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油價飆、美元跌的短中期危機

三大策略安度百元油價時代
今周刊 撰文:楊紹華

美國降息、美元急貶,原油價格進逼百元,小自個人資金、大至國家經濟政策,逐漸進入神經緊繃的敏感階段。專家認為,這種基於通膨恐慌所造成的敏感調整,正在為過去五年的經濟擴張期,畫下句點。

歡迎來到「敏感新世界」!在油價輕鬆跨越九十美元關卡之後,從個人資金、企業資金,乃至國家政策,都將開始進入一種神經緊繃的敏感狀態。

情況或許可用水溫比擬。攝氏一百度以下是液態、一百度以上則昇華進入氣態,兩種形態之間,在水溫屆臨沸點之際,雖然仍處液態,水分子的活動卻不再穩定,上升一度,立刻不安。過去五年,全球經濟處於一九七○年代以來最強勁的穩定成長格局,然而油價就像水溫,屆臨「沸點」的油價,正在撩撥全球資金的不安情緒,同時,恐怕也正引領全球經濟走向新的態勢。

可惜,新的態勢並非昇華,而是冷卻。「簡單來說,全球經濟目前還是處在成長的形態,但九十美元的油價,已把我們帶入一個『剉著等』的敏感環境當中。」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


短期危機 投資市場資金不再穩定

剉著等,這個通俗說法精準形容出當今全球資金的神經質,梁國源強調:「在通膨壓力升高之下,資金流動會開始變得不安」。十月三十一日,美國聯準會遵循全球投資客的多數民意,宣布降息一碼,美股歡騰;事隔一日,全球股市翻盤崩跌,原來,在逐字檢視聯準會聲明稿後,發現了「通膨上升風險與經濟下跌風險大致相等」的關鍵句,隱約暗示著未來持續降息的可能性大為減低,敏感的市場資金,態度立刻由多翻空。

市場資金的敏感與不安,來自於一種矛盾心態。在通膨壓力升高的預期心理之下,人們必須想盡辦法提高投資報酬率來因應未來物價,見獵心喜的衝動難免;另一方面,通膨惡化必將帶來經濟蕭條,這又會使風險意識升高,稍有風吹草動,退場速度宛如驚弓之鳥。

資金不再穩定,這就是油價站上九十美元之後所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梁國源解釋,過去幾年全球經濟成長明確,且物價水準尚稱平穩,對於個人或企業來說,這種環境易於進行長期投資的規畫決策,於是全球資金充裕,活動熱絡。相對的,當通膨壓力升高至危及經濟成長的臨界點時,未來能見度大為降低,不僅企業紛紛減少資本支出,投資世界的資金多寡與流動方向也將不再穩定,變得難以掌握。

中期危機 保護主義逆轉全球經濟

但,通膨壓力真會危及經濟成長嗎?一般認為,明年美國經濟景氣雖然堪憂,但至少新興市場的成長力道仍然強健,在新興市場的支撐下,全球經濟似乎不致走向衰退。除此之外,成熟國家的民生消費力還有所謂「沃爾瑪效應」的保護,油價雖漲,來自中國等新興國家的進口商品卻更便宜,以此維持內需力道。

九十美元?或許還能撐得住。但若油價真的超越三位數的沸點,就中長期變化來說,前面那段文字就有作廢的可能。梁國源分析,當今全球經濟仰賴新興市場支撐,新興市場之所以快速成長,是因為過去幾年的全球化趨勢。令人擔心的是,如果油價續漲,美元又在聯準會難以升息的情況之下持續走跌,美國恐怕會陷入高度的通膨恐慌,那麼,政治、經濟政策的調整速度與方向會更敏感,所謂的保護主義,可能伺機成為政策主流。

「講白一點,就是會出現『反全球化』的思惟。」成熟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經濟,減少外來商品、降低對外投資,全球化的趨勢開始逆轉,如此一來,全球經濟就不再具備過去幾年高度成長的基本環境,恐怕需要進行一次修正調整。這是九十美元油價時代的中期危機。

