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財富規畫」還是「心理治療」?

30雜誌網 林正峰

因為拗不過好友的再三請託,一向避免報「明牌」的我,日前提供了二支相對穩健的基金,作為好友給子女的教育基金,其中一支是全球股債平衡型,另一支是全球股票型。

沒料到幾天後,好友又找上門了,要我推薦別的,我大惑不解,詳問之下,原來好友拿著這基金名單上銀行,沒想到理專一看,狠狠地「嫌」了一頓,說這基金太保守了,賺不到錢。

我納悶著,儘管是長期的投資需求,我刻意挑了「穩一點」的基金,但以今年的兇猛牛市,除非衰到極點,否則很難賺不到錢,更何況,報牌之前我檢視過,兩支基金今年表現都算還穩健,莫非,是我看錯?

為小心起見,我調出資料,重新檢驗這兩支基金,第一支,年報酬率18.8%(迄11月6日),過去三年49.8%。第二支更猛,今年28.2%,三年89.3%。

坦白說,這兩支基金今年的表現,我都嫌「太好」了,尤其是第一支標榜股債平衡的穩健型基金,理論上,應該表現再溫和一點,這兩年算是超額報酬了,反而讓人很擔心明、後年。


基金不是績效不好才應該擔心,超乎正常的好,更需要擔心。我曾經專訪過一位來自國外,債券教父級的大師,如今仍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當今有些熱門的債券商品,就是20年前他們玩出來的。如今已晉升執行長層級的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尤其深刻,他說,如果一支基金標榜穩健、平衡,但短期績效卻跟衝、衝、衝型的基金一樣,他會把錢撤走,因為,這基金掛羊頭賣狗肉,不誠實

沒想到的是,讓我略有一絲擔憂的好績效,看在理專眼裡,還是「遜卡」呢!這我當然能理解,比起新興市場今年隨便也有30~40%的績效,表現好的甚至有70~80%的獲利,這兩支基金的確太遜!

坦白說,剛開始我有點不太開心,本來擔心好友衝過頭,結果卻反而像是我怕別人賺錢似的,但真的深入細想,我對於好友的急切與理專的熱心,有了另一番體悟。

醒醒吧!這不是理財規劃的建議,而是一次心理治療,打從一開始,我就搞錯了方向。

好友固然想賺錢,但是,真的讓他緊張的原因,恐怕不是自己少賺了,而是身邊的人好像都削翻了,唯獨他沒有,這可悶極了

我想起過去讀過的一些關於快樂的研究,從密西根大學到倫敦政經學院,學者研究發現,物質帶給人的快樂,是「比較性」的,可能是「現在」跟「過去」比,或是「自己」跟「同儕」比。簡單說,如果老闆給你加薪1萬元,你本來很高興,結果發現老闆同時給坐隔壁的同事加了二萬元,這下子,你反而不開心了。投資股票或基金,也是同樣道理,比贏了,有面子,真正賺多少,反而是其次。

這會兒,我總算能理解退休的老先生、老太太們,何以每天開心地在號子談著自己的賺錢股票,生活,就得這樣,才有生機,才有活力,才有期待。

所以錯的是我,好友要的是立即賺到錢的參與感,哪裡是長期的理財規劃呢,唉呀!經濟學大師凱因斯老早就告誡我們,「長期來說,我們都已經死了」,還是大師有先見之明。

這讓我開始同情起理專了,我們總是罵理專愛亂推銷產品,但是,也是有一些秉持著善意幫客戶做穩健財務規劃的理專,最終卻總是吃力不討好,結果這市場就成了劣幣逐良幣。

所以,不管是正牌的善心理專,或是像我這種被人情逼上梁山的冒牌貨,在這股瘋狂的投資熱潮中,我們的救贖之道,是想出一個好法子來治療他們心理憂慮,而不是什麼理性的財富規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