和債券型基金相比之下所受的影響也較小。不過貨幣的匯率實在難以掌握,最好還是要有資產配置的概念,隨著國際投資的增加,依強弱勢的幣別分散布局,並且將外幣投資作為避險工具以減少匯兌風險才是上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