短期有資金不足之虞、中期有經濟失速隱憂,面對高油價所帶來的兩大危機,一般民眾的投資理財行為必須調整出相對應的策略來趨吉避凶。

策略一 鎖定資金匯集的亞洲市場

首先,要避免陷入資金不足造成的波動風險,想當然耳,就是鎖定資金不虞匱乏的市場。在這方面,亞洲市場當居首選。根據德盛安聯投信分析,若將美元指數與MSCI亞太國家指數的走勢圖一起比較,可以清楚發現,約莫自二○○二年以來,美元指數與新興亞洲股市呈現明顯負相關,美元愈弱勢、亞股漲愈凶。其中道理不難想像,美元轉弱迫使資金撤守美元資產,轉進最具成長潛力的亞洲市場。

德盛安聯指出,日前在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一碼之後,美元指數跌落近二十年來新低紀錄,由此觀察,美元或許仍是這個世界最主要的貨幣,但已確定不屬強勢貨幣之列,在此之下,「降低美元資產」不再只是國際資金的權宜之計,而是中長期趨勢之一,換句話說,國際資金持續進駐亞洲市場,也將會是未來中長期的確定趨勢。

另一方面,油元動向也是現階段左右區域資金穩定與否的重要指標,殊途同歸的,亞洲市場再度出線。「油元會找報酬率最高的市場加以投資,放眼全球,大中華經濟圈的成長動能最為誘人。」梁國源說。

策略二 轉進匯率升值的歐元定存

亞洲市場除了成長動能明確之外,中國、印度的貨幣匯率雙雙走強,也是加分之處。「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決定要把美國經濟風險轉移到低賤的美元上。」這是《經濟學人》雜誌對聯準會降息決定的評論,其意義在於,通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貨幣匯率在通膨之中不升反貶,造成民眾荷包兩面挨巴掌。相對的,貨幣匯率若能走強,則能提升高油價時代的抗壓力。因此,尋找貨幣升值國家,就是當前趨吉避凶的策略之一。

除了基金投資人可以鎖定亞洲市場、掌握亞洲貨幣升值優勢之外,對於屬性較為保守的定存族來說,現階段則須尋求美元定存替代品。在聯準會前次降息之後,台美兩地的定存利差已縮小到一.五%以內,此番再次降息,利差必將持續縮減,既然利差有限,且美元匯率下跌風險升高,此際確實不宜再將大筆資金置於美元定存。

歐元是值得考慮的方向之一,以目前國內銀行的歐元定存利率來看,雖然略遜美元一碼左右,但升息趨勢明確,且歐元匯率的基本面——經濟成長率,也明顯優於美國。ING投信歐洲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黃若愷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已將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調升至二.六%,遠優於美國的二%水準,至於明年,歐元區預估仍有二.五%的成長率,維持穩健步調。

除了歐元,澳幣、紐幣等高利率貨幣,雖然匯率居於高檔,但由於兩國同為原物料輸出國,在通膨壓力加重、原物料價格欲小不易的情況下,經濟表現應能對匯率提供一定支撐,因此亦是值得考慮的美元替代方向。

策略三 布局黃金、地產、能源股

提到原物料價格,就進入高油價時代理財思惟的關鍵部分:實質資產優於金融資產。簡單區分,實質資產就是「存在於三度空間的資產」,從黃金、貴金屬、大宗物資,到玉米、小麥等原物料軟商品,再到房地產、一家企業的股權,都可算是實質資產

重視實質資產,接近於老一輩的「有土斯有財」觀念,某種程度上,這是對抗通膨惡化的終極策略。

其中,黃金不但是典型抗通膨商品,更是美元替代品之一,合情合理地,金價日前創下二十八年來新高紀錄。在通膨助漲及美元走弱等因素之下,加上印度、中國兩個最愛黃金的國家消費力持續成長,金價後市長線仍然看好,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認為,今年內金價甚至有看到八五○美元的機會。

當然,投資人也可利用共同基金,間接布局實質資產。看好金價,可布局黃金礦脈相關基金;看好軟商品,可投資農產重鎮拉丁美洲股票基金;若想布局房地產,則有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可供選擇,雖然美國房市景氣堪慮,但一般認為,歐洲及亞洲的房地產市場仍然熱絡可期。

十一月一日,油價飆破九十六美元,元大投信全球公用能源基金同時開募,一日之內募爆百億元。「高油價時代誰得利?握有實質資產者得利、發展能源的企業得利。」梁國源的說法,點出綠能基金與能源基金相繼募爆的原因,既能間接握有企業股權,而這些企業又是抗通膨概念股,自然成為當前局勢下的投資熱點。而除了能源相關基金之外,以俄羅斯為首的東歐股市基金,亦能在一定程度之內,掌握能源飆價的投資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