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窮」 一點也不好玩

理財周刊 374 期 文·蔡聖裕

猶太人認為,貧窮、沒有錢,比任何苦難還恐怖,這是因為猶太人長期流亡,每當形勢緊張,他們重新踏上出走之路時,錢就是他們最方便攜帶的東西;並且是流浪到另一個國家,買下生存權利的唯一憑藉。所以賺錢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對安全的需要。

對岸的中國,過去因為共產經濟的摧殘,人民歷經數十年來的貧窮生活,所以經濟開放後,為了擺脫貧窮的現況,全民一切努力向「錢」看,凡是可以創造財富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因此才有那麼多層出不窮的黑心產品。也因為了解到只有多和外國人接觸,才有賺錢的機會,所以全民拚英文,如今台灣人的英文程度早已遠落後其許多。這一切,都是為了擺脫貧窮、追求財富的驅動力使然。

不管是猶太人或大陸人民的崛起,他們都是在歷經長期的貧窮後,才建立起追求財富的堅強意志。也因此,爾後歷經人生的各項挫折時,也不容易被擊倒而再陷窮困。


1997年12月,英國路透發出一張英國查爾斯王子與一名街頭遊民合影的照片。原來,查爾斯王子在寒冷的冬天拜訪倫敦窮人時,意外遇見以前的足球球友。這位遊民克魯伯說:「殿下,我們曾經就讀同一所學校。」王子反問,在什麼時候?遊民克魯伯說:「在Hill House的高等小學,我倆還曾經互相取笑彼此耳朵大!」

王子的同學,淪落街頭,這是一段無奈的人生巧遇。曾經,克魯伯出身於金融世家就讀貴族學校,後來成為作家。老天爺送給他兩把金鑰匙──「家世」與「學歷」,讓他可以很快進入成功者俱樂部。但是,在兩度婚姻失敗後,克魯伯開始酗酒,於是逐漸把他從名作家推向街頭遊民。所以,打敗克魯伯的是英國的不景氣嗎?不是,而是他的態度及意志,使他因此輸掉了一生。

目前我們所處的富裕社會裡,孩子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從來不知「窮」到底是什麼,而且遇到小小挫折,就容易倒地不起,所以這代小孩才會被戲稱為草莓族。父母倘若重視孩子的理財教育,從小就該讓他認識「窮」並適當體驗匱乏,一來可增加其對挫折的忍受度,再來可教導他如何理財,這對其未來人生的成長,將有很大正面效果

一位父親很有錢,有一天,他和家人帶著小兒子到鄉下去參觀。他們立意要讓小兒子知道什麼叫做「窮」,所以帶他去農村,要他實地體會一下窮人的生活。他們在一很窮的農家裡住了2天。

農家的孩子要負責餵養家畜和訓練幫忙農事的狗。為了節省自來水費,農家的孩子們都到附近的小溪裡去洗澡;晚上沒錢買燈、付電費,只能全家聚在黑漆漆的院子裡聊天。當他們從農家回來以後,爸爸問孩子說:「你覺得這趟行程如何?」孩子說:「很好啊!爸爸。」

爸爸問:「你見識到窮人家到底有多窮了吧?」孩子點頭的說:「是啊!我終於見識到我們家到底有多窮了!」

他繼續說:「我們只有1隻狗,但是他們卻有4隻狗;那4隻大狗在小孩們指揮之下,又聽話,又懂事。當他們家的小孩好神氣!」「而且,我們只有1個游泳池,還是在花園中間;但是他們卻有一整條溪流,沒有盡頭;他們每天都可以盡情地打水仗,我們家卻只有我一人游泳。」「還有,我們家的花園只有一排進口的路燈,可是他們卻有滿天的星星;他們每天晚上都可以聊天聊得好高興,可是我們家卻沒有人跟我聊天。」

最後孩子做了個結論:「我們家的空間只到前面的庭院,但他們卻有整個天地的空間。」父親無言以對。

對於身為父母親的你我,平日除了要多陪陪小孩共同成長外,也要好好的傷腦筋讓他體驗和了解,「窮」一點也不好玩。

沒有留言: